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中心柱型”鼓楼的发展演变初探
2013-04-29刘敏陈出云
刘敏 陈出云
鼓楼是侗族文化圈最具特色的公共建筑之一,而“中心柱型”鼓楼又是侗族鼓楼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它由原始崇拜的“中心柱”演化而来,在社会功能需求刺激下,与穿斗木结构建筑体系相结合,得到民族审美心理的认同,并最终成为侗族的主流鼓楼样式。下面将从影响“中心柱型”鼓楼的发展演变因素直至“中心柱型”作为侗族地区的主流鼓楼样式作如下分析:
一、观念:侗族部落原始崇拜——中心柱
1.树木崇拜
侗族经历过原始社会,在封闭的自然环境和与中原文化相对隔绝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自然的崇拜是侗族原始先民的主要信仰。人们的崇拜对象,是生产和生活所需求所依赖的自然对象,如山川、河流、树木等。杉树又被侗族先民认为是能带来庇荫的神树。侗族《进寨歌》里说:“在我们冷剩定岑昂……有一株九抱大的水杉……是保佑寨子的神树。”这说明独柱鼓楼的中心柱与原始树木崇拜有直接关系。这种木柱不仅代表着当时村落的社会活动的中心,而且还具有庇护村寨的神力。
2.寨心柱
在侗族各种原始宗教活动中,对人神的崇拜,集中体现在女性神祗“萨岁”和男性生殖崇拜上。通过种种形态的中柱、神杆、寨心神等得以表现。侗族《祭祖歌》中唱到:“未置门楼,先置地土。未置‘寨门,先置‘萨炳。”。将“楼”与“萨柄”——侗族“萨岁”女神的祭地相提并论,也就是侗族村寨中的“萨堂”与“鼓楼”相互对应,反应出侗族人民对女性的崇拜,是母性的象征。那么中柱的“竖立”应带有象征意味,它是男性的生命符号。“在各个时期和大多数文化中,中心的位置常常用来给神力或一些其它的崇高力量以视觉表现”。
二、功能:满足社会功能的需求
1.有关“鼓楼”一词的起源
明万历三年本《尝民册示》中,始有“鼓”与“楼”一起出现,而将“鼓”与“楼”并称的时间见诸于文献的时期就更晚了,大多于清代至民国年间,如清乾隆年间《玉屏县志》和清嘉庆《黔记》出现了“鼓楼”一词。在“楼”中置“鼓”,即演变成了今天的鼓楼,其中鼓的作用就是“击鼓传信”,把鼓置于楼顶,利于鼓声的传播,召集众人。
2.礼仪活动场所与村寨社会地位的象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简单的寨心柱已不能满足侗族先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作为寨心的建筑在满足侗族先民原始崇拜的前提下,还需要适应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功能需求。早期的鼓楼集中的体现了两个重要的社会功能,一是聚众议事:二是娱乐活动。
鼓楼作为寨心的聚众活动场所,也是家族或村寨地位的象征。于是侗族地区的鼓楼在规模、层数及装饰程度都出现明显的等级差别。大寨地区为现实村寨的实力,鼓楼形式一般为十级以上重檐攒尖顶,飞檐翘角,而小寨鼓楼无论在层数和装饰上,都不及大寨。如洞乡信地鼓楼为八边形十三重檐攒尖顶,飞檐翘角;而从前为信地寨守坳看河的从属村寨洞乡的牙现寨,牙现鼓楼是六边形九重檐攒尖顶,各层翼角均无起翘和装饰。由此看出,作为寨心的鼓楼不仅是侗族人们日常活动的功能场所,也是体现不同村寨社会等级地位的象征。
三、技术:在横竖向体系上的巩固
1.竖向体系:穿斗结构
穿斗式木结构体系是中国古典建筑运用较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每根柱直接顶着一根檩,柱与柱之间由穿带联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中心柱型”鼓楼充分体现了侗族建筑在穿斗式结构利用瓜柱和穿枋出挑形成。如位于述洞寨的述洞鼓楼,中心以上下贯通的“大木一株埋地”作为主承柱,上的发展创造,利用穿斗结构完成了“中心柱型”鼓楼竖向上
多重檐样式的需求,挑檐都是其外围有八根短边柱,通过交错于中心柱的八根穿枋与中心柱相连。这八根穿枋直接出挑秤砣挑檐檩,与边柱上的正心檩共同支撑椽皮形成第一层檐,同时穿枋作为第二层瓜柱的撑底,如此反复直至第六层(图1)。
2.横向体系:“点”形向“回”形柱式平面的转变
随着鼓楼实际功能的增加,独柱鼓楼在实用其内部空间时并不能达到一个内聚空间的效果,同样具有象征意义的火塘偏向一隅,在鼓楼内部出现多个视觉中心。因此,如何扩大内聚空间,增强内聚视力焦点促使鼓楼改善结构形式,即扩大中央支撑部分。于是,在独柱鼓楼的基础上,把贯通上下起主要支撑作用的中心柱扩大为中心环,形成“回”字形平面的双套筒结构,中心柱抬高,变为攒尖顶下联系瓜柱的雷公柱。“回”形鼓楼源于独柱鼓楼,鼓楼中柱与边柱围合的几何图形相同(图2)。随着“中心柱型”鼓楼的逐渐增多,鼓楼的平面也由早期的各种形状(横长方形、纵长矩形、正多边形)趋于正多边形的“回”形平面布置方式转变。
四、审美:“中心柱型”鼓楼作为侗族地区主流鼓楼形式的确立
1.象征意义
联系前述鼓楼与原始崇拜、生殖崇拜的产物——寨心柱的关系,中心柱作为整个结构关键的独柱鼓楼,可视为经由树木崇拜至竖于寨中有象征意义的寨心柱进而发展成为实体建筑。这种由侗族先民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原始崇拜意识深深的凝固在了“中心柱型”的鼓楼建筑上。“中心柱型”鼓楼内在的象征意义,越来越超出实用的功利目的。
2.民族审美思维定式
在以往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畅通的条件下,鼓楼的建造是有从众心理。侗族“中心柱型”鼓楼在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存在发展的目的应用了侗族的某些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传播在大众心理上强化了其作为侗族代表的意识。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思维定式,认为侗族的鼓楼应该是这样的“中心柱型”样式。鼓楼的建造所采用的样式是侗民们自主选择的结果,表达了这种审美心理的变化。
五、总结
“中心柱型”鼓楼作为侗族文化的代表,是由原始崇拜的“中心柱”演化而来,在社会功能需求不断增加及建筑构造技术逐步提升的影响下,其形制也在逐步的发展完善。加之大众心理对于鼓楼已经形成了倾向“中心柱型”的审美习惯,因此在侗族聚居区内“中心柱型”鼓楼已渐渐成为鼓楼的主流类型。
【刘敏 陈出云,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