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大餐”:解决粮食危机的救星
2013-04-29焦下客
焦下客
目前人类已知的地球昆虫约有600万种,而哺乳动物仅有数千种。在地球人口持续增加、粮食危机和饥荒肆虐的今天,从非洲原始部落到欧美最前沿的科学家,都把解决人类食物来源问题的目光投向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库——昆虫界。
从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来说,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未来昆虫可能成为将人类从粮食危机中解放出来的救星,将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目前全球70亿人口中有10亿人遭受食物短缺之苦,而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0亿,全面粮食危机的到来已迫在眉睫。但是,人类若能科学开发昆虫资源,将昆虫作为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食物紧缺的问题就会得到部分解决。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12年还发布了一份包含1909种可食用昆虫的名单,准备在今年召开大型国际会议时提倡人们食用昆虫。
从昆虫的产量、可再生能力、营养价值、医药保健、生物学甚至美食学等各方面来看,昆虫都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巨大资源宝库,是人类最大的天然粮仓和最后的“储备粮”。
科学家们认为,昆虫作为一种食物,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脂肪量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而且养殖昆虫的饲料转化率要比饲养猪、牛、鸡等动物的高,而排放的温室气体量要低。据估计,人类生产、生活每年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中,约有18%来自畜牧业,如果人类食用的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蛋白质由昆虫替代,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将仅为目前的1/1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饲养昆虫作为人类食物将是名符其实的绿色产业,是既环保又经济的新兴“农作物”、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让虫虫飞进厨房
事实上,昆虫早就开始占领人类的餐桌。今年4月底,英国伦敦举办了一个名为“Pestival 2013”的昆虫节,其中一项抢眼的主题活动是由北欧食品实验室名厨主理的一家“昆虫餐厅”。活动期间,世界名厨亲自操刀,用西式烹饪法为顾客献上各种色、香、味俱佳的昆虫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到未来将大行其道的昆虫食品。
为了不断创新和进步,北欧食品实验室一直努力寻找和试验新鲜的本地食材,而富含蛋白质与各种维生素的昆虫们就成了该实验室最新的“秘密武器”。
北欧食品实验室烹饪研发部负责人本·里德说:“我们现在所做的试验是希望向人们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昆虫是营养食品、健康食品,是美味。只有当人们克服了对吃昆虫的厌恶心理,亲口品尝并爱上它们的美味之后,昆虫才会真正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主流食品。”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诺马餐厅在伦敦著名的克拉里奇酒店内开设了一家为期10天的临时餐厅,其招牌菜便是一道“活蚂蚁拌蔬菜”。主厨雷哲皮形容蚂蚁的味道就像烤焦的柠檬皮,极其美味,让人惊叹而回味无穷。长期以来让人唾弃的蚂蚁们摇身一变,成了世界顶级餐厅桌上的绝色佳肴,毫不逊色于鱼子酱、黑松露等名贵食材,让人不得不叹服于世界名厨的天才创意与奇思妙想。
除了活蚂蚁能让人们大快朵颐之外,北欧食品实验室还尝试了一系列的昆虫新吃法,比如用蜜蜂幼虫取代鸡蛋制作蛋黄酱,味道香甜可口;而用蚱蜢经过特殊发酵处理后制作成的酱料,味道极其鲜香,胜过鱼露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目前,他们正在尝试利用丹麦本地食材制作中国酱油,不久的将来,用这种“丹麦秘制”酱油烹饪的美食将出现在昆虫大餐菜单上。
“昆虫食物”的历史
近年来,吃虫子逐渐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时尚。在各地举办的美食节上,烤蚕蛹、炸蟋蟀、烤蜘蛛等小吃频频亮相。殊不知人类吃虫子的历史源远流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虫子的习惯,其中尤以亚洲、非洲、美洲为盛。
比如,长久以来泰国人一直将龙虱、竹虫等视为强身健体的滋补品,食品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在食虫大国墨西哥,可以吃的虫子有3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土著印第安人所消费。在300多年前的文献中就有墨西哥人吃椿象、蚂蚁和蝗虫的记载。特别是蚂蚁,不仅是古代皇宫里的美味,也是宗教庆典上进贡上帝的首选佳品。直至今天,在墨西哥的高级饭店里你还能品尝到各式蚂蚁料理。
哥伦比亚也有食用蚂蚁的风俗,人们爱将蚂蚁磨成粉末撒在面包上享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飞蛾、蜻蜓、甲虫等深受当地人欢迎。对于非洲中部的居民们来说毛虫则是他们经常吃的虫子之一。
而现在,一贯以对食物挑剔闻名的欧洲人也开始喜欢吃昆虫起来,加入了方兴未艾的“食虫一族”。
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开始烹食虫子,像蝉、蜂、蚂蚁等还一度是专供贵族阶层享用的食品。油炸蝎子、烤蝗虫等各种昆虫小吃是著名的风味小吃荟萃之苑——北京王府井小吃街的座上“贵宾”。古代医药书籍中也详细记载了许多虫子的药用价值。比如,蚂蚁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常被视为补品出现在餐桌上。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可供食用的虫子不少于100种。其中,蚕蛹、蝗虫等就是虫子大餐中的“家常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