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煤的自我救赎

2013-04-29吉建军

记者观察 2013年8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煤炭企业山西

吉建军

“煤炭的‘黄金十年已经结束,紧巴巴的日子开始了。”这是山西雁北某煤矿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说出的一句话。

“从2012年开始,这个行业造就的财富神话就不复存在了。”一位煤炭行业的经理人这样告诉记者,目前朔州地区的煤炭行业,能够开工的已经很少了。而一些仍然能够生产的煤炭企业,大部分都在亏本经营。整个行业普遍出现利润大幅下滑的困境,煤炭企业步履维艰。

煤炭行业下行,利润骤减

时间进入2013年,从年初开始,全国煤炭市场一直在弱势运行。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煤炭产量下降,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17.9亿吨,同比减少6800万吨,下降3.7%。以陕西和内蒙古为例,内蒙古产量为44782万吨,同比下降8.6%;陕西省上半年煤炭产量达到22370万吨,同比增长4.6%;而产煤大省山西,上半年完成4.69亿吨煤炭,同比增长480万吨。

在需求趋于疲软的状况下,煤价持续下滑。根据数据显示,7月18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综合指数为583元每吨,然而,在一周之前,该类煤炭的价格还在591元每吨,仅仅一周时间每吨就降了9元人民币。7月22日的统计数据显示,5500大卡的动力煤秦皇岛港的平仓价为570元至585元每吨,比年初下降60元,同比下降110元,比起6月末的价格下降了每吨20元。

与之相关的是,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利润下降。随着煤价的下跌,煤炭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1到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3206亿元,同比增长21.7,企业利润大幅下跌,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3.9%,其中26家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更为严重的是,黑龙江、吉林、重庆、四川、云南、安徽等6个省级行政区域全行业亏损。

然而,与煤炭相关的产业链条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6月末,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库存达8990万吨,比年初增加659万吨,增长7.9%;全国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398万吨,比5月底增长2%,重点电厂的存煤维持高位,导致煤炭需求不旺,产品持续积压。

6月月底,环渤海四港(秦皇岛、曹妃甸、京唐、天津)库存量由前一周的2022.5万吨增加至2094万吨,环比增加71.5万吨,增幅达3.53%,其中秦皇岛港达到671万吨,比5月末增加63万吨,增长10.36%。

国内煤炭形势不容乐观,而国内进口煤却保持了少有的增长。根据海关统计,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6亿吨,同比增长13.3%。从总体看,国内煤炭市场仍然处于下行阶段,加上国外煤炭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此次煤炭市场的下行趋势尚未探底,预计全年煤炭需求和消费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全国煤炭市场还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短期内煤炭价格走势仍将以低位调整为主,煤炭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低位运行的态势估计还会长期徘徊。对于整个国内煤炭市场来说,寒冬已经到来,曾经黄金十年煤炭产业造就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

能源产业在过去十年中造就的财富神话,很大程度上催生了产业泡沫。随着经济形势的趋紧,煤炭产业的泡沫被挤碎,这是市场的规律,同时也是整个行业调整的契机。

山西煤炭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虽然早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煤炭转型”的口号,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仍然逃离不了依靠煤炭行业的桎梏。

去年以来,山西省煤炭行业的颓势也不容乐观。根据山西省副省长杜善学在《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的报告》中指出,煤炭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近60%,是山西省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煤炭形势下行的趋势下,山西全省煤炭销售收入增长不断放缓,收入增长全部来自非煤产业。然而,煤炭主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仍然归结于煤炭价格的下跌。

煤价下跌造成的经济压力,山西的煤炭行业首当其冲。目前,山西省正处于兼并重组煤矿建设投产的集中期,特别是一些矿井投巨资刚刚完成综采技术改造,折旧摊入资金很大,加上生产物料损耗与价格、银行利息上升。煤矿完全成本高企,部分煤炭企的生产成本已经接近或超過吨煤坑口售价,这就意味着部分企业已经在亏本经营。

上半年,我省煤炭出省销售预计2.9亿吨,同比下降2.49%。1至5月份,全省煤炭行业主营业务收入3031.8亿元,同比下降9.5%,实现利润159.6亿元,下降60%,影响全省工业利润增速回落58.4个百分点。煤炭企业亏损面达44.5%,亏损额66.1亿元,增长89.5%。

在报告中,与煤紧密相关的其他产业也明显趋于颓势。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第一次进入流通领域的销售价格)累计下降10.4,降幅大于全国8.2个百分点,降幅在各省区中最大,其中,煤炭采选业、煤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分别下降15.4%、17.8%和11.2%;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倒挂5.4个百分点(从2011年3月起,我省工业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已经连续倒挂28个月,今年倒挂幅度由1月份的4.9个百分点逐步扩大为6月份的6.2个百分点)。致使工业效益持续下降。1至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3.5亿元,同比下降50.4,亏损企业亏损额169.4亿元,同比增长18.1%。全省炼焦行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26.7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2.4亿元);钢铁行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0.62亿元(上年同期净盈利2.3亿元)。

上半年,全省煤炭行业增值税263.8亿元,同比下降29.9%,坚守112.5亿元,为全省增值税减收额的112.7%,影响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回落7.5个百分点;煤炭行业所得税168.8亿元,同比下降10.9,坚守20.7亿元。煤炭行业税收大幅下降对全省财政持续增收形成较大制约。

作为国有煤炭企业,在煤炭下行趋势下更是步履维艰。2012年,山西五大煤炭集团(同煤、焦煤、阳煤、晋煤、潞安)财务费用高达139亿元,长短期融资3005亿元,负债水平全部超过了70%,有的生产企业甚至已经接近80%的负债水平。今年1至6月份。五大煤炭集团财务费用更是达到96.44亿元,同比增加30.49亿元,增幅46.24%。比5月末增加16.84亿元,增幅21.15%。截止6月底,省属五大集团外欠590亿元债务,年初该数字为415亿元,半年内增加了174亿元的债务,增幅高达41.97%,比5月末增加18亿元,且回款质量下降,回款周期延长。在590亿元外欠贷款中,煤炭外欠200亿元(其中电力行业93亿元,冶金行业65亿元,化工行业29亿元,其他行业13亿元),非煤产业外欠390亿元(其中非煤贸易236亿元)。

在煤炭市场处于低迷的状态下。山西煤炭企业一边面临高负债的压力,另一边面临的却是山西省的煤炭企业项目资本金压力巨大。根据资料显示,2013年,煤炭行业承担的重点项目较多,投资比较集中,不仅有煤矿项目,还有大量转型非煤项目。一些煤炭企业表示。仅仅依靠企业自有的资金和银行贷款,很难满足对资金的巨大需求。

煤炭企业的诉求

本刊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对目前的煤炭价格形势缺乏信心。一些煤矿老总开门见山地说:“煤炭的辉煌再也不可能了。”一些基层的干部则告诉记者:“煤炭产业进入调整期了。整个国家的产业也都进入了调整阶段。”

专家分析称: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煤炭价格形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通过价值规律在对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一些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在此轮调整中将被淘汰。其他工业企业,也在积极降低成本,减少能耗。

山西省山阴县的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虽然煤炭等能源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但是对整个国家来说,这未尝不是好事。能源消耗的减少,降低碳排放这是全球化的趋势,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只能是越来越少,过早经历这些,则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增强市场“免疫力”,降低能源消耗成本,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成本降低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煤炭企业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也有着自己的诉求。山西一些煤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山西煤炭企业的税费过重,负担沉重。“是负重赛跑。”该人士介绍说,以省属五大集团为例,2012年,五大集团原煤吨煤税费在116元,其中含税87元,各种行政性费用29元,折合商品煤吨煤138元左右。“省属煤矿的负担都这么重,地方煤矿和民营煤炭企业就更多了。各种地方性收费和摊派,让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陕西和内蒙古的很多行政性收费已经取消了,山西省也于8月1日由省政府下文取消了部分行政性收费,吨煤价格成本下降了。“要不然企业没办法,无论怎么降低成本。这些税费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煤炭企业除了承担国家及山西省规定的各类税费之外。由于企业兼并重组设计到众多利益主体。企业管理费、修路建桥费、学校基建费、活动赞助费、矿区管理费、公益事业费、县乡摊派、企业办社会费用等名目繁多的费用不胜枚举,加上市里、县里甚至乡里出台的各项地方政策,要求地方煤运实行统一经销,都是企业的负担。

“还有你们这些记者,经常会有记者来煤矿收取广告宣传费和报刊杂志征订费,都会造成我们的负担。”该负责人笑道,“一般情况下,一吨煤赚1毛钱,其中有8分钱到9分钱要打点各种费用,剩下的1分钱。才是企业的利润。”

这些费用在煤炭价格向好的条件下向其他行业流入,进入在分配环节,并没有引发多少矛盾。然而在煤炭行情趋紧的情况下,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就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的减少,甚至很多企业不堪重负,停产了事。然而,一小部分企业却连停产都无法实现。山西省左云县的某煤矿负责人告诉记者:“煤矿刚刚完成了综采项目,现在停产的话,银行立即会催要资金,整个资金链条马上就断了。只能咬着牙生产,哪怕继续贷款呢,也不能停产。”

而事实上,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煤炭价格和煤炭行业的发展。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煤炭形势,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利波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他在媒体上撰文指出:煤炭行业首先要在认识上破除黃金十年形成的“煤炭幻觉”。

他认为,在经历了长达10年的繁荣之后,很多人习惯了“坐轿”,形成了一种幻觉:煤价长期看不可能降低;只要煤价不降,山西的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就有保障,也有充裕的时间和资本来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2012年的煤价下跌,彻底打破了这种“幻觉”。这次影响煤价下降的因素充分说明,世界经济的一体性、经济波动的周期性、价格形成机制的多元性,将会使山西未来10年发展脉络难以一句话说清。“大起大落”可能会变为“小起小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可能会变为“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价格的长期拐点好找而短期拐点难判。在这个意义上,未来10年既不会是有些人说的“下一个黄金十年”,也不会是另外一些人说的“步履维艰的十年”,而是一个“深度调整的十年”。对山西人来说,既然煤价的波动不可避免,那政策选择只能是最大程度弱化波动危害,最大限度减少利益流失,最快速度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王利波认为,在体制上加快煤炭管理的创新。我们没有能力控制煤价波动,却有能力调峰抑谷。山西煤炭已经进入了“大矿时代”,抗御价格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手段也大大增多。借助这次价格波动,我们应该彻底推进煤价市场化,消除计划体制的残留;应该在中央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加快煤炭大省之间的抱团取暖,杜绝以邻为壑的价格竞争;为推动节能减排,应学习石油管理的一些做法,建立全国煤炭供求的紧平衡机制;参照稀土管理模式,对焦煤等战略性资源进行结构性限产。同时继续推动煤炭企业的横向整合以及与电力、煤化工等产业的纵向一体化,培养一两个煤炭能源巨头,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加快资源资本化、资产证券化,把地方煤炭企业逐步培养成全国性公司,在更大范围分享资源收益,分散经济风险;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顺应煤价的波动建立资金、项目的年度平衡机制。

面对煤炭下行的形势,王利波在文章中指出,山西经济在转型上要着力把“傻钱”变成“精钱”。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立足点是煤炭产业的转型,但前提却是煤炭资本的转型。山西煤炭资本很雄厚,仅资源整合后游弋于民间的退出资本就有3000亿元以上。另外,“大矿”能转化的资本潜力更大。如果按照30倍的市盈率,山西现有煤炭企业上市融资能力将达到数万亿元。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煤炭下行压力的山西煤炭企业,终于在2013年8月1日迎来了旨在提振整个山西煤业的“山西煤炭20条”,恰逢其时,恰到好处。

山西救煤市

继河南、山东、湖南、陕西和内蒙古出台煤电互保政策之后,山西省再发煤炭经济新政“20条”,正式加入地方政府救市的行列。

面对煤价不断下行的紧张趋势,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西省李小鹏省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从7月16日到7月22日,李小鹏省长连续6次主持召开省属7大煤炭集团、部分在晋央企、地方骨干煤炭企业和民营煤炭企业以及省直有关部门专题会议,和有关省领导认真听取全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认真听取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全面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深入分析当前煤炭发展形势,并充分征求对促进煤炭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进一步催生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提出了好的思路和具体要求。

李小鹏强调,煤炭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次能源和原材料,煤炭企业的发展,煤炭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煤炭产业的发展,對国家能源安全稳定、有效供应,对我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都具有极其很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显示意义。

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要求,山西煤炭经济“20条”涵盖见面煤炭税费、金融支持、资源配置、现货期货交易等方面。在现阶段,效果可以立竿见影的政策莫过于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煤矿转产发展基金,减半收取煤炭交易服务费。

除此之外,与河南、山东相似,山西省对省内实施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和签订煤电长期合作协议的发电企业,给予发电指标的倾斜。

同时,按照省里要求,鼓励煤炭企业与电力、冶金、焦化等重点用户签订长期合同,简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价格实现机制,实现企业合作共赢。

五大电力山西方面的有关负责人告诉媒体。山西目前正在做五大电力集团的工作,山西省省长李小鹏亲自出面与五大电力集团座谈,增加山西煤炭采购,签订煤电长期合作协议。

根据相关报道,7月初,李小鹏省长在北京就与五大电力集团负责人举行了会谈,希望电力企业继续支持山西发展。加强与山西在低热值煤发电、煤电一体化、煤层气开发等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山西煤炭生产企业长期稳定合作,积极构建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型煤电关系。

根据“暂停提取两项煤炭资金”的新政规定,从2013年8月1日期至2013年12月31日止,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仅此一条,可使煤炭企业每个月减少15元的吨煤生产成本。

据介绍,上述两项煤炭专项资金是从2007年开始征收的,转产发展资金的提取标准为每吨原煤产量5元,按月提取,计入上产成本;矿山环境恢复质量保证金的提取标准为每吨原煤产量10元,按月提取,计入生产成本。

山西煤炭经济20条新政刚刚发布,由此引发了切实的市场反应。截至7月30日,山西5家能源上市公司发布了受益于山西煤炭经济20条新政的利润预增公告。

据了解,山西煤炭20条除了暂停提取两项煤炭资源资金和减少交易服务费之外,北煤南运以及和五大电力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等救市措施亦已推行实施在即。

新政二十条发布之后,大同煤业、潞安环能、阳泉煤业、山煤国际、兰花科创以及中煤能源6家上市公司立即发布了利润预增公告,效果立竿见影。

大同煤业在最新的公告中称。公司全年利润总额预计增加2.02亿元,与同煤类似,兰花科创全年利润总额预计增加约3450万元;潞安环能增加约2亿元;山煤国际增加近4000万元;阳煤预计增加1.8亿元。

除了上述山西省煤炭企业之外,中煤能源亦发布此类公告,称将会降低该公司在山西地区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中煤能源并没有发布相关利润预增的具体数额。

煤炭行业资深人士表示,下一步山西省政府有望进一步扩大煤炭减费力度。届时,山西煤炭行业的整体低迷的形势,有望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煤炭企业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2017煤炭行业又将何去何从?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
煤炭行业要加强淘汰落后产能
全省煤炭行业专项调度会召开号召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