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审美情趣的培养

2013-04-29刘智焕��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审美情趣艺术教育

刘智焕��

摘 要:本文从在情境创设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审美感知,在知识传授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审美品评,在深入导引中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审美创作三个维度,来阐述如何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技能型人才;审美情趣

艺术教育不仅影响着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水平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对技能型人才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产生一定的影响。技能型人才作为朝气蓬勃的知识群体,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技能水平,但如果没有受到专门的艺术教育,就会影响其审美情趣的培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艺术认知、艺术实践,亲身体验到艺术之美,从而热爱艺术,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从美的形象中品味到深邃的意蕴和本质,具有辨别善恶、美丑、真伪的眼光,从而创作出更多富有灵性的艺术作品。

一、步入艺术的殿堂,在情境创设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审美感知

在高职教育中,艺术教育一般是以公共选修的形式出现,但任何一门艺术课程的开设,其课程标准都离不开对技能型人才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和要求的制订,美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代名词(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那里“美育即艺术教育”),美学的熏陶始终贯穿在艺术教育的目标体系之中,同时构成艺术教育和学生个体艺术修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可引导技能型人才踏入艺术的殿堂,教师应通过创设美的情境,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充分感知和领会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书法艺术课上,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外在“龙飞凤舞、纤细柔美”和内在“意蕴深远、秀美典雅”的审美价值;在文学欣赏课上,要求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不仅获得对文学作品正确的欣赏方式和语言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透过文字的表面探寻作品中深邃的哲理和无以言及的“真、善、美”;在音乐欣赏课上,要求学生感情真实,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爱情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声音的世界中探寻生命的真谛;在影视艺术欣赏课上,能够根据色彩斑斓的视觉画面和婉转动听的音乐效果,唤起观者感情的共鸣,体悟着“看别人的表演,想自己的人生”的现实效应,以及对生命深层次的探究和对人生的终极追问等等。

审美教育还须借助审美媒介施教,充分发挥审美媒介的传导作用来创设审美情境。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艺术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课程教学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语言和多媒体课件,而艺术类课程的教学,除了教师的语言和多媒体课件外,学生往往能欣赏到更真实的艺术作品。如造型艺术课上,学生可能会见到微型的故宫模型,这样看起来更直观、生动,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总之,通过真实的艺术作品、艺术媒介以及教师谆谆善诱的引导,极力营造一个浓厚的艺术氛围,可引导学生踏入美的境界。

二、生命之敞亮,在知识传授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审美品评

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需按照审美的特殊规律来组织和运用艺术作品,在保证积极健康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提供各种条件,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尽快跃起来,丰富知识含量,并尽可能达到他们所能够达到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对美的作品的品评能力。学生则需根据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充分利用这些艺术类的教材去理解前人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从而形成个体美的心灵和人性。美育的施行与德育、智育不同,在艺术教育中,它更有其特殊的规律与要求。它通过可控的定向的方式运用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阶值取向。在这个艺术的殿堂中,不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她们饱含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意蕴,并潜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持续的高质量的情感熏陶之中,学生高雅的情趣、高尚的人格会逐步形成。

在艺术类课堂上,这种鉴赏和品评的过程对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技能型人才而言,是他们真实的生命——人的本质的总体投注,人的知、情、意的全面投入,人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完全融合,艺术创作主体的体验之真贯穿于作品之真,最终,欣赏者达到再度体验之真。艺术作为美的结晶,艺术作品栩栩如生且喜闻乐见的多种表现形式均称为美的化身。技能型人才在感受其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外在形象外,亦品味其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体验着启迪和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因此,技能型人才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另一方面体悟着怎样做事做人,如何处世,真正实现“人生艺术化,艺术人生化”的崇高生活状态。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高尚情操的艺术形象,能够成为一种鼓舞力量,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它避免了单调的说教,而且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和感染。这样,作为艺术教育承载的审美功能,就使得技能型人才在艺术的殿堂中徜徉于一个美好的境界,人生便诗意般地存在。

三、体验之升华,在深入导引中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审美创作

审美创作是在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品味基础上,理性因素相对突出的高层次审美活动,不再停留在审美感受和艺术鉴赏的层次上。审美创作力的充分施展,应是个体认识与集体无意识的统一,在审美的实践中凸显个性的审美差异。由于技能型人才在认知经验、个人素养和审美取向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审美创作能力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因为语言表达也是一种审美创作。把个体对艺术作品内心无声的感受变为有声的语言,抒怀于众人之前,既是个体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亦是互相分享艺术精髓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健康、融洽、温暖的心理氛围。要尽量做到使学生有亲切感、享受感,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才能使技能型人才进入最佳的言语表达状态。其次,即兴写作亦是在艺术课堂中审美创作的体现。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重要一关是克服思维惯性,将日常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将科学的分类标准转变为审美的分类标准。艺术作品中浓缩的古今中外悠久的文化传统,蕴含的美的情趣、美的意味、美的想象,会诱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艺术细胞,从而创作出一个个优美的作品。

审美教育应该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体验。审美创作力是一种形式感觉力,在高职艺术教育中,表现为技能型人才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与领会以及对艺术元素的运用能力。发展这种能力,既是美育的要求,也是艺术教育课程本身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赏析、揣摩,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品析作品极富艺术表现力的细节,提高作品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创作能力。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吸收这些典范的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

美可怡情养性、启真储善和净化灵魂,技能型人才审美情趣的养成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艺术教育只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高尚人生情趣和美好道德情操的途径之一,高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营造、艺术课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以及技能型人才自身的文化积淀、艺术追求和审美实践都是推动他们审美情趣提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林乐飞.高校艺术教育对技能型人才情感审美走向的影响[J].科教文汇,2011,(4)(中旬刊).

[2]赵君哲.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J].新疆社科论坛,2009,(1).

[3]周桓.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途径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3).

[4]葛军.高等学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5]石凯定.浅谈高职艺术教育[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审美情趣艺术教育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论赏识教育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