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印刷 初露端倪
2013-04-29张梦童王廷婷
张梦童 王廷婷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这一概念,此后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开启,“云”更是成为各大IT巨头热捧的中心。在IT技术的带动下,各传统行业都欲搭乘东风,借力云技术实现商业模式的新变革。
近年来,印刷行业也开始关注到了云技术,不仅仅是惠普、方正等行业供应商相继推出云印刷解决方案,雅昌、盛通、凤凰传媒等一批有远见的领先印刷企业也开始纷纷踏上触碰“云端”之旅。那么,当印刷遇到“云”,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云印刷能给印刷企业带来怎样的机遇?行业中率先走在云印刷实践前沿的印刷企业又有哪些收获和心得?本文将对此重点关注。
触碰云端
“云计算”其实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技术,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网络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打破信息存取的地域限制,更可以将庞大的计算处理过程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单元,将拆分的单元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那么,当我们把云技术引入印刷行业时,印刷行业能够发生哪些变化呢?
其实,通过上述对云技术特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稳定安全的异地共享是云技术的优势。反观印刷行业,恰恰可以在这两方面发挥云技术的优势,更好地进行企业运营。
1.管理数字资产
传统的印刷企业实质上属于加工型企业,受客户委托,制作或接收数字文件,进行单纯的印刷复制生产,长此以往,简单重复。然而,随着同质竞争的加剧和印刷工价的走低,“转型”已经成为身处微利时代的印刷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除了简单的印刷复制,印刷企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客户委托印制的数字文件,那么,“在数字资产方面,是否有生意可做?”成为很多印刷企业经营者思考的话题。要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严格规范的管理并安全地存储这些数字资产,引入云技术显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雅昌在这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雅昌自1993年成立以来,凭借精湛的印刷技艺积累了大量的艺术品印刷数字资料,慢慢地,其以此为依托开发了一大批数字艺术产品,建成雅昌艺术网,基于PC、iPad、手机等的跨平台数字艺术图书馆,艺术书城和艺术博物馆等。然而,从数字资料到数字资源,再到数字资产,雅昌慢慢意识到,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数据运营安全和版权保护要求的提升,其对艺术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急剧攀升。于是,2011年,雅昌便开始与惠普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投资数千万元打造了全新的雅昌艺术数据管理系统,其中便采用了云计算系统架构模式,以全面提升雅昌的数据管理水平。
2.跨区域协同管理
印刷行业是一个区域性服务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业,几乎没有连锁机构。大多数印刷企业的服务半径都十分有限,即使有些行业龙头印刷企业在全国各地开办了分公司,但是其管理方式和业务运作也都是相互独立的。但是近年来,随着行业整合的加剧,一批有远见、有抱负的印刷企业,已经开始借助上市融资等手段,开疆拓土,尝试发展组织更加紧密的连锁分支机构,试图扩大运营版图。由此一种由总部统一构建前端服务平台,完成订单管理、标准化文件处理等工作的模式应运而生。而若要实现异地多家分支机构共享印前数据资源、进行标准化作业,云技术是不二选择。
凤凰传媒便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数字凤凰”是凤凰人一直以来的共识和追求。目前,凤凰传媒不仅组建了亚洲第一条全连线的POD生产线,强化自身的数字化生产能力,而且还于2012年开始着力打造“凤凰印”品牌,大力发展数字印刷加盟连锁业务,到“十二五”时期末,其将建立40家数字印刷加盟连锁门店。如此庞大的体系,要想实现业务流程的深度整合、作业的标准化和数字资源的共享,云技术就是凤凰传媒的发力点。据报道,凤凰传媒与德国、芬兰、我国香港特区等地的公司合资开发了数字资产管控系统,搭建了全媒体数字平台,实现了不同地区的数据交换共享和异地数字印刷;同时凤凰传媒也已经着手建设中国电信江苏凤凰云计算中心,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的再升级。建成后的中心将可容纳4000个机架,具备10万台服务器的托管能力,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计算中心。
如何实践
毫无疑问,作为IT领域的新锐技术和概念,云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当其与印刷产业碰撞并深度融合后,也将激发出印刷——这一传统产业的巨大能量。我们已经看到不少行业龙头争相付诸实践。但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理解云印刷的好处可能并不难,但是究竟如何去做,怎样才能做好,却考验着印刷企业运营者的智慧和眼光。通过初步梳理,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借鉴。
1.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作为一家印刷企业,如何能够依靠自力更生实现云印刷?当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心中一定会划下大大的问号。然而,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尽管难度相当巨大,但是确实已经有先行者在这样做了,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就是上海四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四维”),我们已经很难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印刷企业划等号,除了拥有印刷生产能力,它更象一家IT企业。上海四维总经理罗险峰称四维属于跨界的现代服务企业,其数字化转型始于2008年,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IT技术人员团队,多年来其完全依靠自主研发,搭建了以平面资讯云计算为主的计算中心,可以为广告、出版、印刷行业提供前端服务,目前其已开发出多种应用,包括远程编校、中央图库、远程打样、数字发行等。
当然,毫无疑问,采用这样的方式涉足云印刷并不容易。自主研发对印刷企业的IT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从需求分析、功能搭建到与各软硬件及原有工作流程兼容等,每一步的实现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紧密配合。因此,印刷企业必须充分评估自身实力。尽管自主研发的难度巨大,但一旦成功其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企业只有在云印刷平台上具有相对强大的技术实力,才能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的变化,及时、准确地调整云印刷平台的功能和架构,保证关键时刻不受制于人,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2.借鸡生蛋
印刷企业独自开发云印刷系统具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所以借助外力,走共同开发云印刷系统的道路是更为现实的选择。在选择合作伙伴上,与相关供应商合作是最容易想到的。行业中确实也有不少印刷企业是这样开始自己云印刷之旅的,比如前文提到的雅昌与惠普开展战略合作;而一个最新的消息是,7月10日,凤凰传媒旗下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方正在上海国际印刷周会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快“凤凰印”云平台系统建设。
建设云印刷系统无疑要投入巨额资金,而这也为欲进入这一领域的印刷企业设定了一定的门槛。但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借鸡生蛋”模式,印刷企业不仅可以借合作伙伴的技术实力,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他们的资金实力,比如台湾网络印刷龙头企业台湾健豪与长荣股份合作,共同出资建设“天津健豪云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合作双方在中国内地探索“云印刷”模式的运营总部,搭建中国内地云印刷网络平台,实现中国内地云印刷产业化。
先行者说
读到这里,也许你仍然心有疑问:我到底要怎样去实践云印刷,能获得怎样的收益。让我们来深入解读一下上海四维的实践,期望对您有所启发。
如前所述,从2008年开始,上海四维就开始向数字化转型,成立了以平面资讯为主的“云计算”中心,主要为广告、出版、印刷业提供前端的服务器支持服务。“高效、准确、便捷、安全”是罗险峰希望客户在使用云印刷平台时所能够体验到的。“因此,我们在研发云计算平台的所有应用时,完全以客户需求为主,客户希望用什么样的方式工作,我们就帮忙实现。”罗险峰表示。而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上海四维甚至将客户拉入参与研发。“比如研发在线创意设计应用时,我们会和客户商量,通过什么样的模板能够更省时间、省人力、提高效率;再比如研发远程编校应用时,我们会为客户考虑,设定一个倒计时系统,督促他们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可见为保证云印刷平台充分贴合企业自身特点,了解客户的需求,明白谁将和企业来分享、使用这个平台,并在研发时重视他们的需求非常重要。
由于上海四维采用了自主研发云印刷平台的方式,所以人才问题同样也是上海四维遇到的最大难题。对此,上海四维与诸多高校结成了战略型合作模式,而且与高校的合作绝不是停留在作为培训中心或者大学生实习基地这一层面,其会特别锁定在快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群体,让他们参与到新项目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中。通过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技术队伍无疑更加认同上海四维的企业文化,忠诚度和稳定性都非常高,而这对于云印刷平台这样一种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改善的系统来说十分重要。
除了人才以外,市场的接纳度也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因为云印刷平台建好后是需要客户与企业来共同使用的,而且客户是云印刷平台上数字内容的提供者,但现实是目前国内印刷业非常艰难,很少有人来关注云印刷,对此也知之甚少,客户对云印刷的接受程度自然也不高。据罗险峰介绍,在数字资产管理应用方面,客户之所以对此接受程度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对企业的不信任,不放心将数据交由企业保管,这就需要印刷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对此,上海四维一方面从技术上保证客户资源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则与客户建立信任机制,让客户对其产生信任感。而且罗险峰认为,后者更重要。
困难虽多,但是云印刷平台建设完成后,上海四维的收益也十分明显。据罗险峰介绍,有了“云计算”中心后,上海四维在原有盈利模式基础上,又开始通过数据服务赚钱了!以中央图库为例,其包括专有图库和公共图库,其中,针对公共图库,上海四维打造了一个类似百度、搜狗的搜索引擎,客户可以根据需求查询、调用库内素材,并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此外,上海四维还针对DM单业务,在云计算平台上衍生出短信平台,将商家的产品信息、促销信息制作成手机报,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给终端消费者。再比如,上海四维除了为出版社提供纸质书外,还推出了电子书的服务。这些都无疑为四维开辟了新的赢利点。罗险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通过数字技术,上海四维的印刷成本下降了15%~20%,而其通过将这15%~20%的成本让利给客户,更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如今,上海四维与其客户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仅印刷版块1年的销售额就能达到3亿元,2013年的增长率预计达30%。在印刷业不景气的当下,这无疑会令人振奋。
上海四维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任何新技术的使用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但是只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多点开发盈利渠道,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就能独辟蹊径,取得先机。
毫无疑问,印刷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但是传统并不代表没落,我们欣喜地看到印刷行业的龙头印刷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拥抱前沿IT技术,大胆探索云印刷生产方式,他们正借助“云”的力量,演绎新时代的精彩。让我们期待更多先行者的实践,让云技术激发出印刷行业更大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