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2013-04-29陆丽娟
陆丽娟
摘要:目前我国已迈开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步伐,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忽视问题。本校从理论和实践上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起来进行了系列课程改革与创新。推行体育与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高度融合,为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供落实与实施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1.绪论[STBZ]
国家教育部重视健康和体育教育,从政策和理论上为两者的实行提供了保证。国家建国以来,五十年代、九十年代两次提出“健康第一”的口号,都是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健康恶化,心理承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十分令人忧虑的情况下,以巨大的社会代价换取的。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建国以来首次将健康生理指标纳入,作为体育考核内容。以取代在我国实行了四十五年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06起全国已统一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且《标准》是学生升学的必要条件。
实践中,我国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进展缓慢,且两者仍处于分立状态。虽然目前我国已迈开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步伐,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忽视问题。本校从理论和实践上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起来进行了系列课程改革与创新。在健康教育上重在提高学生参与的实践操作,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予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在理论上全面推动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推行体育与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高度融合,为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供落实与实施的参考。
2.教学改革思路和目标
上海电机学院从创办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的发展历程也是学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思想逐步发展和趋于完善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其内容已包涵: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延伸(课外体育与健康活动与群众性的竞赛活动等)。总之,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并结合本学院的实际,倡导终身体育与健康思想,有机的将教育的阶段效益与长久效益结合起来。凡属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均已包含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
3.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1整合体育与健康两类独立课程,确立课程实施目标
我国的体育课程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史,形成了课程的传统,即始终将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这种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各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也一直只推行身体锻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概念的不断扩大,课程的结构、内容、形式等都发生的了变化,我们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相对独立的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改革中,我们先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3.2建立新的课程结构,取得实际效果
目前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一个中心三个层面展开。
3.2.1知识技能:这是指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所需的知识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为学生更好达成水平目标、符合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概念。
3.2.2社会:这对课程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课程根据培养目标提出要求,设计出适应各个学段的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不断地增加和淘汰某些内容,以保证课程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建立与社会多种形式的联系。
3.2.3学生:这里指学生需要和条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兴趣、爱好、体质基础和能力等,这是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
3.3确立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首先在体育课程结构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经验,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以适应未来生活与职业相关的体育需求。其次在健康教育课程结构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形成课内、课外、校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健康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最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整体教学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终身锻炼意识和健康投资理念。保证学生每天有30分钟体育锻炼时间。其方式可以通过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或体育社团等各种途径与方式。
3.4构造创新体育与健康教育体系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积极作用。
改变学生的学习动机,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学院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体育的快乐、健康是享受。我们从组建学生学习、健身、娱乐的俱乐部开始。学院已有十多个项目的社团在开展活动如:健康之家、心理社团、红十字会社、同伴社团、武术、跆拳道、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桥牌、围棋等等。目前我院学生体育俱乐部所涉及学生之广,学生参加俱乐部积极性之高,有力地推进教学改革,同时这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将更多的学生吸引到操场使之形成我院特色之一。
3.5项目的创新点
3.5.1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结合体育教学,构筑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前该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涵: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的延伸(社会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与群众性的体育与健康活动)等。课程实施的本质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平衡素质教育理想与实施情境的系列关系,创造体育与健康教学新文化的过程。
3.5.2依托社会力量使学生将课堂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从学校延伸至社会。跨部门健康教育合作活动是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大学生亲身参与健康活动,有力促进健康教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进程。我院学生“健康之家”和“三新社团”的建立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3.5.3首先提出学校大健康教育概念,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相结合。通过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达到的预期健康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予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配合,推行体育与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高度融合起来。
4.结论[STBZ]
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达成而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院领导和全体教师转变办学理念,把为社会培养健康人才作为学校的第一追求目标,并把理念的转变体现在具体行动上。社区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有效促进了健康。学生把在学院学到的知识带到家庭和社区,影响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形成学校和社区的良性互动。学校已建成健康教育网站,在教学中充分使用网络,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健康教育课堂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建芳,陈汉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2.
[2]童昭岗等.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中国海关出版社,2012.5.
[3]学术报告.新世纪体育科学展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5.
[4]季浏.我国基出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该革的启示.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