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质量
2013-04-29林建新
林建新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构成素质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素质教育模式的基本体现。它是一门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既不像语文那样有着新颖的构思,浓厚的抒情渲染,表达形式上也不像语文那样有着动人的故事情节,迷人的景色描写,它大多以一个简单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以一个活动简述一种观点,或以典型人物的事迹弘扬一种精神。
关键词:提高质量激发
.
思想品德课是九年义务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构成素质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素质教育模式的基本体现。它是一门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既不像语文那样有着新颖的构思,浓厚的抒情渲染,表达形式上也不像语文那样有着动人的故事情节,迷人的景色描写,它大多以一个简单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以一个活动简述一种观点,或以典型人物的事迹弘扬一种精神。但从一个侧面说,一个小学是否重视思想品德课,就是是否重视素质教育的大问题,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上应注重道德情感的激发,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可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以求“润物细无声”教育之功效。因此,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实践,我认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晓之以理
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不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特别是教育影响的结果。上好思想品德课的第一步就应做到“知”,即“晓之以理”。也就是通过讲解教材中的故事,使学生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什么能这样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道理。例如:我在教《不能说谎》这课时,就可通过讲一个放养小孩说谎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说谎话的害处,不说谎话是诚实的一种表现,做诚实的孩子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喜爱,从小说谎,长大后可能成为不诚实的人,可能会害人、害己。进而让学生知道说实话的好处和说谎话的害处,做到“晓之以理”。
二、以情激情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感情的学生,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了对事物和事物的情感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教材时,把握课文的激情,注入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的东西讲出来,要发挥,要有声有色。”然后去点燃学生之情,把抽象的道德概念,化作有血有肉有情的内在力量,使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精神应发扬光大,什么样的作风应批判抛弃,激发学生去体会、去实践、以指导规范自己的行动。我在教《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一课时,先把自己的感情融进生动优美的语言中,向学生讲述这感人肺腑的故事。当我看到学生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老师时,就知道他们的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了,然后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引导:“焦裕禄是怎样一个人?它具有什么样精神?我们现在应怎么做? 将来应怎么做?”让学生获得精髓的见解,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踊跃的发言,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直觉激情
要引发学生的直觉情绪体验,就必须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情感。《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前一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后一个问题,需要抽象概括、归纳总结,并且要落实到怎样学习这种精神。上课开始,我先声情并茂地讲述课文故事,给学生奠定一个感情基调,然后利用课文插图《焦裕禄》电影宣传画和投影画片,借图激情,让学生感受到焦裕禄事迹的朴实平凡而精神伟大感人,通过学文明理,学生对这种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这种利用直觉,文图并举,逐层推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形象激情
形象的情绪体验,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形象的情感因素或根据教学需要提供形象材料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讲解焦裕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这些事迹时,通过播放《焦裕禄》电影录像有关片段,把学生带进那些感人的情景之中,使学生在具体道德形象的感受下产生相应形象的情感体验。具体道德形象的情景对情感激发是不可低估的,他不仅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还能引导学生情感的潜移默化,从而对英雄模范人物产生敬仰之情,加深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形象认识,增加学习英雄人物模范事迹的信心。
五、以行唤情
道德认识是道德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纽带,而正确的道德行为能增强道德情感的深化,促进道德认识的升华。因此,在教学中,时刻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学习模范人物产生的道德认识相比较,找出差距,以激起自己更强的道德情感,从而更好地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教师要严于律已,言传身教,留心注意学生的课外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持之以恒,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讲授《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一课后,注意引导学生把课内的道德认识与课外的言行协调一致,指导学生观看电影《焦裕禄》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对待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的同学?在公共活动时应怎样做?通过学生的思考体会交流,使学生在生活行为中产生学英雄人物,做模范少年的激情,从而有效的影响、规范自己的行为,已达到思想品德课育人之目的。这也是小学思想品德课赖以生存的意义之所在。又如:我在教《孝敬父母》这课时,即通过陈毅探母的故事,说明陈毅对母亲深厚的爱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真挚感情。我通过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孝敬父母之情,而且要有孝敬父母的行动。例如在家里要理解父母,尽可能帮父母做些家务活等等,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知、情、意、行”这些环节要相互联系、相互制約、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要上好思想品德课,提高教学质量,应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应贯穿“知、情、意、行”这几个方面,已达到教学目的,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将来的贡献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