如期建成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2013-04-29王定华
王定华
建设全国统一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是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学生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途径;是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基础教育决策科学性的必由之路。对于转变现行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破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此,国务院领导提出了明确指示,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度重视。袁贵仁部长多次强调,要尽快建成,普遍应用,发挥综合效用。
这一重大项目关乎管理观念更新、管理模式变革、管理格局调整,涉及全国两亿中小学生和每一所中小学校。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按照教育部党组要求,自2010 年起,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会同教育部信息中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启动了这项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加快推进电子学籍建设,以抓铁有痕的决心,自我加压,励精图治,推进系统建设,制定上位办法,组织省级培训。
一是环环相扣抓建设
我们紧锣密鼓地完成了立项报批、顶层设计、方案评估和招标开发,并在贵州、重庆、浙江、安徽进行了试点。贵州省用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系统部署,采集了全省658万名中小学生的学籍信息,进入全面应用阶段。目前,由于工作得力,内蒙古、吉林、浙江、河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甘肃、宁夏已经完成了全国统一学籍系统的部署,其他省份正在部署。为实现今年年内全国联网的目标,我们将全力配合并督促一些进度较慢的省份,务必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系统部署,9月底前完成学生数据采集,10月底前所有数据进入国家系统。对于少数申请继续使用自建系统的省份,将组织可行性评审,评审不合格的要立即停用,合格的要在年内完成改造。没有或正在开发自建系统的要一律停止自建。我们还要强化进展通报让各地见贤思齐,对工作迟缓的省级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二是上位设计抓办法
学籍系统的实施需要有上位制度保障,就是制订《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我们深入调研全国所有省份,召开40多次座谈会,广泛征求教育部门、学校、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对于建设性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反复斟酌修订,不断完善文本。上星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教育部党组研究通过,即将印发。这个《办法》规定了一人一籍,终身不变;规定了学籍的获得、转接、异动、管理;强调了学籍信息的规范、连续、精准、保密。我们将紧紧把握时机,指导各地出台实施细则,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学习宣传、解疑释惑。还要加强督促检查,务求取得实效,坚持用制度推动建设、落实责任、保障运转。
三是建用结合抓培训
建设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用好的关键在于人员培训。抓好培训工作,对于各项任务按时、保质、高效完成至关重要。为了帮助相关同志掌握电子学籍的操作,我们下大功夫制订了培训方案、明确了培训计划、开展了培训活动,做到了对省级层面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全覆盖,实现了先培训、后上岗。我们将充分发挥已受训人员的作用,用好学籍系统,实现对学生学籍的科学、便捷、高效管理,更好地为各地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回顾学籍系统的建设历程,我们有几点切身的体会,与各地、各部门同志分享、共勉。
第一点体会,加强领导是前提
为推进系统建设,教育部成立了由部领导负总责,基教、规划、财务、科技、信息技术等十几个司局、部门广泛参与的工作机构;各地也按照要求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机构。各级领导机构谋划大事、研究急事、排解烦事、解决难事,确保了学籍系统的统筹协调推进。
第二点体会,协调配合是关键
信息化工作是行政工作和技术工作的深度融合,要求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之间密切协调配合。我司和部信息中心坚持每月召开2次例会,坚持重要问题及时沟通,坚持各项任务共同部署推动,这种各司其职、各用其长、互通有无、密切配合的工作模式,直接决定了建设任务的顺利推进。
第三点体会,落实机制是保障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不抓。在电子学籍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只争朝夕,突出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建立了调研制度、月报制度、通报制度、培训制度。人人遵守制度,常年坚持制度,为学籍系统的科学设计、顺利实施提供了切实保障,有效避免了拍着脑袋办事、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本次会议要求,集中精力狠抓落实。盯住系统建设最关键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不容退缩;扭住系统建设最关键的项目环节,逐一攻坚、不可懈怠;抓住系统建设最关键的薄弱省份,一省一案、不留死角。让我们共同努力,确保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如期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