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通文化产业路在何方?

2013-04-29刘逢祎

三角洲 2013年8期
关键词:南通文化产业特色

刘逢祎

近年来南通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本刊约访南通市委党校马列教研室主任郝华、南通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倚海,畅谈南通文化产业现状、特色、趋势,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三角洲: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已经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产业。您认为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何在?

王倚海: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不断提升它对GDP的贡献率,能够确保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能够极大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文化产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不仅显示出一个地区的文化总体实力,而且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它既展示一个地区各项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境况,又映衬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因此,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经济指标。

郝 华: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裕的资金、良好的技术和优越的条件,能够对各种历史文化资源实施系统、科学、严谨的规划和保护,从而使诸多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第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物质力量和发展基础,增强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力,而且有助于改善和提升一个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和居民内在素质以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行为准则。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提升软实力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这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法比拟和难以做到的。

三角洲:近年来,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王倚海:南通“十二五”期间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文化竞争力的着力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表现为优势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文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郝 华:近年来,南通的文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核心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色文化产业成效显著、外围文化产业寻求突破的发展格局。

三角洲:特色文化产业具有深厚的地方人文底蕴、体现浓郁的乡土气息,南通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过程中该如何突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呢?

王倚海:首先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开发和发展城乡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主城区形成以狼山风景区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和江海民俗文化休闲旅游,以濠河为纽带的近代历史文化和博物馆群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大手笔整合、提升海安里下河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如皋长寿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拓展如东海上特色旅游项目,重点发展通州五接、石港生态旅游,海门蛎岈山沿海观光旅游,大力开发启东圆陀角江海交会观光休闲旅游,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旅游市场。

其次是推广和拓展蕴含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工艺产品和旅游特色产品的市场空间。系统、有序开展民间工艺品的设计、制作、销售、传播等多个方面的市场运作和拓展,倾力保护和开拓板鹞风筝、蓝印花布、如皋工艺丝毯、仿真绣、红木工艺品、扎染、艺术陶瓷等重点特色文化产品的工艺制作和品牌销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培育和建立规范的分类市场,推进连锁经营,提高我市民间艺术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壮大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品档次,最终提升南通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角洲:您认为南通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有哪些?

郝 华:南通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力度有待深化和加强,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亟待落实,文化产业的行业壁垒和行政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的科学发展,资源要素改革亟需整合、完善和加强,文化资源利用效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从总体上来说,南通的文化产业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国民经济贡献水平偏低,而文化企业发展也缺乏有效的投融资平台和渠道,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资金难的问题。此外,南通的文化人才队伍实力不强,从业人员数量少且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也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

三角洲: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政策不断跟进,南通该如何抓住这个发展契机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呢?

郝 华:首先,要加快南通核心文化产业的整合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筑牢产业发展的立足点。全力打造全媒体内容产业平台,展现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引领优势,形成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层次分明、产业链条紧密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此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其次,还要加大传统产业的调整力度,迎难而进,巩固优势,挖掘潜能,把握产业发展的增长点。充分发挥南通图书馆、南通报业新闻传媒中心、南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南通广电传媒中心等重大传统文化项目的优势和影响力,加强各集团内部机制的整合和改革,积极探索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发展道路,不断拓展市场空间、需求空间、产业空间,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影响国际国内。

王倚海: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求不断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不断产生和生成新的文化创意,不断催生新兴文化业态,这是文化产业能否获得高起点发展、进入产业发展高端和顶端的重要标志。南通电视台参与实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中广有线实施的网络广播电视业务,南通日报社运作的的电子报、南通网、党报数字化阅读平台等均是南通文化产业新兴业态。

三角洲:如何加速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王倚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全面提升产业的实际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竞争力。发展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采取合资、参股、控股等市场化运作形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主要投向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文艺演出的运作和谋划,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等方面,延伸产业链的空间,扩大产业的乘数效应,使得从创意萌发到产业化实现衍生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最终形成多元文化业态共同发展、共赢多赢的发展新模式。

郝 华:由南通鸿禧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投资的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由上海文广证大南通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南通江海民俗文化博览园、启东姚记扑克实业有限公司、如皋网尚世界数字电视文化博览园、海安慧源文化广场、如东世界木屋文化博览园、海门金花世纪影城等均由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和多方运作,产生了令人鼓舞的示范效应和联动效应。文化创意不仅是追求产品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展示产品的文化色彩和人文气质所凝结的“高附加值”。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不断营造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以及政府出台更多政策扶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在多元业态的共同发展下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更强大的发展后劲。

猜你喜欢

南通文化产业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