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宅渐成潮流
2013-04-29刘馨蔚
刘馨蔚
当前,绿色住宅已成住宅发展的趋势。
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积极扩大低碳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进口,推动节能装备制造业和节能服务业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成趋势
房屋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现在的人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室内。目前的房屋建筑主要存在三大缺陷,跟当前的科技制造时代已经不吻合。一是房屋的使用寿命短,仅有30至50年;二是建筑材料的材质性能差;三是室内污染残留。室内污染引起的疾病,如各种呼吸道疾病繁多,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建筑产生的必然要求;节约资源、能源是绿色建筑产生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的进步则是绿色住宅的强大支持。
绿色住宅,首先,在规划设计上强调“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尊重人性,尊重文化,尊重自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其次,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采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技术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风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第三,在管理维护过程中,采用智能化家居系统、合理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等,以达到能源利用与管理的高效化,实现高效率、低能耗和零污染。
在欧洲,比利时被称为“绿色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城市绿化率达到了80%,2010年被评为最绿色的旅游景点。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比利时预计将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能源总量的13%。比利时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绿色可再生电力,世界上每三个大型风力发电厂就有一个采用比利时生产的重心动力技术系统。其中,比利时太阳能研究中心占欧盟整个研究预算的5%。
“在一个原材料有限的世界里,垃圾就是黄金。” 比利时驻华大使馆投资与旅游促进官员衡祎妹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与智慧城市建设合作论坛”上说。比利时是欧盟家庭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高达80%。不管是公用垃圾和生活垃圾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生产出产品继续再回收,循环生产。
另外,布鲁塞尔关于绿色能源的开发和绿色技术的研发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有绿色执照的保障,企业可以最低的价格使用绿色能源。
德国是当今世界上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德国专家们费尽心机研究太阳能的利用。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研究所设计的太阳能住宅,是一所迄今最为先进的太阳能建筑。该建筑采用了北极熊的仿生技术。
目前在德国,不仅单体住宅,连集体住宅或多户型的公寓也可使用太阳能。鉴于太阳能住宅明显的节能效果和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在巴伐利亚州的雷根斯堡地区已经开始了整栋居民楼共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行动。
在住宅中普及太阳能发电也是日本政府“阳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产省计划到2010年将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提到500万千瓦,使100万户的居民可以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给自己提供足够的电力。政府还和电力部门达成协议,白天居民家庭的富余电力可以通过普通电网卖给电力公司,晚上或阴雨天气可以从电力公司的电网购买电力,到一定时间进行结算。日本早从1994年开始促进普及太阳能发电,并设立“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补助制度”,对个人住宅太阳能发电设备给予50%的财政补贴。2001年财政用于个人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补贴预算达160亿日元。
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渐成潮流,中国也是如此。近年来,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国家陆续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用以评价和规范绿色住宅。
住建部科技发展中心信息处处长许利峰表示,去年住建部和今年发改委、住建部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等规范性文件,确定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目标,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
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十二五”期间,加强相关政策激励、标准规范、技术进步、产业支撑、认证评估等方面能力建设,到 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此外,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补贴机制,引导高水平建筑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各级地方财政、住建部将设计评价标识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项目,对经过审核、备案及公示程序,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给予奖励。2012年的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工业化制造房屋”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以科技进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极大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虽然有机合成材料对室内装饰行业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对室内空气质量也有不小的负作用,引发了一些罕见的疾病。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员李存昌近年致力于研发一种无污染产品——硅藻泥。它的功能是消除甲醛、净化空气,由于硅藻特殊的粉末状结构,还可以吸音降噪。目前,硅藻泥得到了我国石化认证。
据全国建筑节能与建设科技平台专家包赟元介绍,2010年有了“工业化建造房屋”这一理念,即整个房屋的制造,包括建筑建材、工艺全部可以在工厂里完成。2012年又出现了一种新技术——“自然式地温空洞”。与机械式空调不同,这项技术需要一个水泵,把地下水打到水箱,就能使房屋保持恒温,冬暖夏凉,无需制冷剂,无污染不耗能。而且这个水泵依靠太阳能动力,如果再安装一个太阳能电板,就可以实现零耗能、零排放。
显然,“工业化制造房屋”的集成产业技术,是任何国家,包括发达的工业国家都迫切需要的战略性集群产业技术,它也将成为我国长期而稳固的支柱型产业。
据统计,当前地下渗漏情况,包括地铁、隧道,已超过80%,个别甚至达到90%。对此,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业协会材料分会副会长王伟副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360度系统防水。产品定义是以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为基础,以新型商业模式为依托,以三大核心理念为支撑,将材料、技术、服务整合为一体的建筑地下防水体系。
据介绍,建筑地下防水是大系统工程,按照360度防水的思想,把结构设计也纳入考量。建筑上包括防水混凝土的生产与施工、细部构造、其他防水层材料的供应与施工等。管理上包括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后期维护等诸多因素,因此建筑地下防水毫无争议地成为繁冗复杂的庞大系统工程。
有道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今天,这句话或者可以修整为“万丈高楼地下始”。这些新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与探讨,如果得到全面推广与使用,或许绿色建筑与零污染居室便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