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味快乐 体验成功

2013-04-29刘淑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成功感圈圈器械

刘淑佳

摘 要:本文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三个环节入手,以课例研讨、案例分析、梳理归纳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梳理运动中有效的语言体系、指导策略以及环境创设的原则,最终使幼儿获得成功感的体验。

关键字:体锻; 成功感; 语言; 策略; 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88-002

成功感,又称成功体验,是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感。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体锻活动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在幼儿成功感的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积极的语言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基础

在体锻中我们力求用积极的语言去影响幼儿,改变幼儿胆怯的心理,最终获得成功感。

1.鼓动性语言:是指教师给出行动建议,通过肯定、表扬、赞赏、鼓动等方式激发、鼓励幼儿不断进取,建立自信的特性。

案例:小蚂蚁运粮。早上,我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活动的项目是“小蚂蚁运粮”。这时,第三组正好轮到昊昊运粮,只见他背上背着小蚂蚁的粮食,小心翼翼地往前爬着。当昊昊爬到路中间的“小山坡”下时,抬头望了望却开始犹豫了,后面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催他,我连忙鼓励他:“昊昊,不要害怕,就差一点点你就可以帮小蚂蚁运到粮食了,就胜利啦!往前看,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的。”他听后,立刻鼓起了勇气,继续朝“小山坡”上爬去,不但要比刚才更加小心,也比刚才更沉着了,动作也麻利了些,很轻松就翻过了山坡。他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分析:鼓励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缓解幼儿心理的紧张情绪。

2.引导性语言:是指教师或幼儿通过自身的语言引导,激发幼儿向他人模仿的过程。

案例:和皮球做游戏。豆豆和小雨两个人手拉手拿着一个球玩起来,琦琦和媛媛一组,甜甜和良良一组在玩对传球;心语一个人追着球跑来跑去;只有新新站在装球的筐旁边,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其他人。于是,我走过去跟新新说:新新,你也拿一个球啊,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很好玩的。在我的引导下,新新怯怯地拿了一个球,抱在手上。她站了一会儿,然后将球往地上一丢,又赶紧伸出手去拍,但是没有碰到。我赶紧说:呀,新新在拍球呢!本领好大啊!而且,和他们玩得不一样噢!……

分析:在体锻中老师会给予幼儿示范性的提示,变化幼儿定式的思维,拓展幼儿思路。

3.评价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观察的行为做出事实判断或定性鼓励。

案例:圈圈真好玩。晨间体锻的时间到了,我带着孩子们来到场地上,拿着圈圈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又要和圈圈做好朋友,和圈圈一起玩了。可以怎么玩呢?”

豆豆说:“可以转。”

我追问道:“怎么转?你来转一下好吗?”

于是豆豆就把圈圈往身上一套,然后开始扭动腰部转起来。但是圈圈太轻了,不太容易转起来。

我鼓励道:“让圈圈变成呼啦圈,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分析:当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教师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指向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帮助幼儿认清事物的过程。

案例:运水果。这天的挑战活动我们安排了“运水果”的主题活动。教师事先设置了一系列的障碍,孩子们看到这个场景个个异常兴奋,跃跃欲试。在这种情况下,我先和幼儿讨论了今天的主要器械,“看看,前面都有些什么”。

分析:有些时候教师会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幼儿从没有接触过,兴趣很高但却不知道怎么用,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因此教师可以事先有目标的让幼儿观察,稳定幼儿情绪,确定方向后再开展活动。

5.介入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介入,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情节,产生后续活动的兴趣。

案例:我也要摘果子。在开展“小刺猬摘果子”的游戏中,戴着刺猬头饰的乐乐怎么跳也摘不到挂在绳子上的果子,于是嘟着嘴巴跑开了,我看见了问他:“乐乐,你怎么不玩啦?”他指了指高高在上的果子。我首先安抚了孩子的情绪:“没关系,刺猬妈妈陪你一块去摘果子,好吗?”听到“妈妈”这么说,“小刺猬”一下子就不哭了,拉着“刺猬妈妈”一块儿来到了“果子”的下面……

分析:在体锻活动中幼儿常常出现害怕、退缩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以角色的身份积极投身其中,参与幼儿的活动。

6.规则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建立活动规则的过程。

案例:跳跃的小青蛙。在游戏小蝌蚪在长大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池塘的环境,提供了荷叶、石头等物体。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提示说:小青蛙先过小桥,再跳过小石头,最后跳到了荷叶上。

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规则性的语言让幼儿了解活动的规则,掌握小青蛙的路线,为活动建立良好的规则。

7.提示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动作的要领的过程。

案例:投一投。在一次双手向前投掷练习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清晰地掌握投掷的基本技能,我运用了提示性的语言:两个小手牢牢地抓住小沙包,小沙包要去旅行了,他从胸前绕绕绕一直绕到我们的头顶上,停下来,沙包休息一下,好了沙包要到远方去旅行了,用力往前扔,飞喽!……

分析: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则通过形象的提示语言吸引幼儿兴趣,让幼儿开心学习的同时也简单习得了投掷技能。

8.追问性语言: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的追问拓展幼儿思维的过程。

追问性的语言能让幼儿的思维得以再次拓展或者对新授的内容得以再次巩固。上述案例中教师的一句追问就是让幼儿对新的技能进行再次的练习和巩固,在技能熟练的同时体验青蛙跳的快乐。

二、有效的指导策略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支撑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们梳理出以下的指导策略:

1.语言激励策略:主要指教师运用言语、动作、神态、情感等诸因素调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肢体语言策略:肢体动作是一种暗示作用。例如在激发兴趣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和幼儿做做热身运动,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3.示范榜样策略:如在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或者同伴的示范帮助掌握动作的要领,支持后续的活动。

4.个别指导策略:在体锻活动中孩子的动作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也要对个别幼儿进行个别的指导,帮助其建立自信,走向成功。

5.媒体支持策略:是指教师在活动中利用音乐等不同设备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幼儿获得成功感的辅助策略。

三、良好的环境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后盾

在体锻活动中必要的环境创设和适宜的器械提供都是幼儿获得成功感的坚固后盾。通过摸索,我们总结出在环境创设中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

1.体锻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积极宽松的环境。宽松愉悦的环境首先会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

2.体锻活动中教师要创设趣味性的游戏环境。趣味性的游戏环境可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体锻活动中教师要提供适宜的体育器械。器械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年龄段所运动的器械是不同的,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身体发展阶段以及后续发展目标,这样教师在选择器械的时候就会有方向,而不至于盲目而定。在体锻活动中我们首先要保证器械的安全性,教师在活动前要先检查每一样器械并亲临体验,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安全,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成功感圈圈器械
圈圈变变变
高职药学类专业新生学习成功感研究*
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感赋
推理:多彩的圈圈
自信心和成功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根本
象鼻套圈圈
椅子,画个圈圈转晕你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自制户外体育器械一览表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