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产品设计文化的媒介传播形态简析

2013-04-29焦斌

设计 2013年8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产品设计大众

焦斌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产品设计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各种文化形态产生了联系,它在各种文化形态的协调与共进中不断获得发展自身的契机和动力,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撞与融合中不断借鉴、吸收、整合、完善自己,使得设计理念越来越强,越来越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传播平台,本文通过对产品设计文化这一文化形态的简析,介绍了新的发展途径,即媒介传播。

关 键 词:产品设计文化 传播文化 形态

一、产品设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今天我们所说的大众文化,首先从其字面意义上来看,指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而今日之“大众”是作为社会消费、娱乐主体的意义被使用的。故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兴起于大众、流行于大众,又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它是与都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的,按照市场规律可以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产品设计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大众文化生产、消费和传播的过程。

首先,从二者服务的对象和流行的范围来看。我们知道,大众文化是兴起于大众、流行于大众,由大众自己积极参与创造,又反过来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形态。而产品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以产品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对话和互动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传达者(客户和产品设计师)通过产品向社会大众发售各类商品的、经济的、文化的、娱乐的信息,并引起受传者互动和反馈的一种活动方式。

其次,从二者的发展进程来看。大众文化和产品设计文化都与现代都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以现代高科技的电子传播媒介为依托,是现代科技水平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

第三,从二者的属性来看。大众文化和产品设计文化一样都是一种可被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消费文化形态。”

现代产品设计文化完全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和性格,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而大众文化也正是产品设计文化所宣扬、传播的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现代产品设计的一个根本文化属性。

二、产品设计中广告消费文化的繁荣

媒介的广泛性和大众化使商业者看到了商机,商者开始利用媒体发布广告,在产品设计上吸引大众的目光。按照传统的消费观念,购买一件商品,一定是于人有用的。而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的需求奠定了其效用的基础。但是从现代观念来看,人的需求其实是逐步养成的。现代人的消费行为本身在不断发明着、制造着以及培养着他们自身的需求,特别是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消费本身是一个构筑意义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文化的内化,是文化的生成、发展、固化的过程。

广告主总是在探究消费大众心中那深层次的欲望和潜意识的需求,并使其所制造的广告形象与这种欲望和需求相吻合,从而为大众制定一种理想生活的标准和范式,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虚拟的现实,让人们错误地以为只要拥有了那些被鼓吹的商品或形象,人们就能得到一种特殊的、富有精神内容的有价值的东西, 直接的欲望和深层的无意识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并由此而获得一个崭新的世界。

广告不断制造人们的匮乏感和不平衡心理,人们只有通过购买才能得以消解心理的缺失。广告形象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消费选择的理由,消费者也为自己接受广告制造出各种借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只不过是一种意义双关的哄骗。”

然而,商业广告的意义并非完全消极的,人们面对广告时也并非完全被动的,它在为人们编造一个虚拟现实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活的奋斗目标,为这个社会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其意义并非完全是庸俗的,同时也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广告借助形象符号为人类创造了一种商业的、文化的奇迹,它通过广告形象统辖人类,使原来高雅的事物大众化了,又使原来大众化的事物高雅化了……形象的传播繁荣了广告文化,也进一步活跃了消费文化。”

三、审美文化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审美文化是指大众在满足基本情况的条件下,对美的更高的追求。伴随着大众文化的要求,审美文化也在当今社会掀起了高潮,日益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和普通大众共同关注的社会主流文化现象。所谓审美文化的兴盛,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两方面。前者指当今人们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的“艺术化”问题,人们努力营造一种风格化、审美化、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后者主要指审美已经从传统的理论思辨和纯文艺领域急剧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此二者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作为新型媒介和现代影像技术发展的产物和制造符号商品的主要来源之一,现代产品设计文化便与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兴盛密切相关。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增长,对风格化、审美化、高品位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促进了现代产品设计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产品设计师总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不断创作出新颖的、独特的设计作品。

另一方面,现代产品设计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塑造着人们对风格化、审美化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同于以往的精英知识分子,现代的产品设计、广告人等已成为现代消费社会的“新媒介人”和“新型知识分子”。大多数的产品设计师和广告人的设计和创意一般来自生活,所以他们热衷于生活方式的创造。在打造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同时,引导大众进行美化时间的领头者,创建时尚的主导者。

产品文化在现在社会发展中与社会消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产品形象不仅颠倒了各种文化的原则的和审美标准,而且具有全民性。现代文化中,形象的生产和消费者本身有着不同的指向和作用。产品文化有着文化削平功能、民主功能、经济功能,民主化使所有人都接受同样的形象消费,但是形象本身在阶级社会中创造了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于是带动了一切群体追求形象消费,以实现自己的情感满足和优越体验。形象在消费社会中有着霸权主义,所以也有与之相反的形象存在。当然,形象有着独特的经济价值,它可以创造出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尤其是当我国顺利加入WTO以后,世界各国的企业机构、商业产品等纷纷涌入国内。打开国门,使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接触到了全新的事物,但同时也使国内业界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要想让我们的设计有更快更新的发展,就应该克服自身限度,最大可能地参与全球化,以实现跨国的交流与共享。但更为关键的是,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之上,才能实现广泛的高质量的文化创造。

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反倒越容易成为世界的。兼有文化传播责任的产品设计师应有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胸襟和胆略去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本土化是其必然之路,如果一味的追求国际化、全球化,为迎合大众口味而丢掉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精髓,最后只能是毫无特色和意义的随波逐流。就如我国著名设计大师韩美林先生所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民族的东西,就没有趣了。”可见民族的特性影响着产品设计,因此产品设计应当在遵循国际化的基础上重视本土文化的发展,使设计立足于国内、流行于全球。

五、产品设计文化的媒介传播

所谓媒介文化,指的就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媒介不但广泛地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而且使得人们越来越处于一种依赖媒介的情景之中。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通过对人类传播方式历史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从面对面的口传文化向印刷文化,而报业作为最早的印刷文化,成为了最早的传播媒介,并以迅猛的速度发展,造就了媒介文化。然后媒介便以一种“遥控”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完全由符号所构筑的世界,而这些符号正是由各类媒介所宣扬、所营造的,在这个由媒介符号所编织的社会中,形象是一种最为基本的组成元素和表征类型。正如美国哲学家凯尔纳所说:“一种媒介文化已经出现,在这种文化中,形象、声音和景观有助于生产出日常生活的构架,它支配着闲暇时间,塑造着种种政治观点和社会行为,提供了人们构造自己身份的种种素材……媒介文化是一种形象的文化,但它往往利用产品和听觉。像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音乐盒卡通画等都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媒介,而这些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要么突出产品,要么突出听觉,或是将两者混合起来,以广泛地作用于各种情三绪、感情和观念。”

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是在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传播形式经历了从原始的视、听媒介到古代的纸媒介,再到近现代的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的深刻变换和革命。期间,人类的文化亦在不断地经历着创新和扩展,直到今天,图像文化、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已逐步代替了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报刊业的前进,新闻产业的发展,广告产业的繁荣,电子图书和报刊的相继问世,当今的文化领土正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而呈现出从所未有的扩张姿态。

现在世界是透明的世界,媒体像一面镜子一样监视着社会,而产品设计是五颜六色的水笔,给社会的发展涂上美丽的颜色,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让我国的产品设计行业光彩夺目。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224000450584)

参考文献

[1] 约翰·思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作家出版社,1996

[4] 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产品设计大众
智能产品设计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冷·暖》
《教堂之夜》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