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心所欲倾诉 笔底生花成文

2013-04-29李爱华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真情

李爱华

摘 要:对于写作,许多中学生望而却步,不知所措。经常写随笔可以改变这种现状。随笔让作文不再可怕,随笔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搭起了师生沟通的平台,疏通了学生真情的河流。

关键词:随笔; 随心所欲; 真情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44-002

对于写作,许多中学生望而却步,不知所措。经常抒写随笔可以改变这种现状。柯灵先生在《当代中国随笔丛书·序言》中曾指出,随笔的特点是“名山大川,清风明月,花鸟虫鱼……信笔所致,如悠悠浮云。”柯灵先生的话,道出了随笔的真谛——随心所欲的倾诉。事实证明,随心所欲的倾诉,确可以让许多学生笔底生花而自然成文。

一、随笔让作文不再可怕

害怕作文、逃避作文、应付作文的现象在许多中学屡见不鲜。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怕作文的心态,笔者认为写随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随笔,充分体现了“随”的特点: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提起笔来心情愉悦地把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倾诉出来,就是自己与众不同的“原创作品”。

又到了作文课,站在讲台上环顾四周,能直视老师的,没几个学生。“我们今天不写作文了。”我认真的说。学生们狐疑的看看我。我接着说,“想一想你们昨天都做了什么事,相互说说,可以相互提醒提醒。”话音一落,下面开始叽叽喳喳,不一会儿,就热烈了起来。他们一个个都眉飞色舞时,我说:“限时20分钟,随心所欲写下来你们刚才交流的内容,越细致越好,比一比谁写的字多。开始!”

没有犹豫,没有等待,只有刷刷的写字声。就连平时最懒的一个,也埋头写起来。20分钟过去了,“停,时间到。数数你写了多少字?”“200字以上的举手。”几乎所有的入手都举起来了;“400字以上的举手。”“700字以上的举手。”居然有两个人!一张张脸上没有了无奈,取而代之的是一丝丝喜悦。“下面把你的稿子润色润色,拟个题目后,抄在作文本上交上来。”

那一次的随笔改作文,鲜活、生动,朴素中闪烁着真情。

从那以后,我们每周一三五的小自习课上,都抽出20分钟,让学生不加思索的、随心所欲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记下字数,奖勤励优。学生怕写作文的思想渐渐消除了。

二、随笔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罗丹说:“对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中,为了表现母爱,仍然是“雨中送伞”、“深夜看病”;为了表现助人为乐,“扶老奶奶过马路”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拿着望远镜看身边许多小事的原因吧?随心所欲的随笔,犹如送给同学们的一个放大镜,带上这样放大了的眼睛看生活,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成了同学们随笔中的主角。如一个同学写道:

墙角的菊花

回到家里来,我一眼就看到了墙角那边的一丛菊花。

我赶紧去看,走到那儿,我便被眼前的菊花迷住了:那一丛丛野菊花盛开着,金色的花瓣,橘色的花瓣,开的密密麻麻。一种是金色的很灿烂,一种花蕊是黄色的,五个花瓣却是橘红色的,极艳丽,极旺盛。我真想摘几朵花,他们实在太美了。我已经很久没见到盛开的花朵了。细碎的墨绿色的叶子铺满一地,再有这艳丽的花朵点缀,谁见了能不动心?

……

虽然秋天有些冷,不适合花儿生长,但是这一朵又一朵的菊花,却毫不犹豫的盛开了,为我家增添了美丽,更带给我们生机勃勃的感觉。

秋天墙角的几朵菊花,在这个学生的眼里,是那样摇曳多姿,是那样生机勃勃。朴素的话语,写出了秋菊的灿烂顽强,流露了自己的快乐心境。谁能说这不是勤写随笔的功劳呢?

三、随笔能搭起师生沟通的平台

生活的快节奏,学习的强压力,使师生关系也是剑拔弩张。一篇篇随笔,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听到了他们的呼唤,理解了他们的痛苦,感受到了他们的压力。于是,几句鼓励的悄悄话,两行理智的提醒词,都能给迷茫、冲动的孩子们一点清醒和力量,能架起师生沟通的平台。一个同学曾写过这样一篇随笔:

我真的要说那么一声拒绝吗

下午第三节课,是数学课。数学老师天南海北地给我们讲完知识后,让我们拿出试卷,对答案。可我这儿翻翻,那儿找找,都没找到。我明明记得我写完了的。

这是,王艳从后面给我传来一张试卷,我回头接数学试卷时,看到了陈慧,她正对我示意,好像在表示对没有及时还我试卷的歉意,但这看似如花的笑容,却又勾起了我对她的复杂情绪。

因为我和陈慧是好朋友,我的成绩又好一点,她过去常问我问题,也常借我试卷看,这我并不犹豫,因为至少她还在自己学,自己做。

但这一段时间,她不断的向我借老师布置的试卷,午自习的时候,我这边写完数学作业,刚放下,她竟然就随便下位借我的作业,我知道她的想法,她不是借鉴,是抄。

后来这样越来越频繁,她的抄袭让我反感又矛盾,我真的要有助于她的堕落吗?真的吗?可她的笑容又让我不好意思拒绝。

……

我真的还要继续放纵她吗?我真的要那么地说一声拒绝吗?那时我和她是否又会出现矛盾?还能和以前一样走下去吗?

唉,矛盾!

读完这篇随笔后,我被她的细心和正直所感动,为那些目光短浅的懒惰者痛心。于是,我给她批写到:坚持正义,坚持坚强,有时真的不容易;然而正是这样,坚持才更难能可贵!

一周后,我发现她回复道:谢谢您,老师,我这几天都没有那种茫然的感觉了,相信我,我会带着希望飞得更高!

几页薄纸,一本随笔,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看不见的一缕缕春风,吹走了学生心头的阴霾;感受到的一丝丝细雨,滋润着学生迷茫的心田。

四、随笔疏通了学生真情的河流

翻开作文本,拼凑的情节,虚假的故事,随处可见;文章里的感情,就像花生的外壳,一剥就掉。真情,早已像咸鱼身上的水分,无影无踪。然而,轻松随意的随笔,像久旱后的甘霖,无声地滋润着学生荒芜的心田,使真情的幼苗,欢快的成长。一个学生在随笔中这样坦露心迹:

你在我心中

鱼说:“你感觉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

——题记

我很高兴的是,今天爸爸来学校了。

上完课,我和班主任请过假,和弟弟一起,让爸爸带我们一起换眼镜片。

路上,爸爸说今天中午家里的猪卖了,情况不大好,今年的价格相当便宜,忙活了一年,只赚了几千块钱。现在地里的庄稼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每年还要为我和弟弟拿高额学费,爸爸妈妈要多辛苦啊!

……

而现在呢?我发现爸爸竞瘦了一大圈,此刻望着爸爸的侧影,又想起自己那让人脸红的成绩,不由得眼角湿湿的……

我们是一家人,即使身处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想法,做着不同的事,我也会在心里默默地说:爸爸你在我心中!

我很伤心的是,成绩出来了,我果然又退步了。

傍晚,大家都去吃饭的时候,我在教室里解决数学题。不多会儿,班主任进来了,坐在我前排的空座上,与我说了好多。

……

“还有最后的冲刺,你这一段时间要多下点功夫,多练习,晚上晚走会儿,期末考试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我再次认真的点点头,心中是郑重的。

我们是师生,虽然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却有着共同的愿望,我会在心里悄悄地说:老师你在我心中!

在这篇随笔中,学生真实地流露出了学习中的细腻感情,没有虚假,没有掩饰,只有对父母的感恩和回报,对老师的真诚和谢意,对自己的反思和激励。随笔,打开了学生的心门,疏通了真情的河流,孩子学会了思考生活。

总之,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最终收获的,一定不仅仅是几篇有意义、有价值的随笔了。

参考文献:

[1]柯灵先生.《当代中国随笔丛书·序言》

[2]宋洪迈.《<容斋随笔>序》

猜你喜欢

真情
让真情自然流露
我用真情守护你
第三单元
——让真情自然流露
风雨真情
真情
以心换心见真情
春天的真情
文君园内寻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