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摄影生活琐事
2013-04-29李春安
李春安
1975年暑假后不久,我在河北张家口宣化县文化馆被指定学摄影。起初我很茫然,拿着相机不知该拍什么。到年底至次年初,县委搞了一期宗教展览,继而是忙活1976年张家口地区大型教具展览,这些活动实践下来,对于拍什么照片是有用的、怎么拍照片开始有了明确方向。在此期间,暗房工作中的药液配制、胶卷冲洗、照片洗印及放大制作等加工工艺都得到锻炼。此后,在服务县委县政府大型会议、接待和展览之余,我开始涉足纪实摄影。
1979年,一次偶然机会得知一个大队全村集体搬迁新居,我决定去拍张照片。当时没有制高点,大队书记找来电工帮我现学爬电杆。至8米左右,突然掉了一只脚扣,惊出一身汗,后来用长竹竿挑着送上脚扣,战战兢兢地完成了排排新房大场面照片的拍摄。就是这张照片,经人推介先后在《张家口日报》、《河北日报》上发表。劳动成果得到新闻媒体的首肯,上级领导满意,我心里感觉很美很乐。一段时间内,我的发稿采用率很高,基本是投稿就能发。虽然稿费并不高,但在月工资三四十元的年代,一定数量的稿费收入不失为经济激励的有效手段。这也更加激发了我拍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直到1987年被评为张家口新闻系统外唯一的“摄影记者”专业技术职称。
回顾几十年摄影历程,我的拍摄宗旨是面向农村,服务基层。到农村、下基层拍片,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交通,二是食宿。1970年代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公交、自行车加步行。当时单位仅有的两辆自行车,其中一辆是我的专车。生活方面大多是吃农家派饭,每天要交一斤粮票,三角钱(单位对外出下乡人员每天补助三角钱)。偏远乡村交通不便,晚上住宿大队部或公社都有。在村里睡大炕,铺盖卷一年四季大厚棉被,枕头上散发着浓浓的头油味儿。
1979年去革命老区桑干河畔王家湾乡拍片(辖区内付家堡村曾是抗战时期“蔚、涿、宣”县政府所在地),坐县乡公交车至韩家坡村下车,距离王家湾还有20多里山路要走,背着两台照相机等器材已经是满头大汗。半路上遇到了一个骑着骡子的老头儿,走近才看出是主管商业的县委常委老杨去王家湾下乡归来,由供销社职员牵着骡子护送。当时交通可见一斑。到了乡里,吃住在乡供销社,走村串户,先后拍摄了庭院经济的《小秋收》,在河边长大、敢于挑战大自然,顽强性格的孩子们《戏水桑干河》等照片。记录了当年山区乡村妇女儿童的生活片段。同年拍摄常峪口水库,清早骑上自行车拖着摄影包,慢上坡行50多里到达水库工地。进入施工现场,便开始选择拍摄角度,东山坡、西山头爬上蹿下一上午。中午在工地食堂就餐,顺便向工地领导了解工程进度做详细笔录。饭后立刻骑车返回单位,进暗室,冲洗胶卷完毕,到机关食堂吃晚饭。之后回暗室放大制作照片,全部干完已接近零点,次日早班公交车赶往张家口报社发送新闻稿。尤其到了1980年代,这样的连轴转更是家常便饭。又如1978年拍摄响水铺扬水站《凌空飞架》等照片,是我带着干粮骑车往返几十里到野外拍摄的,此组照片入选1979年河北省海河治理摄影展览。
宣化县属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欠发达,再加上张家口重要战备地理位置,全面开放在19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起步晚,边远山区农民当时生活的确很艰苦。随着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情况明显好转,县领导也支持,县财政专款配备了摩托车,或临时安排小汽车,我出去拍片就方便多啦。基本不必在外住宿,饭也在乡镇食堂、企业食堂或是村委会免费吃。1988年,为庆祝张家口解放40周年,报社特约我拍摄的摄影专版“冯家梁之路”组照,介绍革命老区农业改革典型事迹,获一等奖。在拍摄新闻组照之余,我还拍摄了部分纪实照片,《全家福》《老支书》《我家有了电视机》等都是在此次采访中拍下的。
在那个年代,虽然人民生活并不富裕,但当你深入到他们的生活里,与他们交朋友、为他们拍照片,感受他们的纯真和质朴,这些为自己带来的快乐与收获,会永久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责任编辑/李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