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说“I DO”吗 等
2013-04-29
孙浩博
古玩博览会策展人
你会说“I DO”吗
记得多年前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报社的老编辑是位收藏爱好者,一日从地摊淘来了梦寐已久的心爱瓷器,白天里“伴驾”怀中百看不厌,夜间睡觉也要宝贝儿“侍寝”床上。老伴只得“移宫”沙发。数月后,遇行家指点,此物为仿品。老人心酸之余,把“新欢”打入冷宫,重把老伴请回床上。众人哭笑不得,老人却自嘲道:尽管空欢喜一场,可这几个月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呀!
的确,这就是收藏者的心态。收藏之旅就是一种单恋,是一场无怨无悔的付出,是一出有情有义的寻觅。
收藏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自发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渴望。从生理学角度,笔者臆测收藏应该与早期人类为繁衍种族而积攒食物的动物本性有关。而正如人类爱情与动物交配之间的差异相似,人类把物质的占有、积攒延伸到了意识层面,从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有获得精神享受的愿望与满足。毋庸置疑,收藏的对象是物质,可获得的却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享受,是占有、是满足、是炫耀、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高潮”,并以这一种兴奋的体验为记忆,不断重复,进行着一次次的收藏之旅,在完成自身审美需求的同时,进而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乃至加大有限人生的密度。
这种对藏品的爱,可以归结到诗人“寤寐思服”的爱慕,“望眼欲穿”的等待,“衣带渐宽”的折磨;可以体验为佛家未得到时的“求不得之苦”与得而复失的“爱离别之苦”。这种自发之爱与个人经历有关、教育程度有关、接触环境有关。这种爱,是心有灵犀的相遇,是爱不释手的亲近,是跨越时空的神交,是如隔三秋的思念。对于藏家而言,收藏的缘起就是一个爱字:我爱,故我藏!藏品无高下之分,爱心无厚薄之别。从明清官窑到手办车模,自法书碑帖至邮币票据,收藏之爱大都如此。
可是近一时期,某些媒体充当了媒婆的角色,以“理财”为名为收藏牵线搭桥来了。殊不知,这收藏是财富的结果,而绝不是财富的手段。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幸的婚姻,收藏必定是先心生爱慕,然后追求,再行占有的健康过程;现在赶时髦偏要先结婚,再恋爱,利用话语权的优势先引导你花出钱去购得藏品以图日后升值,再强迫你去了解她、欣赏她、喜爱她。
什么事一沾上功利二字,就不免要变了性质。把收藏当作一种投资、理财手段,好比把婚姻作为生贵子、得佳婿的赌注。尽管历史上的成功案例颇值借鉴:吕不韦不就把自己的种子养成了皇帝?而且还成为了千年后古玩行的祖师爷。但要指望媒人的一张巧嘴就能淘到个如意伴侣,未来生出个前途无量的儿子、闺女,就未免荒唐了。
再说,收藏就是环肥燕瘦,各取所需,哪能制造出个统一标准?大家一窝蜂得来的只能是大路货。藏品没了特色,千篇一律,还叫什么收藏;艺术批量生产,众生一面,哪谈什么价值。这样的收藏只能算是采购甚至是团购。媒体、买家(实在谈不上是藏家)关心的不是藏品的文化内涵、艺术品位,而是“东西”当下时值几何?“货品”未来升值如何?
最后套用西方婚礼常用的一段问话:“你愿意收藏这些藏品吗?爱它、忠诚于它,无论它贬值、有伤或者破损,直至失去。”
面对收藏,你会说“I DO”吗?
谢其章
藏书家
聪明人也有糊涂时
以前我老是嘲笑某些人在收藏时上当吃亏打眼犯傻,心里想“骗人无罪,受骗活该”。我的理论是,骗与被骗是智力上的较量,终归不比明抢有着不可抗拒的因素。你为什么上当受骗,我为什么不受骗上当?这不明摆着的事吗,上当与受骗,终归是输在智商上。某些智商很高的人为什么也会打眼犯傻?这就关乎情商啦。现在有个不好听的词“脑残”,我们时时刻刻要提防染上这种病毒。
有位哲人说:“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别人,有时被别人笑笑。”现在轮到自己被人家笑笑了。这个“自己”是我的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姑称“陈某”吧)。陈某与我相识于中学,比我低一年级,那时他的才艺已经非常出众。篮球打得尤其好,是校篮球队主力。打得好到什么程度呢?他去体校训练,教练说这个小队员球技娴熟,非常规动作也运用自如,连犯规动作都与别人不一样,裁判都看不出来。
上世纪60年代,我们学校的校办工厂主营业务是刻象棋子,手工课发一把刻刀,“将卒相炮马车士”就开刻了。像我这样天生手笨心不灵的,一堂课也刻不了几个棋子,刻出来的还是残次品。陈某呢,不但刻得好、刻得快,绝活是左右手使刀。陈毅外长是棋迷,学校选出刻得最好最精的一副象棋送给陈老总,这副棋就出自陈同学之手。后来我们一起下乡插队,不在一个生产队,但相距并不远,经常互相串队。我是最怵农活了,铲地、割高梁等尤其怵得要命,而陈某呢,所有的农活他仿佛天生就会,干得比老乡还溜,老乡说他“你以前一定干过农活”,一时传为笑谈。70年代知青中兴起一股木工热,陈某的才艺又一次得以显露,“无师自通”,他的木匠活儿得到公认,行家称陈某水准够专业六级。我改造家里的旧八仙桌,把陈某请来,那几天亲眼领教了他的真本事,下料、划线、凿眼、拉隼、熬胶、拼缝、组装、上漆,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我真是彻底服焉。
绕了这么大的弯子,该回归正题了。80年代陈某进入餐饮业,同样干得风生水起,常年在外地授课。前几天他从杭州给我电话,称在当地搞到十几件汝窑(后又称是受人之托),说你不是认识马未都吗,请他鉴定一下真伪,然后如何如何。我说瓷器可是重灾区,你不会是让人骗了吧?你先说说这些汝窑的来历。陈某(现在是陈大老板了)说是人家祖传三代的老货,现在资金周转不灵想出手变现。我说这种“祖传”的故事都老掉牙了,你真信了?陈某说我查了资料了,其中一件全世界就16件,中国5件,故宫里有2件云云。而且他对了故宫的图片和他手里的这件分毫不差,那还假得了?电话里怎么劝他要慎重要慎重,先别付款云云,陈某都听不进去。几十年的老朋友,这忙我得帮啊,明知老朋友走火入魔,得,舍着老脸给马先生打电话,马先生不在国内。又给观复博物馆电话问什么时间搞瓷器鉴定。正东问西问之时,陈大老板乘着飞机带着“汝窑”回北京了,第二天就带着“故宫之外惟他独有”的珍陶孤品让我领着去了一家我有熟人的拍卖行。
结果还用说吗,电视鉴宝节目的口头禅:“胎质疏松,画工呆滞,有明显作旧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