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阅读
2013-04-29孙国梁
孙国梁
摘 要: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成效较低,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死循环。通过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入阅读教学中,形成生活化阅读,促使教师的教法生活化,学生的学法生活化,探索一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之路。真正搭建起阅读与生活的桥梁,使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理论相融合,从生活走向阅读,从阅读走向生活,实现教书育人两不误的旨向。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07-002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其中的最后一句“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道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语文作为一门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学与生活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源自生活;另一方面,语文服务于生活。
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作为一门主要的文化基础课程,是中职生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对中职生来说,不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的读、写、听、说四项能力中,阅读能力则是判定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阅读教学一直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阅读教学的生活化,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教法的生活化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特级教师余蕾也曾总结过:面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只好退一步,反复揣摩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打开课内向课外的训练渠道,对语文教学空间、时间、内容和语文学习的主体进行重新认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沟通课堂内外,在生活中体验阅读,在阅读中体验生活,实现阅读与生活的双丰收。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中职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除了应用文之外,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生活或真实或艺术的反映和思索。因此,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都会下意识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认识,甚至会把文本中的人、事、物等与生活记忆中的人、事、物进行“对号入座”。这种现象就是学生用自我的生活经验去体会文章、解读文章。如果文本中出现的事物与其生活关联性较大,那么他们有可能出现深度阅读,反之,关联性较小或没有关联性,学生就会浅度阅读甚至终止阅读。
例如《明湖居听书》引人入胜的描绘出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因其描摹生动而历来被人称道。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其精妙,“说书”似乎从来就没有进入过他们的生活,不可能借助生活的经验去理解,只是被动去阅读,去接受教师的分析。而谈到《致橡树》中“凌霄花”所代表的“完全依附性的爱情观”时,学生却能够结合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事例来举例分析,并且可以依据结合时代观念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对于这种情况,现代心理学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外部输入的信息如果没有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并被同化,这种学习是毫无意义的。
语文阅读材料包罗万象,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个大致的了解,那么阅读效果可以预测,等而下之。与此同时,学生也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和爱好,在家庭中,有家长的影响,在学校中,有同伴的影响,在社会中,有大众的影响,耳闻目睹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所以,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或许会对文章产生新的理解甚至“叛逆”的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认可,容许和鼓励,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的被动地、没有原则地顺应,“叛逆”不是“忤逆”,前者往往有创造性,后者则违反常规,对后者教师应加以疏导,提高思想认识,粗暴干涉不能解决思想问题,反而走向僵局。
2.用生活沟通课堂内外
陶行知曾说的“打破学校与社会的围墙”,这是种比喻的说法,是说让学生深入社会,参与实践,获得知识和感受,掌握生活知识、熟悉生活习惯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用生活当作桥梁,把课堂内外联系起来。
阅读的文本作品,常常带有“弦外之音”,供读者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补充,去想象。比如《项链》中的主人公马蒂尔德一心想过豪华舒适的生活,为此却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这篇文章虽然是小说,但是对学生的触动很大,极具现实教育意义。学生中很多人追求享受,你有IPAD,我就要有IPHONE4S,不管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起或是用得到,都一律和家长要求,相互攀比。特别是对今后的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总是认为自己可以找到一个“工作好一点,压力小一点,收入高一点”的工作。通过文章的学习,不论是真的还是形式上的认识,大部分学生都对这种享乐主义和虚荣风尚给予了批判,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了反思。
阅读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加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使课文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教学就越有效。所以下功夫研究研究教材,运用恰当的方法,使阅读教学内容贴近鲜活的生活,是明智之举。
3.在生活教育中提升生命意识
阅读生活化教学,不是简单的为生活而生活,而是以生活为基点,以提高人的生命意识为目标。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宗旨是建设“合理的人生”、“理想的社会”、“全面发展的人”。“这种教育理念凸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把教育工具理性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仅是为了衣食无忧、物质丰富,其更高目标是健康人生。由此,提升生命意识是生活教育的必须。
文章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生活的历程,传递着生命的感悟。阅读是一种生活的认识与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理解与感悟。生活化阅读教学是生活与生活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对话中生活交叉、精神碰撞、意识相成,加强学生生活内涵和生命哲学的思考。
二、学法的生活化
生活教育的本质,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是教育的原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可见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真空地存在,教育必须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才是真教育。
1.贴近生活,自主感悟
语文课文或记录过去的历史和生活,或反映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虽然有的是对将来的幻想和规划,但是写作的时间无一例外的都是“过去”。然而让学生去阅读,去体会,他们却无法从眼前穿越到过去,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作品的想象空间,进而限制了学生的感悟,这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贴近真实的生活。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阅读教学时可以选择与阅读文本相对应的影像资料供学生观看,这样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去理解文本,加深认识。首先让学生接触作品,形成个人的特有的主观印象,然后再观看影片,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感悟,达到贴近生活的功用而不是哗众取宠。这样阅读会变得轻松而有趣、深刻而且有思考。当然,截取的影像资料不能过多过长,否则会造成学生想象空间的萎缩,毕竟影视作品也渗透着他人的主观感受。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习惯于老师按部就班的分析“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学生对此却常常不予重视。阅读教学的良好期望在冷淡的心田里是难以生根发芽的,因此,只有贴近生活,发生思想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焕发生机,与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学说相契合。
2.模拟情境,自主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能有对知识的真正兴趣。
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根据文本设计可供学生参与的情境剧,课本剧。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可以有两种途经去实施:一是在现实生活中做,一是在模拟情境中做。
阅读教学,不应仅仅以教词法、句法、章法为根本目的,这样会使文章显得干瘪,而应该从丰富的语言现象和生活现象出发,让学生能够读懂生活,读懂感情,读懂人物和思想。当学生去解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实际上,他们不会只停留在字面上,而是会带着个人生活的阅历,融入到作者所营造的一种社会文化氛围之中,通过与作者思想的碰撞产生精神上的交融,获得一种模拟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的把握作品的情感的逻辑,性格的逻辑,生活的逻辑。
情境的模拟可以唤起学生生活的体验。在阅读之前,学生的经验和情感早已准备就绪,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种情境,唤起他们脑海中的经验和情感,与此同时和课文中生活潜因相碰撞、与作者相交流,当这两种因素相统一、相吻合时,主客体之间便呈现出一种交融的状态,从而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顺利地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
3.参与实践,自主创造
陶行知说:“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发生理论,还是为的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陶行知强调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认识规律,指出“学习”也就是实践。实践中的“做”表现为三种重要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今天的中职学生表现欲旺强,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展开。通过学生探索发现、交流合作、自主发展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和提高创造意识。但是,要开展生活化的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必须首先做好教学过程的组织工作。活动前,明确实践的目的、意义以及组织安排,在活动中有序展开和必要的指导,活动后要有思考或实际的行动,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继渊.为师之道不可不察——苏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教师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9)
[2]王建平,杨秀平.教育的原点:生活—— 一种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解读[J]宁夏社会科学,2010,(5)
[3]张铭钟.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高尚品质[J]兰台世界,2010,(11)
[4]黄云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社区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5]徐晓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指导[D]江西师范大学,2009
[6]李剑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生活化语文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