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预习,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实效性
2013-04-29王志华
王志华
摘 要:作为数学教师,怎样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怎样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轻松学习、高效学习已成为重要的教研课题。其中,抓好学生的预习很关键。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预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那么怎样把这种理念落到实处呢?我认为抓好学生的预习很关键。
数学是一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和探索能力的科学,所以我们
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数学提高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作为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自主预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预习不是简单的阅读课本,更不是提前把课后练习完成,而是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对教材加以预习,通过预习,让学生建立起对这一节课的整体认识,甚至可以拓展到对于一个单
元、一个章节、一本书的整体认识。例如,在引导学生预习《函数的概念》(《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1〉,2007年1月第2版,第一册,第一章)时,考虑到多数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了有助于他们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
1.你了解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吗?在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请至少举出3个例子。(这样的问题简单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请分析这些例子中的自变量和函数值,联系已学过的集合,你有什么发现?并说一说现在对函数可以如何定义?(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集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
3.函数有几个要素,结合你举的例子,讨论怎样整体把握函数概念。(像函数这样的核心概念需要多次接触、反复体会、螺旋上升,逐步加深理解,才能真正掌握,灵活应用。)
4.构建本节的“知识树”(可以借助于“知识树”将整体所把握的知识建构起来,使各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通过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切实有了整体
认知,而我们的课堂也就真正成了学生讨论、纠正、展示、验证、深化知识的地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运用教师语言,多问学生“为什么”,以更好地全面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问”和“答”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提问,可以学习小组竞赛,可以分组板演等,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枯燥的新知识,而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如此,课堂改变了传统“以教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重新建立起现代“以学为中心”学生主动的学习模式。
(作者单位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万杰朝阳学校中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