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旋律:“埃尔莎之梦”

2013-04-29瓦格纳

歌剧 2013年8期
关键词:瓦格纳唱段武士

在壮丽辉煌的前奏曲之后,开始了第三幕埃尔莎与罗恩格林的婚礼场面。宾主诸众唱着庄重的“婚礼合唱”,一对新人缓步踏着红艳的地毯朝殿堂的花丛走来,青春甜蜜的梦此刻得以实现。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伴侣吟唱着这支优美的音调,曾经或是正在梦想着这一天的到来。

这首传世名曲出自歌剧奇才理查·瓦格纳的《罗恩格林》,同一作品中还有一首女高音独唱曲“埃尔莎之梦”,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继1844年完成《汤豪舍》之后,瓦格纳于1847年3月完成了这部大作。由于德累斯顿歌剧院因《汤》剧遭听众冷落,不敢贸然耗资排演《罗》剧。此事便搁置下来。1849年5月德累斯顿爆发革命运动,瓦格纳这位激进的青年精神抖擞地参与了暴动,遭官方点名通缉,亏得有李斯特设法相助,乔装马车夫亡命逃往瑞士苏黎世。在那里勉强干些杂活,以维持生计,但他的歌剧改革之心却火一般的炽烈,积极酝酿着更宏伟的规划。同时为排解《罗》剧三年不得面世的心结,他想到大权威——他的知音李斯特,去信恳求他推动上演此剧。李斯特估量以自己的影响力,当局不敢对他如何,观众也把他尊为乐神,他出手定有分量,便毅然定夺,于1850年8月由他亲自在魏玛民族剧院指挥公演了这部歌剧。不论评论家们如何叽叽喳喳,此剧的演出确实为落魄的瓦格纳吐了一口恶气。他后来被赦返回德国,命运巨变,成为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心中的偶像,此为后话,不作赘述。

三幕歌剧《罗恩格林》取材于德国民间传奇,由瓦格纳本人撰写剧词并谱曲。故事说的是:德国国王亨利一世宫廷面临外敌进犯,加上内部权谋争斗而乱成一团。始作俑者布拉维特公国的摄政王泰拉蒙德与其妻奥特鲁德,此二人施妖术将王位继承人化作天鹅,反诬埃尔莎公主谋害了其弟。亨利国王将她找回审讯。埃尔莎诉说冤屈和思弟之情,并称她在梦中见到一位英俊的武士,他可与泰拉蒙德一决胜负,为埃尔莎伸冤。国王恩准,侍令官三次号角过后,但见远处一只天鹅拖着一艘小船,载着一位穿戴胄甲的武士徐徐而来。这位武士以超群武艺击败泰拉蒙德。埃尔莎与武士彼此深爱,国王恩允他俩成婚。武士向埃尔莎提出唯一要求,任何情形下不得询问他的姓名和来历,埃尔莎誓诺。然而奥特鲁德不断唆使埃尔莎必须弄清武士的名字和来历,不明不白焉为夫妻?婚礼之夜,埃尔莎怀着极其矛盾的心理,再三苦求武士道出姓名。同时泰拉蒙德率人行刺武士,反被武士一剑刺毙。事已至此,武士当着国王和众臣的面公开宣告,他是天国圣杯守护王帕西法尔之子,名叫罗恩格林。此刻罗恩格林破除泰拉蒙德的魔法,使天鹅还原为埃尔莎之弟戈特弗里德。武士遂乘小船返回天庭。埃尔莎悲痛欲绝,死在其弟怀中。

我们在这里介绍的是第一幕埃尔莎向国王陈述冤情和梦见武士的一段咏叹调“埃尔莎之梦”。瓦格纳在创作《汤豪舍》和《罗恩格林》期间,已就歌剧改革问题进行了思索和实践,但这类歌剧尚未全面展现他的“乐剧”格局。这一唱段依旧带有浪漫主义歌剧的旋律性,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咏叹调,而是将独唱、乐队、合唱交织在一起,让乐思连贯发展,带有“无终旋律”的迹象;其和声尚未形成后来的半音阶和声风格:唱段中每一短句,均以三度调性游移的方式不断延伸。在唱段的后半部分,我们在乐队中可以隐约听见“圣杯动机”。音乐结构已不属严格的二段、三段曲式了。“在令人沮丧的日子,我孤独地祈祷上苍……于是我闭上眼睛沉入甜蜜的梦想。”埃尔莎唱了这段梦幻的情景之后,紧接着男声合唱:“多么奇怪!她在做梦?还是魂不附体?”国王唤醒她的梦:“埃尔莎,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吧!”埃尔莎续唱:“在兵器的闪闪发光中,一位骑士缓缓走来,他的人才如此出众……我愿接受骑士的保护,他应该充当我的斗士!”接下去又是合唱和国王等人的对话。演唱这段咏叹调时,务须把握好与乐队、合唱和其他独唱的总体互动结合,而情感表达依旧是浪漫主义的。

猜你喜欢

瓦格纳唱段武士
当代文化视域中的瓦格纳及其超越
绵绵古道连天上
“遇见”瓦格纳(大家拍世界)
一弯新月挂半天
武士与龙
“武士”挡道
名人相册 歌剧巨匠:瓦格纳
火呀火呀
剑龙是武士吗?
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