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初中科学实验在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3-04-29楼建国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课课堂

楼建国

摘 要:科学实验是科学课教学的关键部分,是提升初中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突出以人为本,彰显学科魅力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课; 科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31-001

科学实验作为初中科学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锻炼创新思维,培养语言感觉,提升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出以人为本,彰显学科魅力

艾宾浩斯在《论记忆》一书中说过:“发展与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出现的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在一次生动鲜明的经验之后,被烫伤了的儿童就避火,挨了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在当前的初中科学课中,教师通过有效组织科学实验,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科学课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认真组织好科学实验,能够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自身对于科学实验意义的认识,改变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基本认识,提升自身的学习力与创造力。

同时,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科学课教师通过有效组织科学实验,能够因势利导,加强科学课学科重要性的宣讲,达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化人的良好效果。

二、促进情境搭建,提升课堂活动水平

美国教育家哈·曼曾说过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有效的科学实验设计,能够与不同的选材、结构、主旨、特色相契合,能够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相契合。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将课堂大胆的放手给学生,组织形式多样而有内容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在特定情境内的对于新知识、新内容的强烈探求,提升师生双边活动的熟练配合程度,为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做好彼此情愿的愉悦的心理准备。例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课时,因为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加之初中生已有的电学基础,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设置“我来设计家庭电路”的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充当“电路师”,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展示给同学,并将其中的原理、为什么这样设计、如何将自己的设计与日常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解析。在全部展示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点评,选出“班级好设计”,也就是表现最为出色的同学进行全班肯定。通过这样的活动,每个学生在展示自身个性思考与创新思维激励下,积极学习电学知识,思考具体解决,激发自己与环境的共鸣,真正实现了在情景中巩固记忆,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在理解中感悟知识。

三、推动学法引导,提升课堂参与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既可以指学习工具,更可是以是学习方法。科学知识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的著名科学实验也非常多样。结合初中科学课教学实际,精心设计科学实验,可以发挥其对于科学课的促进与带动作用。具体而言,一是有利于明确教学方向。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按照分阶段、有步骤、划目标、定要求、明层次基本原则渗透科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学生学习科学课的重点内容,明确知识掌握的主要目标,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去参与科学课学习。

二是有利于强化时间管理。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对其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给出明确的要求。对于时间的具体设定,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活动安排,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学生达成口头的“科学实验计划表”,要求其给自己制定学习方案,分解课堂参与目标,限定时间予以完成。对于按时完成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科学课标兵”之类的奖励,没有按时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的同学,教师可以与其一起分析背后原因与成功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改变科学课学习的难度、数量等途径,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课堂参与时间表,督促自己提升课堂参与的效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时间意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是有利于培养思维方法。科学实验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在动手完成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强烈的注意力与投入度,实现“手、眼、口、耳、心”多器官并用。以实验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为突破口,引导自己带入实验的情境,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段到篇、由始到终”的基本思路,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自身对化归、解析、演绎等科学方法的理解,强化自身的规范操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科学实验水平。

四、推进评价创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内在热情

以参与状态、实验效果、合作过程等参数为评级指标,完成对于学生科学实验效果的评价,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的所需要的境地,注意力集中到将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上,并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熟练地应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他们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发挥科学实验的过程美外,还应通过对科学实验的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与自身能力基础相适应的科学课学习积累,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努力与学习中,收获进步的成就感,为提升参与科学课学习的长效性奠定心理基础。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课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小实验家”评价榜。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都会将学生所必须做的实验进行量化编排,按照科学课的难度制定相应的分值,学生掌握好一定的内容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根据总积分数量的多少,颁发“实验家”、“实验师”、“实验员”等不同的荣誉。学生们对于这种具有浓厚科学味的激励方式非常感兴趣,调动了所有人参与科学课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原本略显枯燥乏味的科学课学习转变为兴致勃勃的游戏,在“你争我夺”、“你学我背”、“你记我忆”的过程中,学生们在高效率的学习中收获了参与的欢乐,体验了学习科学课的成功,而且巩固了知识,锻炼了技能。

科学实验的方式千变万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定法,其产生实效与时效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以导入理念为基点,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因时制宜的融入科学实验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转移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科学课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国强.初中科学课教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版

[2]马原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互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

[3]肖爱树.初中生认知心理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版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科学课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天宫”上的科学实验
美在课堂花开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将于4月发射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科学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