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的原因与预防
2013-04-29垢磊
垢磊
摘 要:本文阐述了踝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对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以达到加强预防,降低损伤的几率和伤病程度,也为体育教学和日常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踝关节; 损伤;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65-002
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损伤,而踝关节损伤在运动损伤中是很常见的。对于踝关节损伤,大多数人通过治疗可以康复,但仍然有约2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有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踝关节损伤,大多数是Ⅰ度损伤,比例为59%[1]。很多踝关节的Ⅱ度、Ⅲ度的损伤都是由旧伤复发引起的,所以在发生踝关节的损伤时,及时的治疗必须要受到重视。而对于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大部分患者不能直观的准确的进行总结[2]。
一、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特点
1.踝关节的构成
踝关节即距骨小腿关节,又名距上关节。该关节由胫骨下端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一个叉状关节窝,再加上距骨滑车关节头,在关节囊的包裹下形成。矢状面上绕此关节额状轴,足可以做屈伸运动,足向下为屈或称为跖屈,足向上为伸或称为背伸。关节囊前后面较薄而且松弛,有利于屈伸运动,两侧有韧带加固相对厚而紧。由于距骨滑车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足处于跖屈位,窄的部分进入关节窝,因此,足还可以做出侧方运动,即内收外展。
踝关节两侧韧带为:内侧的三角韧带,起于内踝,止于距骨、舟骨和跟骨。外侧韧带有前中后三条,前为距腓前韧带,中为跟腓韧带,后为踞腓后韧带。这三条韧带都起于外踝,分别向前、下、后止于距骨和跟骨[3]。在踝关节韧带损伤中,外侧韧带损伤占大多数,尤其是距腓前韧带损伤。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要承受极大的重力,由于生理解剖特点,踝关节的内翻角度大于外翻角度,因而外侧韧带损伤占多数。
2.踝关节结构特点
①外踝要长于内踝约1cm,因而踝关节的外翻活动受到了限制。
②位于内侧的三角韧带和外侧的距腓前韧带、踞腓后韧带以及跟腓韧带相比要更加质密粗壮一些,所以踝关节的内翻运动要比外翻运动容易一些。
③踝关节的距骨滑车关节的关节面前宽后窄,当踝关节处于背屈位时,宽的部分进入关节窝,关节结合充盈,此时关节稳定性好。而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窄的部分进入关节窝,关节窝内不够充盈,存有一定空隙,所以足此时还能做侧方运动,也就是所谓的外翻和内翻,且外翻角度小于内翻,此时的踝关节稳定性较差。
④踝关节的背屈幅度要小于跖屈,足部的伸肌力量小于屈肌,外翻肌力小于内翻肌力。
二、踝关节负重分布
在步行过程中,踝关节受到的作用力要超出或等于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受力。由于踝关节的负重表面积相对较大,所以在关节面上受到的压强小于膝关节和髋关节。踝关节的位置与其韧带的完整性决定了距骨上的负重分布。运动过程身体负重时,距骨顶传递了极大部分的重量[4],余下的小部分由内外侧的距骨面传递。踝关节在负重的时候趋于内翻,所以内侧的距骨面受力更多一些。反之,踝关节在外翻时外侧距骨面受力增多。当踝关节由内翻转向外翻时,负重区域的重点由内向外,由后向前移动。踝背屈位时,距骨的接触面积最大,总压强最小,另外,韧带力量的强弱也影响距骨负重的分布,比如在尸体踝关节模型上切断浅三角韧带的胫跟束,可以导致减少43%胫骨接触面积,质心向外移动4mm,增加30%的最大压力。
三、踝关节动力学
在踝关节的动力学研究领域里,要求研究人员测定正常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Stauffer等人利用测力台,同时用高速摄像、放射影像、自由物体计算法来测量踝关节的压力和剪切力。在人体正常步行时,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收缩提供踝关节的主要压力。在支撑相早期胫骨前肌产生较轻的压力小于20%体重,支撑相后期小腿后部肌群产生5倍于体重的压力。剪切力最大值的产生是在足跟离地过程中,大小在0.8倍体重。Proctor和Paul也测量了人体步行过程中的踝压力,发现最大压力约为4倍体重,但他们发现胫骨前肌收缩产生的压力与体重基本相等[5]。
人体在行走过程中踝关节受到的压力根据步频的变化而改变。步频快的时候,最大压力可以达到三倍到五倍体重,而且出现两次,分别在支撑相的早期和末期。步频慢的时候,只出现一次大约五倍体重的最大压力,出现在支撑相末期[5],跑步的时候踝关节局部压力甚至达到13倍体重。
四、踝关节损伤等级划分
踝关节韧带的损伤分为三个等级:Ⅰ度、Ⅱ度、Ⅲ度,这三个等级有各自的划分标准,Ⅰ度损伤较轻:韧带松弛,无撕裂或不明显,无压痛、肿胀,踝关节基本保持正常功能。Ⅱ度损伤为中度损伤:韧带出现部分撕裂,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症状,踝关节部分功能丧失。Ⅲ度损伤属重度损伤:整个韧带撕裂,伴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出现踝关节不稳症状,踝关节的股型结构损伤也有明确的诊断,一般的X光片可发现骨折。CT或MRI技术都可以发现压缩骨折、骨性结构损伤水肿、软骨损伤等病症。对踝关节损伤一定要进行及时治疗,否则会导致韧带松弛,关节不稳定,导致足部关节面反复摩擦撞击,引发软骨损伤,骨赘增生,最后可能会发展为骨性关节炎。踝关节损伤需要及早就诊,治疗在早期就要重视起来。
五、踝关节损伤原因
1.准备活动
由于思想认识方面的不足和较差的身体素质导致对大强度或高难度的动作有避让情绪,另外对准备活动不够重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准备都不够充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不能被充分动员起来,所以不能协助运动系统发挥功能,因而造成踝关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足部受到外力作用的同时,肌肉强烈的收缩,例如篮球、跳远、跳高等等,也可能会造成踝关节的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或关节脱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骨裂或骨折。
2.技术动作错误
错误的技术动作也是造成踝关节损伤的一大原因[6]。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若运动者不熟悉动作,做出不规范的动作,或者由于机体疲劳导致做出的动作变形,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踝关节受力不均,局部受力过大,从而导致踝关节损伤。
3.客观因素
在训练期制定的训练计划不科学,场地不安全、运动器材的不健全,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进行不系统不科学的训练等造成损伤。这种情况多见于足球、跳高和篮球等运动。另外,由于运动中的突发事件,身体重心不稳,起跳落地不稳,足部倾斜。或者踩在不平的地面上,例如打篮球起跳落地踩在了别人的脚上[7],使足处于内翻位,使踝关节的外侧距腓前韧带受到损伤。
六、预防措施
1.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看似简单但是非常重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各系统协调互助,使机体从安静状态转变到运动状态,克服了生理惰性,为正式运动提供了基础。
2.学习准确的技术动作
熟练掌握要进行的运动的技术动作要领,做动作要规范,在运动过程中灵活运用。
3.选择健全的器材和安全的场地
场地要平整,确保地面无杂物。所有的运动器材都要符合标准,规范实用方法,质量要有保证。运动的环境要避免寒冷潮湿,光线要充足。
4.运动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道德意识
很多体育项目需要进行身体对抗,例如足球、篮球、橄榄球等等。有的运动员为了取得胜利,用身体冲撞或者拉扯他人身体,导致对方身体重心失稳,落地是造成踝关节外侧韧带的损伤,这种现象经常出现,要减少这样的现象就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道德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对抗,遵守比赛规则,起跳时要注意地面有无杂物,落地时注意避开他人足部,避免损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102135
参考文献:
[1]温喜壮.浅谈大学生新生运动损伤及预防[J]辽宁体育科技,1996,6(3)
[2]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9,516-517
[3]胡声宇,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