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2013-04-29梅艳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惩罚挫折

梅艳杰

摘 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幼儿具有较明显的攻击性行为。要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首先要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并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讲道理并适当惩罚;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环境资源的改善。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挫折; 惩罚; 宣泄; 环境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94-001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在幼儿园中,我们时常能耳闻目睹一些幼儿实施的攻击性行为。例如,幼儿为了得到玩具而把别的孩子推倒,抓其他孩子的脸。我们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攻击性行为,可要为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因为既要考虑到研究的客观性(即容易观察和测量),同时又要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攻击性行为的判断。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定义,我认为巴龙(Baron)和里查森(Richardson)对攻击性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是比较全面的,他们认为:“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二、矫正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策略

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各种措施,进行系统的矫正。

1.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并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

20世纪3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的多拉德(J·Dollard)等人曾提出过一种关于攻击行为的理论,称为“挫折—攻击假说”。他认为,攻击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挫折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1.1减少幼儿生活中的挫折。在生活中成人要强调合作而不是竞争;为幼儿创造一个不存在潜在冲突的环境;尽量简化规范,向他们解释规范制定的原则;事先告诉幼儿生活惯例中将要发生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来调整幼儿对自身的期望;这样幼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功,从而减少挫折减少攻击性行为,即教给幼儿有效的减少冲突的策略。

1.2提高幼儿挫折容忍力。挫折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是很难避免的,面对同一种挫折,每个幼儿的主观感受又未必相同,形成这种个别差异的原因,主要与个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关。要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挫折容忍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创设一些情境,让幼儿尝一尝失败的滋味,以锻炼幼儿的心理承受力。

2.讲道理并适当惩罚

2.1讲道理。要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首先要解决幼儿的认识问题,家长要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之后及时的讲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例如,孩子摔了一跤,大人就说:“xx真坏,让我们宝宝摔跤了。”这么下去,幼儿就会养成一种习惯,什么都是别人不对。家长要适时讲道理让幼儿认识到凡事不都是别人不对,自己也有错的时候,要明确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当身体或语言攻击发生时,成人必须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幼儿认清并采取合适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从而在幼儿心中确立起攻击性行为是不允许的观念。

2.2适当惩罚。惩罚是在发生攻击性行为之后施予令人厌恶的刺激,是控制攻击性行为的最常见的手段。惩罚还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注意惩罚要适度,过轻的惩罚起不到惩戒的作用,而过重的惩罚会适得其反,反而起到攻击示范的作用,并可能使公开的攻击性行为变成隐蔽的攻击性行为;二是注意攻击者的个性,对于抑郁质的人不能责之过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是注意惩罚不能代替循循善诱的其他教育方法,不能滥用惩罚。

3.释放能量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

我认为攻击就是幼儿“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把能量疏导到其他替代攻击行为上来防止攻击性行为。比如:幼儿在玩橡皮泥游戏时,拼命的按压、捏打橡皮泥;在撕纸游戏时,使劲用力的把纸撕碎;对思维活跃的幼儿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通过各种方法寻找答案;对喜欢运动的幼儿可以组织他们赛跑、踢足球等;对喜欢表现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朗读、唱歌等。通过这种游戏有利于幼儿把平常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维持心理平衡取代攻击性行为。

4.环境资源的改善

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多与周围的环境有关,比如攻击当时的环境、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4.1树立榜样,呈现非攻击性环境。幼儿是最善于模仿的“精灵”,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多是通过模仿成人,而成人没有及时制止造成的。我们可以在活动中利用故事、角色表演、游戏等形式给幼儿提供一些正、反面素材,引导幼儿分析和思考什么行为是非攻击性的,什么行为是攻击性的,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可以让他暂停游戏,然后和他说明暂停游戏的原因,矫正他的攻击性行为。

4.2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其实幼儿会采用攻击的方式与别人相处,是自我表现的需要,作为家长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才能有效的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家长要好好引导幼儿,积极关注、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给幼儿分析使用暴力的坏处,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强化所希望的行为,消退不良行为;家长应多与幼儿沟通加强情感交流,运用富有亲和力的教育;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认识,营造一个尊重、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地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平台。

4.3优化社会环境。幼儿作为社会公民,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熏陶幼儿的性格,因此我们都有义务为幼儿优化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要随时随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和举止,给我们的“花朵”树立懂礼貌、讲文明的榜样。选择有教育意义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收看,比如“大风车”“动画城”等。

三、结论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要具有不怕困难、开拓进取、思维创新的精神,具有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还要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素质。总之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幼儿一颗善良的童心,发现问题及早矫治,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丁祖荫.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张文新.3~4岁儿童攻击行为发展的追踪研究,心理科学,2003年第一期

[5]马开剑.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科学认识与综合矫正,哲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五期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惩罚挫折
神的惩罚
挫折使我更坚强
Jokes笑话
惩罚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