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化:可复制的“公路港”
2013-04-29宋鑫陶
宋鑫陶
杭州、成都、苏州、青岛,一个个复制的“公路港”,正成为旨在发展物流业的城市寻求和应用的新模式。对于着眼于“国际物流港”的胶州而言。传化公路港无疑延伸了这座城市的物流之路。
从杭州(站)到成都、苏州,再到青岛、天津、沈阳、重庆、盘锦、泉州,这或许提一条不错的旅游线路,也是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化物流”)陆续建设“公路港”站点而布下的“一张网”。
这张网联通东西、贯穿南北,交织的越来越密,它以传化物流的一个个“公路港”为基点向外发散,流通四方。传化物流总裁徐水波的规划设想是,将来要建成60个公路港,利用公路港产业园区模式和“路港快线”产品,形成遍布全国的流通网络。
创建于1986年的传化集团,落户浙江,是致力于化工、物流、农业、投资等事业领域的多元化现代民营企业集团。青岛传化公路港项目(以下简称“传化公路港”)是传化物流在山东打造的首个枢纽型公共物流平台,作为其要在全国建设的十大物流枢纽中心之一,该物流港落户胶州正迎合了这座城市要打造“国际物流港”的设想。
做“物流业中的淘宝”
2012年8月22日,投资20亿元的传化公路港在青岛府新大厦签约,落户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这是胶州市近年来引进的包括中铁联集中心站、中集冷链高新产业园、海尔创新化产业园、传化公路港等大项目在内的,致力于发展物流业的几大重点项目之一。
胶州营海营旧路西侧的项目所在地,现在还只是一片荒地,连项目雏形的影子也无从窥见,有限的想象也只能从项目负责人的描述、一本宣传册和几块项目规划的展板中展开。据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服务局的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传化公路港正处于土地挂牌阶段,4月份可能动工建设。
“第三方物流对上是联系生产厂家和货物需求者,对下是联系所有的第三方物流,为一、二、三方物流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区别于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的特性,传化公路港所定位的“第四方物流”,“不是简单地为企业客户的物流活动提供管理服务,而是通过对企业客户所处供应链的整个系统或行业物流的整个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具有中观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传化集团自1997年就开始涉足物流业,1997年探索物流平台建设,2000年确立公路港物流模式,2002年投资建设浙江传化物流基地。2003年4月,位于杭州的浙江传化物流基地,作为其打造的首个物流基地正式运营。
从组建为企业自身服务的“自备车队”开始,陆续走过了“集团企业内部运输企业”、“为集团内外企业提供运输配送服务的企业”和“物流平台经营企业”四个阶段,才逐渐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公路港”物流商业模式。
从2003年正式运营起,传化物流就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做“物流平台集聚服务商”,成为服务于公路物流的综合性、平台型物流企业,做“物流业中的淘宝”。10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杭州、成都、苏州等多个公路港物流基地的布局,单个公路港就将“一个基地、上千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几十万社会车辆、上万家制造商贸企业”打造成为了一条极具整合创新优势的产业链。
“2000公里以外主要依靠铁路运输,500公里以内则主要依靠公路物流”,正是专注于做“第四方物流”的定位,传化物流在随后建设了信息交易、运输、仓储、配送、零担快运、管理服务“上大中心”,集聚整合了物流服务、物流载体、物流需求三大资源,并完善了相关配套服务功能模块。
目前,传化物流首创的这一“公路港物流模式”,已吸引2000多家物流企业人驻经营,整合社会车辆100多万辆,各货运班车总站共开通运营500多条货运专线。
扩充5000条“路港快线”
目前,我国物流市场年均增速高达16%,在我国公路物流2.6万亿元的市场规模里,其中约7000亿元规模的零担市场主要是由第三方公路物流公司来完成的。大量“小而散”的小物流企业的存在,成为物流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的重要原因。
胶州也存在上述问题。据胶州市政协副主席、胶州市物流工作推进办公室主任王进介绍,目前胶州有26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小而散”的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在数量上占到了约3/4,“让传化这种集成商加盟进来,主要就是想借助它们的平台,把小物流商集成起来,减少小企业之间的单打独斗,形成规模效应。”
公路物流作为我国物流业所倚重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也被认为是物流产业的薄弱一环。长期以来,其存在着行业集中度低、服务标准缺失、质量参差不齐、成本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依靠着微薄的利润在艰难生存,而物流市场上大量的货物又面临着运输难和找车难的难题。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物流企业的车辆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之后,经常会是空车返回,这极大增加了物流运输的成本,而传化物流所基于的信息化平台却可以有效解决车辆运力空置的问题。高效的物流运营平台和所建立的物流企业资源聚集区,使公路运输高效低耗、集成化和信息化特征更明显。基于此的“公路港”模式,也拉伸了公路物流的短板。
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进一步介绍了这一平台,传化物流就是通过对各类专业物流企业的吸引,搭建一个高效的物流运营平台,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物流信息交易市场,交流各类物流服务和信息。因此,加入的企业通过“物流基地”这个平台,使制造业和物流业供需双方可以互通信息有无,达到物流需求的快速聚集,从而降低物流运输的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就公路快运行业市场而言,目前95%以上的零担货物是由中小型零担专线企业承运的,而拥有全国网及区域网的、一定规模的快运公司尚不足20家。缺乏完善的网络,以及不能提供高端服务是大多数中小型零担专线企业的通病,而将其整合并为其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运营体系,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则是以传化物流为代表的公路快运平台性公司存在的意义。
2012年9月17日,传化物流苏州“公路港”推出了新的零担货物服务产品“路港快线”。随后成都和杭州的“路港快线”也开通。传统的网络型快运企业,是在当地门店承揽业务后,先将货物运到分拨中心,然后几经中转,再发往目的地。而传化物流的“路港快线”则是省却了中转环节,采取“点对点”的直达运输方式,在提高货物运输的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货物的货损货差率。
截至去年底,传化公路港就打造出了以苏州、成都和杭州三个城市为始发,覆盖国内主要枢纽节点城市的45条线路、52个班次的“路港陕线”产品的班车网络。据统计,苏州、成都两站启动后,货物到达准时率在95%以上,货损货差率则远低于行业1%的水平。
据悉,从苏州到成都、临沂和沈阳三地的业务,“路港陕线”线路的价格要比同线路的平均水平低50%。徐水波的愿望是,传化物流除了要在全国兴建60个传化公路港,还将把“路港快线”扩充至5000条。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之所以推出“路港陕线”这一产品,就是为了解决我国公路货运企业集约化程度低的核心问题,“在行业中把标准化、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建立起来,把其服务标准树立起来,打造符合公路运输企业和满足货主企业需求的平台。”
作为传化物流与新加坡普洛斯集团合资在胶州建设的山东省唯一一个物流港,青岛传化公路港之所以落户胶州,在胶州市该项目负责人看来,因为胶州是青岛的几何中心,“有发展物流最佳的配送方式、最佳的方案”,其所在的胶州湾产业新区北部,距离空港、前湾港交通便捷,而且可以借助于青岛港广阔的经济腹地,获取充足的货源。
传化物流为什么会选择胶州,徐水波则是如此考虑的,传化物流要打造15-18个一级平台,这些平台必须是在我国主要交通要道上,要有产业的支撑,有足够的进出货源。显然,胶州符合徐水波的考量。
杭州、成都、苏州、青岛,一个个复制的“公路港”,正成为旨在发展物流业的城市寻求和应用的新模式。对于着眼于“国际物流港”的胶州而言,传化公路港无疑延伸了这座城市的物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