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先生制让数学学习更具魅力
2013-04-29王明洲
王明洲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中比较重要的发挥过巨大作用的一个平民教育的策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特别适合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使用。因为数学知识的严谨、简洁,更符合小先生的心理特点,使用得当将会产生巨大的效用,让师徒双方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促进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
一、第一阶段:调查摸底
一个新的制度的施行,必将会产生很多问题,因此,前期的调查越详细越好,越有准备就越可控。所以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就必不可少了。调查问卷一定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设计,中上水平和中下水平的学生调查应该是分开的,目标不同,问题也不同。对于中上水平的这部分学生,应以当小先生为主来设计问题,例如,你是否愿意当小先生?你愿意当那位同学的小先生?你会同意老师给你指定的同学当小先生么?等等。对于中下水平的这部分学生,要以当徒弟为主来设计问题,例如,你愿意有人帮助你学习数学,做你的小先生么?如果让你在班上选,你会选哪位同学当你的小先生?你愿意老师给你指定小先生么?你愿意当小先生么?你想当班上谁的小先生?等等。
二、第二阶段:制定方案
这一阶段,既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又要考虑到调查的结果,综合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小先生制度的方案。因为制定小先生制度的目的,是提高落后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其主要目标就是数学学习优异的学生帮扶落后学生,以学习为主,辅导其完成作业,补充相应或者说针对性的训练,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何一个方案能否落实得很好,其评价激励机制是否完善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形成奖励机制。例如,中低年级学生奖一朵小红花,都能激发学生的很大热情。而高年级的学生就不能以同样的方法对待了,要了解学生这一阶段最感兴趣的事情,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第三阶段:师徒结对
大家都知道,小先生的产生就是为了帮助数学学习落后的学生,使其迅速提高成绩,但是这部分学生都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为了让师徒结对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之前调查的情况,事先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对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先进行沟通安排。最好能够安排一节课,专门举行结对仪式,这样既显得重视,又是对小先生的本身荣誉的认可。相信,刚开始的结对应该是比较顺利的,没有多大问题的学生,一些同学都会愿意做他们的小先生。越到最后,会越困难,这时候的学生肯定都是比较难管理的学生,大家都不愿意做他的小先生。怎么办?事先安排好的小先生,这时就要挺身而出,这样既让这位学生心存感激,又使师徒结对工作圆满进行。也只有把师徒结对工作完成得很好,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四、第四阶段:具体实施
这一阶段,也是比较关键的时候,能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都需要在这个时候进行检验。因此,这个阶段的监督、指导就非常重要,教师要针对每对师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刚开始时候的学习任务要以简单、明了、迅速为主,再逐渐提高难度,否则就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师徒也会产生矛盾,不仅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有的小先生因为在学校担任其他工作,或职务较多,造成没有及时对自己的徒弟进行辅导;有的因为自身责任心不强忘了;还有的以其他的理由为借口不完成任务等。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及时处理好各种矛盾,做好及时指导,必要时还要召开小先生会议,专门解决一些问题,为小先生制度的正确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第五阶段:更新创新
这一阶段是在前四个阶段完美进行后的进一步发展。要发现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根据矛盾不断地调整更新方案,使其更趋于合理。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挥小先生制的优势,例如,在自主教学中,发挥小先生的榜样作用,带领其他同学攻坚克难;在小组合作教学时,发挥小先生的组织协调作用,带领小组同学共同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发现新的数学规律,不断创新;在操作学习中,发挥小先生的指导作用,帮助同学掌握操作步骤,体验实践的快乐。这样使小先生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完善,不断地发展,更好地为数学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五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