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操作模式探讨
2013-04-29唐玉红
唐玉红
摘 要:电力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近年来关于变电运动安全的事故时有发生,给变电站和电力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关于变电运行的操作模式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变电运行;操作;探讨
当前在我国的很多的供电站和供电局仍然是采用传统的变电操作模式。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变电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因此本文详细探讨新的变电运行模式,更好的实现变电运行的安全。
1 传统的变电运行模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人由于心理特征、生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单独一个工作人员在进行变电的操作中的不安全的因素会很大,往往会产生安全事故。长期起来,我国广泛采用的是“监护人唱票、操作人复诵”的模式,为了保证变电的运行安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监护人常常不能发挥监护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变电模式唱票复诵的环节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1)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往往形成相互依赖的心理,习惯上认为对方总是很小心,不会认错设备,结果有时在环境比较恶劣或者是受干扰的情况下,往往容易产生问题。(2)有时由于安排不当,或者是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尤其是选取经验比较少的人承担监护任务时,如果操作人员对其产生依赖的心理,这时往往容易产生误操作。(3)操作人员由于手中无票,对操作流程缺乏全面的监控,仅仅是靠监护人唱票传递信息,这时出现发生失真的概率相对较大。(4)有时由于操作的指令较长,在记忆力有限的情况下会使操作人员的注意力转移到指令的背诵上,反而是操作人员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设备的核对,因此也可能导致失误的发生。(5)操作的指令较长也会引起监护人产生取巧的心理,从而使唱票不完整,操作人员在断章取义的条件下容易认错设备。(6)监护人一般是操作人员的上级,其工作安排和指令往往对操作人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明明怀疑其指令的合理性,却难于坚定的进行反对,因此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因此,通过上述描述不难看出,当前传统的变电运行模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变电的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最终会给变电站或者是供电公司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2 新的变电运行模式
经过近些年来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新的变电运行操作模式,这种模式即一人独立操作,一人监督。这种内涵和实质是一个人专门负责倒闸操作过程,另外一个人主要是负责监督工作。当发生变电安全事故时,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要负责。这种操作模式的优点是操作人员必须持正规的操作票,可以明确操作的全部过程,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不会产生依赖的心理,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失误的概率。在变电运行操作的新模式下,提高了相关操作人员的需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督促工作人员在变电工作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变电运行操作新模式大大的简化了变电运行操作的程序,这使得监督人员的工作负担有所减轻。因此,监督者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情来进行自身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新模式下各项操作都是单独进行的,使得全过程更加流畅和高效,避免了唱票时由于监护人员发音等各种客观因素,引起操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产生听错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 使用新的变电运行模式应该注意的问题
新的变电运行操作与传统的变电运行操作相比,具有其不具备的优势。运行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手持操作票逐项进行操作,而且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模拟的操作、唱票、设备的核对、复送、停顿和执行的确认、检查以及最后的记录操作票等各环节的工作,操作人员在进行复诵工作结束之后,在进行确认之前,要给予操作及监督人员至少三秒钟的思考时间,或者是出现问题及时制止。
4 新的变电运行模式的效果
在新的变电运行模式中,更加注重每个人的责任范围,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每个人的责任就会清楚的多。在进行工作考核时,每个人的安全考核成绩更加的合理公平,成绩的好的同志受到表扬和奖励,成绩差的同志受到批评和处罚。这种机制更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去,同时使得安全性得到保障。相比于传统的模式,新模式较好的克服了操作人员的依赖心理,解决了现场操作监护不到位的问题,使操作更加安全、简洁和有效。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站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建立健全了变电运行模式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和需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改进,促进变电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2005年度事故汇编[G].广州:广东电网公司.
[2]金海英.试论变电运行操作的新模式[J].理论研究,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