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

2013-04-29刘彩幻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刘彩幻

摘 要:作为舆论监督节目,是党和人民祸福之源,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既不能一叶障目,也不能近视弱视。要善于从某个新闻事件中努力挖掘大主题,大趋势,善于因小见大,从小事件折射大主题。

关键词:和谐理念; 舆论监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71-001

新闻舆论环境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节目作为新闻媒体的品牌栏目之一,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想和谐、为和谐、保和谐、促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拟从以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的必要性、如何把和谐理念融入舆论监督节目、以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对如何以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做一浅述。

一、以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的必要性

1.准确把握形势,认真履行职责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刻和攻坚阶段,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努力寻找解决途径。舆论监督节目作为新闻媒体的品牌栏目之一,应准确把握形势,履行职责,同各级党和政府齐心协力,与人民群众群策群力,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充分反映民意,协调各方关系的需要。新闻媒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见、愿望和想法的最直接渠道和最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应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抱着深厚的百姓情怀,深入社会底层,倾听百姓呼声,及时准确把群众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反映到有关部门和领导,促使问题又快又好地解决。

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社会监督的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宣传工作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生动和谐的主流舆论。

二、如何把和谐理念融入舆论监督节目

1.端正态度。提到舆论监督节目,人们往往把它与批评报道、曝光联系起来。然而,近年来,部分媒体在实施舆论监督中出现了失度、失衡、失范的情况,有时甚至不但没有达到化解矛盾,维护安定的作用,反而激化了矛盾。这是完全背离舆论监督宗旨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为党和政府的大局服务的,正确的舆论监督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目标相一致。舆论监督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推进相关部门作风转变,推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把促进和谐作为舆论监督节目的基本动机,即便是暴露社会阴暗面、揭露假丑恶的新闻舆论节目也要反复衡量、慎重其事、权衡利弊。

2.选准角度。舆论监督节目的角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报道技巧问题,角度选得好,对于被监督者是一种教育和促进,对于群众是一种安抚和疏导,对于社会矛盾是一种化解。反之,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有损和谐环境的建设。

近年来,内乡电视台与内乡县政府的县长热线12345联办了一档带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栏目“县长热线”。由县长热线提供新闻舆论监督题材,热线与新闻媒体联动。应该说,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县长热线反映出的问题往往是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又大多是解决有难度或久拖不决的问题。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可以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换位思考,及时对节目角度进行了调整,把以批评为主变为解释性报道,牵线搭桥、出谋划策,把反面报道转向解决问题的过程报道,这样看似削弱了舆论监督,其实既对相关部门形成了舆论压力,又没有造成过大负面效应,并且很好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3.把握力度。任何事物都有个度的问题。古人云:过犹不及。舆论监督也有个度的问题。因为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单位来说,都有一个承受力的问题。超过一定的度,就会使事物走向人们所希望的反面。这个度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有地区、部门的平衡问题,还有主客观因素的平衡问题,无论过多强调哪一种因素都会使舆论监督失衡。度的问题还有一个公开度的问题。

4.挖掘深度。舆论监督容易产生的一个毛病是缺乏深度,就事论事。不少新闻评论节目缺乏评论,往往是述而不评,或评不到位,这从表面看是形式问题,从实质看却是缺乏理性思考,缺乏深度的问题。这就要对舆论监督进行深度挖掘,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真正让舆论监督起到“预警器”和“减压阀”的作用。

①典型性监督。检测民众生活和发展环境的典型报道往往成为街谈巷议的社会热点事件和问题。这就要我们抓住具有反映民意,关系民生的典型事件,做好典型监督,通过典型事例引起决策层关注,把问题迅速解决,从而达到快速化解矛盾,增进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感情,构建人文社会、和谐社会的目的。

②制度性监督。内乡电视台在开展舆论监督报道中,少有“爆破”式的批评和揭露,更不搞“解气”式的情绪宣泄,而是明确监督意识,争取由对“一个”的监督发展为对“一类”的关注,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大局的高度分析社会难点,热点问题,从制度层面的缺位查找问题的根源。这种监督达到的效果常常使一篇报道促成一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③合作式监督。舆论监督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执法部门的大力支持。如近几年,内乡电视台开展为农民工讨薪行动,台上与县劳动、公安、建设、总工会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为农民工讨回数以千计的欠薪,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欢迎。

三、以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理思路,析问题,解矛盾。一篇报道,一定要从对全社会有启迪、有教育的高度去选材、去拍摄。而不是简单就事论事,或是从局部利益出发去思考问题。要高瞻远瞩,眼界放开,思路开阔,把一个新闻事件放在社会大背景里,从整个社会发展大局来衡量一个新闻事件的新闻意义。这样报道的新闻,不仅有一定深度和广度,更能体现舆论导向的重要性。

二是要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用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的关键。一件事物、一对矛盾,解决的方法往往多种多样,在选取报道方法、理顺报道思路、确定报道进程时就要站在有利于社会和谐的高度去解题。

三是要从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去分析阐释新闻事件所蕴含的意义。这是用和谐理念办好舆论监督节目的最终归宿。新闻事件解读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角度会诠释出不同的结论。作为舆论监督节目,是党和人民祸福之源,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既不能一叶障目,也不能近视弱视。要善于从某个新闻事件中努力挖掘大主题,大趋势,善于因小见大,从小事件折射大主题。这样舆论监督节目的意义就远不会局限于为报道而报道,为监督而监督了。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