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赏析渗透于基础英语中的必要性
2013-04-29胥少先
【摘要】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通过文字承载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更为重要。基础英语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大三大四文学堕落成非必选课,英语教学大纲指出的人才需求的变化,专家学者对低年级文学学习可行性的充分论证,以及文学赏析渗透于基础英语的重要意义,无不印证,文学教育寓于基础英语教学,既可提高学生英语基本技能,又可培养学生的人素养。
【关键词】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文学赏析
英语专业学生,如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到大一,已有十二年,如从初中学,也已有六年。他们对英语的字、词、句、语法已有了基本的了解。大一大二进一步学习字、词、句、语法很有必要,但其重心应有所转移,逐渐转移到语言所传递的文化知识上。因而,把文学赏析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中变得非常必要。其必要性体现在学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1],就业场地全球化,及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需求。文学赏析渗透到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大学学习时间的紧迫性、大纲的要求、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及其重大意义。
大学学习时间的紧迫性。英语专业将四年的学习分为基础阶段和高级阶段。基础阶段主要传授英语基础知识,高级阶段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大纲把英美文学教学定为第三、四年级[2]。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到三年半。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教师用大部分时间去分析课文的句子结构,词的用法及搭配关系,教师和学生完全沉醉于课文的词语和语法的汪洋大海,沉醉课文的支离破碎的讲解,使得学生成为被动学习的、填鸭式的教学对象。教材中的优美动人的小说、感人而魅力四射的诗歌、文采飞扬直抒胸臆富有启迪意义的散文及振聋发聩的政论文视而不见。第四年几乎没有上课学习时间,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全部压在第三年。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两年的教学任务很不现实。再者,各个高校的教学改革把英美文学不再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实行模块选修,这便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美文学学习的缺失。
大纲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2]。《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最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证明,参加此次调查的国家部委、国有企业、外经贸公司、部队和教育部门对于单一外语类毕业生的需求量已降至零,而期望外语专业本科生具有宽泛知识的则占66%。教师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 [2]。程爱民指出,即便是《英语教学大纲》本身也底气不足,大学4年中规定的英美文学课总共98学时,外加一些常常被忽略的文学选修课,文学完全是陪衬的角色,而即便是微乎其微的规定课时,学校在执行《大纲》时普遍偷工减料[3]。
专家学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教学实践经验论证了文学赏析低年级化或渗透于基础英语中的必要性。刘意青教授指出,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现在,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4]。刘洊波和罗承宁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但现在,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5]。黄源深教授认为,现在的英语学生普遍思辨能力薄弱,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学生只会说几句流畅的英语,缺乏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不会写,充其量可以做个导游,相当于一个文盲。虞建华教授一针见血说出了一名外籍教授出的“选择题”:“Professor Yu,which would you prefer: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其答案不言而喻。程爱民等提出,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应当从学生一进入大学时就开始培养[3]。张良红和佘军设想,“如果能让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及早接触英美文学作品则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6]陈艳琳强调“在精读课上处理文学内容有时可以获得直观的效果,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文本。”[7]韩亚元谈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的提出也为文学低年级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8]
文学赏析渗透于基础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低年级阶段及早接触英美文学作品,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2.作品的主题、人物刻画、叙述方法、语言特色等因素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学生在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获得美感,用生动的情节来解释一些困扰学生的语言现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学生从文学作品的感性阅读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了解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础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还可以可以开拓学生的文本理解空间,丰富学生的认知维度,提升学生认知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4.将文学看着语言学习的材料,通过对作品赏析,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增强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心理承受能力及协同工作的能力。5.通过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来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识,提高对异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小母语与目标语的文化差异,以补偿高年级模块选课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胥少先.《教育规划纲要》下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初探[J].中国人才,2010(11):14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2,1,35-36.
[3]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16.
[4]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洊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2):86.
[6]张良红和佘军.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2010(1):94.
[7]陈艳琳.英语专业教学中精读课与文学课的整合[J].襄樊学院学报.2009(4):85.
[8]韩亚元.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低年级化的可行性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