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天地 魅力红旗村
2013-04-29
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这里山清水秀,风景绮丽;这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这里就是充满魅力的红旗村。
红旗村这个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荣获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全国“农村妇女文化活动站”,延边州“小康村先进党支部”,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平安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红旗村被国家环保部评定为“国家级生态村”,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旅游景区;2009年1月,红旗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岚清、张德江、刘云山等同志先后视察红旗村,对红旗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多年来,红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带领村民围绕旅游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1.魅力红旗,历史悠久
万宝镇红旗村是“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朝鲜族聚居村落,据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清朝时的统治者更视长白山一带为其传说中的始祖布库里雍顺的“发祥圣地”,加之该地土地肥沃,向来都是“擅参珠之利”的所在,为皇室贡品主要产地之一,于是清廷对其实行了近200余年的封禁政策。1952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1958年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成立,杂居在各地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几十个民族乡。期间陆续有朝鲜族农民从延吉、和龙、图们等地搬来红旗村原址定居,由于原来的人民公社像一面红色的旗帜处处带头争先,成绩显著,于是在1958年定名为“红旗大队”,1983年建村,称“红旗村”至今。1985年,红旗村开始重新规划建设。由于红旗村保持着浓郁的朝鲜族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民俗旅游景点。1995年,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为该地提名“红旗朝鲜族民俗村”。1997年,红旗村与韩国碧蹄农业协同组合结为姊妹村,更使红旗民俗村闻名遐迩、声震海外。2005年10月,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同志为该村提名写下了“中国朝鲜族第一村”的题词,为红旗村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魅力红旗,旅游胜地
红旗村位于明长公路71公里处,距长白山景区103公里,是去往长白山的必经之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以旅游餐饮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全村现有旅游饭店15家,家庭旅店35家,旅游购物网点4个,民俗表演队2支。
旅游主要以观看民俗歌舞表演和民俗展览、参观民居、体验民俗等为主,配套田园生态观光。已成功举办4届“中国朝鲜族第一村”民俗旅游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游客。2011年,红旗村又引进延边鑫博旅游经贸有限公司,按照经典、精细、精品、精彩的总体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把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把整个红旗村打造成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传统民俗和现代生活于一体的“民俗博览馆”。通过水上休闲园、五德泉、百年老宅、主题广场、民俗体验馆、演艺中心装修等一系列项目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红旗村旅游服务接待水平,丰富了“第一村”的内涵。在民俗旅游发展方面,由鑫博公司聘请专业人员管理民俗表演队,招聘了15名演出人员,推出了11个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演出节目。游客到此,不仅可以观看演出,还可以与村民融为一体,游客可穿着民族服饰,动手制作泡菜、打糕等民族食品,再现民俗生活场景。这里村民友善、民风淳朴,夜晚可居住在35户家庭旅馆中,体验朝鲜族居民生活。
3.魅力红旗,经济富足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方案的要求,红旗村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产增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措施发展支柱产业。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一是结合实际,发展专业农场。红旗村现有专业农场2个,经营面积达140多公顷,经营项目为种植无公害水稻。农场充分运用万宝镇良好的灌溉设施及低产田改造、土地治理等项目,依托科技院所,开展技术攻关与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使农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目前已投入117万元,其中土地流转费用80万元,农机设备12万元,生产资料17万元,人工费8万元。红旗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5万元。二是发挥山区优势,发展梅花鹿养殖。红旗村位于山区,草地资源丰富,村里根据这一优势,组织发展梅花鹿养殖,2012年5月民俗村梅花鹿专业养殖合作社正式成立,总投资300余万元,目前梅花鹿存栏30多头,年产值20余万元。三是组织富余人员外出务工。该村几乎每户都有人外出务工。2011年,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00多人,为全村带来了200多万元的劳务收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村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该村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500元。
4.魅力红旗,环境优美
作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红旗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村已全面实现“屯屯通”和“户户通”,2012年投资70万元新建道路600米,对村内3800延长米边沟以统一、美观、实用的原则进行加盖改造;投资30万元拆除临时建筑、新建围栏1200延长米及维修、房屋喷漆56户,栽花2万棵。投资50万元,维修房屋100户、换瓦28户,户均60平方米;投资39万元对公路南侧门前未硬化3700平方米铺设地砖,实现公路南侧临街部分的全部硬化,并画出小车停车位;街道两侧已实现围栏一体化,无杂物堆放,粉刷墙面利用彩绘艺术,结合红旗村独特的民俗特点,在居民墙体绘制民俗图片,通过建筑与绘画的相互协调,达到建筑的实用性与绘画的感染力的和谐统一。同时对村内路边街面和村头屯尾进行彻底清扫,全面实现无柴草、路障、粪便、堆积物、露天垃圾等。在村内主干道路设置垃圾箱10个,设有垃圾处理厂一座,实现了垃圾集中清理,保证了村内无垃圾。确定固定清洁队伍人员4名,定期发放工资。同时村内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100%,保证了红旗村内环境、卫生的整洁。
5.魅力红旗,文化繁荣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红旗人载歌载舞,每逢重要节日,男女老少便会穿上民族服饰载歌载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从孩子们欢笑的脸上,充分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给她们带来的无比喜悦。为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内建设了2200平方米休闲健身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齐全,已成为群众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村里还成立了朝鲜族民俗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排的朝鲜族传统扇子舞、顶水舞、象帽舞、长鼓舞等舞蹈,多次在州、县文艺汇演中获奖,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朝鲜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6.魅力红旗,民主和谐
红旗村共有86户人家,总人口286人,全部为朝鲜族。全村总面积304公顷。村“两委”班子共有6人,全村有党员21名。红旗村“两委”注意营造公开透明的办事氛围,在涉及到村里重大事务时,都会召开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商讨。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了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民主的管理整合了全村的合力,让全村上下形成了强劲的向心力,围绕在村支两委周围。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三项工程”,红旗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各项富民产业快速发展,村民素质显著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员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如今的红旗村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安定,村民对村干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满意度、信任率高。
今天的红旗村已经由一个只有独街的小乡村发展为一个颇具现代气息的旅游胜地,成为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长白山这幅美丽的画卷中。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的襟怀和会当凌绝顶的气势,奋力崛起,争先晋位,跨越发展,走向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