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电影产业的投机倾向

2013-04-29师烨东

投资北京 2013年8期
关键词:烂片国产电影质量

师烨东

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影产业成长迅速,国产电影票房表现亮眼,有4部国产片收获了超过5亿的票房。即便如此,国产电影目前却仍处在有票房无好片的境况,尤其一些诸如《小时代》之流重营销而轻质量的影片仍能收获高票房,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其实,不只是《小时代》等饱为诟病的影片,国产电影总体质量也令人堪忧。票房超过7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甚至票房超过12亿的《西游·降魔篇》等影片,也只是吸引了观众与票房,却称不上是质量上乘之作。在只能由专业影评人与电影人对电影评分的迷影网上,2013年在中国上映的影片,没有一部真正的“国产片”超过及格分数线,10分制的评审里,《致青春》与《西游》等片皆未过6分。

由于中国电影观众出现了更加年轻化的趋势,这使得电影观众群体的口味也更加多元,诸如《失恋33天》、《泰》等质量优秀的小成本影片也可能受到市场与观众的喜爱。这本是国内中小成本电影崛起的一个好机会,但是众多浮躁的电影投资方与制作方却利用了现阶段市场与观众的不成熟,剑走偏锋,在进行投资时把更多的资金花在营销上,而非電影的制作上。夸张如《小时代》,总共不过3000万的成本,其中有超过2000万,即超过2/3的钱花在了营销上。

这种拿到高票房的劣质电影不仅会伤害到一次次被营销忽悠进影院的观众,最终会伤害到整个产业。这些影片短期内可能会给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好导向:小投资拍烂片多宣传的投机行为就可赚钱,费时费力去追求高品质电影的资本会越来越少。这种倾向已经初显:一些在业内有口碑的优秀导演拿不到资金去拍电影;看到市场火爆聚集而来的资本方投资电影时关注点在于炒作营销而非剧本、导演、演员的质量;院线排片时优先选择有话题可能吸引观众的电影而非优秀作品。

值得欣慰的是,市场已经开始对这种“忽悠”电影说“不”。《小时代》在票房上出人预料的表现,也证明观众已经对过度营销的行为具备一定免疫力,市场与观众并不会被忽悠太久。

电影《小时代》前期的宣传营销宣传超过一年,甚是夺人眼球。首日上映全国排片量超过40%,创下国内院线排片记录,其最终票房也在各种利好情况下被众多影人、媒体预测可超过10亿。然而其首周4天拿下2.7亿票房后,第二周7天票房却只有1.5亿,下滑明显,一反电影市场常态,最终总票房未达5亿。反观《泰》,在前后大片夹击下,依靠口碑带动排片量逆势上扬,前三周票房一直保持稳定,相继打破国内上映电影第二周、第三周票房纪录,最终收获口碑、票房双丰收。

显然,《小时代》之流在营销之余,忽视了电影最终还得靠质量取胜。《失恋33天》与《泰》的成功,并不在于宣传有多么出色,而是在电影质量上的优秀。

市场的逐渐成熟不仅对劣质电影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对当前国产电影的保护行为提出了质疑。毫无疑问,对国产电影的过度保护使更多的烂片有机可乘。2012年暑期时,《画皮2》曾创下国内国产电影当时7亿元的票房记录,因为国产电影保护月的存在,使得当时院线整整一个月不能上映外国影片,国内的电影观众在整个七月都面临无片可看的尴尬境地,最后只能在一堆烂片里挑选相对好一点的《画皮2》。而在进口片份额增加之后,保护行为更加夸张,随时都能开启“保护模式”,甚至有正在热映的《疯狂原始人》为了给《富春山居图》让档期被提前下线等事情发生。

国内应逐渐弱化直至去除对国产电影的过度保护行为。这种保护看似减弱了国产电影产业受到的冲击,实则也保护了落后。实应让国产电影到市场中去竞争,让国内导演有危机意识,不再有浑水摸鱼之举。短期看,去除保护机制可能给国内电影产业带来阵痛,但是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中国电影市场的产业环境与电影质量。让国产影片在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才能让中国电影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随着观众口味的成熟,市场对电影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进入电影的资本方同样也需要培养品位,并且应该意识到, 重营销宣传而轻质量这种投机行为不是长久之计。中国电影若想与成熟电影产业国家的电影相抗衡,高内容品质、高工业规格的影片无疑是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猜你喜欢

烂片国产电影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IP的商业探索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烂片当道,尽显低迷2018年6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呼唤更多国产电影狼性突围
神回复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
质量投诉超六成
烈日灼心——又一部替观众担心过度的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