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教学的游戏化设计
2013-04-29蒲凯楠
蒲凯楠
摘 要: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游戏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是儿童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形式,同时也是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在实施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幼儿的英语教学游戏做基本的、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并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游戏现则,掌握幼儿的认知规律,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英语教学;游戏设计
游戏是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幼儿在某一个固定时间段内,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的自愿、自发的有序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有着愉快、良好的精神情绪,能够表现出很高的活动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游戏的设计,让幼儿在玩耍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
一、幼儿英语教学中游戏设计概况
幼儿英语教学游戏是指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把控游戏规则和游戏活动,让幼儿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进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对幼儿进行积极引导,提高游戏教学效果。乔姆斯基提出,无论是在母语学习还是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敏捷性是一致的,因而,只要为幼儿创造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就能够让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过程十分顺利。
幼儿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出适宜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而英语游戏的设计就是很好的方式。运用游戏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自愿地投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与传统的口授教学方式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在游戏中,幼儿不仅需要用到自己的嘴,还必须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眼、耳、手、脚等各种感官,在做中学,才能够获得英语知识。英语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以极大的兴趣和自主性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这些都是传统英语教学手法无法比拟的。
二、英语游戏教学的类型
1.词汇游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基础,将这一基础打好,就能够确保幼儿英语学习的顺利进行。学习英语单词,可以在具体的英语游戏情境中获得,让幼儿在情境类游戏中更好地记忆英语单词的发音、拼写及含义。这样既能避免学习英语单词的枯燥性,又能避免快速遗忘单词,从而使幼儿牢牢掌握英语单词词汇的具体用法。
2.语音游戏。幼儿学习英语的最初阶段就是练习语音,做好英语语音的学习和训练,这能够为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游戏是采用听辨音的方式,让幼儿进行模仿并学习发音。英语语音的学习过程是漫长而枯燥的,应用英语游戏方式进行相关教学,能够让幼儿在玩耍中得到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语音发音技巧。
3.句型游戏。这种游戏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猜谜等游戏活动中,培养起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在模拟的英语教学情境中体验英语句型的具体用法,从而激发起幼儿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要求的兴趣。
4.听读游戏。听读游戏就是让幼儿在阅读英语图片文章或者听到指令之后,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某一项动作或者某个练习指标的活动。该游戏的目的旨在巩固幼儿对英语句型、语法的掌握,避免单一、枯燥的英语课本单词、语法带来的厌烦感,保持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幼儿英语教学游戏的实施
1.组织英语教学游戏。实施英语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从整体层面把握好幼儿的各种活动状况,以更好地观察幼儿的活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解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效教学指导,以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也能够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故,不断丰富游戏素材,鼓励幼儿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游戏素材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做好游戏指导工作,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种种表情、动作、语言的变化,指导幼儿正确参与游戏活动;要对游戏活动进行及时创新,加入启发性、诱导性的语言和动作设计,掌握好教师角色的介入时间,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游戏效果。
2.对英语教学游戏进行评价。英语教学游戏的评价,旨在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对英语游戏的评价,可以有多种方式,常用包括对英语游戏材料的评价、英语游戏情节的评价、游戏中幼儿行为的评价等。英语游戏素材的评价,能够有效解决英语游戏教学过程中游戏材料短缺的问题,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自己主动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游戏情节的评价,能够随时捕捉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典型情节,提高幼儿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效率,更好地丰富游戏活动的内容;幼儿行为的评价,能够让幼儿及时发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幼儿安全,将游戏设计在教师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保证幼儿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接受英语教育。
总之,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兴趣之所在,达到寓教于乐的最高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晓雨.语言教学中口语的教法[J].语言与教学研究,2001,(06).
[2]赵国英.幼儿英语游戏式教学之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