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医院文化创新的环境营造
2013-04-29廖志成
廖志成
摘 要: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创新环境,是实现医院文化创新的现实需要。要通过观念文化环境、社会保障环境、生活工作环境等路径实现医院文化环境的营造。
关键词:医院文化 创新 环境
医院文化创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医院文化创新活动作为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医院自身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医院文化的创新必须依托一定的环境才能实现。医院文化创新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医院文化创新发展的现实处境,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一般环境与特殊环境等区别。如按照性质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有形的物质环境,软环境是无形的人文环境、精神环境;按照结构层次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是外在于医院而存在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观念环境等,内部环境是内附于医院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等。医院文化创新环境是医院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土壤,是医院文化创新成功的关键。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医院文化创新的环境,这已成为一个医院决胜于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一、观念文化环境的营造
1.重塑传统文化
医院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历史继承性。医院文化的创新,不可能离开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独立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医院文化创新的根基,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影响着当代医院文化的创新发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当中,形成了丰富的医学文化思想,如医乃仁术,不求回报;对待病人、一视同仁;尊重同仁、信和为贵,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也为我们实现医院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然而,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不足、伦理中心主义、经世致用的功利思想等,无疑又对当今的医院文化创新产生了不利影响。面对传统文化的这些特质,我们必须进行辩证分析,通过挖掘、摒弃、嫁接等环节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重塑。挖掘意味着要深入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价值,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东西,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服务于当代医院文化创新的实践需要。摒弃意味着要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东西,克服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与不足,规避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因素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嫁接意味着将医院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进行革故鼎新,通过对文化元素的重新组合,从而催生出新的医院文化理论、观念、形态,以指导新时代的医院文化创新实践。
2.加强宣传舆论。由于医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前沿科学技术,加之疾病治疗结果的一些不可预见性,极易诱发医疗纠纷,做为医生而言,有时也不得不采取“ 防卫性医疗”,从“努力保护病人” 到“ 努力保护自己”,以致医院尽量避免因新技术应用引起医疗纠纷,阻碍医院文化创新发展。因此,要推动医院文化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营造。社会媒体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对医学科学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医学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医学科技应用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媒体不能忽略社会责任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歪曲丑化医患关系,扼杀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作为医院自身则要主动加强与媒体界的沟通,与各种大众媒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学会利用媒体提升医院影响力,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3.培育创新思维。思想指导行动,医院文化的创新需要创新思维引领,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头,它是创新主体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对已有事物与认知进行分析、综合、建构与创造,从而催生出具有预见性、创造性和突破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培育创新思维,就要求医院在结合自身实际、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之上努力培育员工敏于生疑、勇于质疑、善于存疑的精神,赋予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束缚的自由,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开拓进取,而不是惟命是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造。
4.强化医德建设。由于医疗卫生行业是救死扶伤的公益性质的行业,从事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仅应该具有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美德,更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素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的从业素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体现社会主义道德风貌,就必须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推进医德建设,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职业活动中能够义利并举、见利思义、以义导利,恪守诚信、信守诺言,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和反对弄虚作假、背信弃义、唯利是图、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二、社会保障环境的营造
1.加大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障医院文化得以创新的经济前提。没有强大的物力和财力投入,医院文化创新必然失去基础,影响医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影响创新主体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医疗腐败行为的发生。当前,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导致医院文化创新发展受到明显制约。因此,推进医院文化创新,当务之急就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明确自身在促进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责任与作用,规定政府在医院创新活动中的责任及其与创新主体的关系,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协调与合作,使医院能够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保证医院维持正常运转的同时也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进行医院文化创新,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高效率、多渠道的医疗卫生事业资金筹集体制,特别要鼓励国内外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办医,以弥补政府对医院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杜绝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的发生。
2.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环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开明、政治民主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使全社会的创新思想不断迸发、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相反,独断专行、论资排辈会扼杀人的创造性。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基本得到落实,人民群众当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得到释放,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空前调动与激发。但是,我们也看到,整个社会有利于医院文化创新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医院文化创新的有效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规范化的民主管理制度在一些医院内部也没有得到有效实践。因此,以人为本,完善机制体制,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宽容、自由的政治环境,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就显得异常重要。
3.完善法律制度。在创新活动中,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推动创新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并不理想,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屡受侵犯,医院文化创新主体的激情与活力受到严重制约。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卫生法,现行的卫生法律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法与法之间缺乏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冲突。卫生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制定和完善。国家应通过立法,维护国家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协调社会、政府、医院、医生、患者等之间的法律关系,当出现医患纠纷时,由政府、社会和医疗机构认可的专门机构来依法妥善处理,使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在此基础之上,使医院文化创新主体的利益得以充分保障,医院文化创新主体的职能、权利和义务得以明确,各类创新活动得以规定。
4.促进人文社会医学教育发展。由于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是为了认识人类生命活动规律、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由此也决定了医学必然走向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每一个医务工作者应当既具有科学精神的素质,又具有人文精神的素养。他们既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勇于质疑、甘愿奉献,又能敬畏、关爱、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健康的基本权利。很难想象,一个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医务人员能够肩负起生命终极关怀的使命,能够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精神支持,赋予病人以生命价值。然而,我国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仍然欠缺,一些医学院校除了开设医学伦理学之外,医学语言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教育学、医学管理学、医学美学等人文课程基本并未开设,影响了现代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要推动医院文化创新,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社会在培养未来医务人员的时候,必须增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使他们内在地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从而把自身的人生价值融入到人道主义的救死扶伤活动中来,把自身的发展与医院的发展和谐地统一起来,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三、生活工作环境的营造
1.舒适的生活环境。医院文化创新能否实现,取决于创新主体能否在医院文化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但任何医院文化创新的主体都是作为现实的人而存在着,人的行为是由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内的各种不同的利益所驱动的,不存在没有动机的创新行为,也不存在没有利益追求的创新主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生理、安全、情感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只有当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会出现,才会显示出其激励作用。可以说,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只有这种需要得到有效满足,才能对创新主体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当然,这种生活环境既包括创新主体的物质生活环境,又包括精神生活环境,是物质生活环境与精神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如果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环境,如医院布局凌乱、医院建筑破落、收入水平低下等,也就必然要影响到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同样,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创新主体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其自我发展机会丧失,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医院文化的创新活动也必然要受制约。
2.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体现。一方面,要在医院内部积极倡导和谐友爱的社会风尚,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旗帜鲜明反对庸俗关系学,反对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与商品化,形成物质生活上互相帮助、精神上互相鼓励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在医院内部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提升创新素质,确保能者上、庸者下,进而取得创新成果。
3.个性的成长环境。医院员工是医院的主人,也是医院文化创新的主体,医院要尊重员工在医院文化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在医院文化创新实践中,理顺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医院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推动医院管理思想、管理要素、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的现代化;要构筑起医院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双赢平台,针对不同员工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为员工的个性化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员工找准定位、富于创造,勇于自我实现、自我发展;要通过建立平等、公开、透明的用人、奖罚等制度,增强员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医院文化的创新行为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研究课题成果(编号:0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