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经济形势下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战略

2013-04-29李庆臻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3年8期
关键词:战略财务建筑

李庆臻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一方面要与国际大型总承包施工企业进行国内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要迎来国内房地产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建筑行业秩序调整、人工材料费大幅上涨等诸多挑战。这是建筑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建筑企业必须着眼未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本文以建筑企业的生存实际为出发点,从融资、投资、并购、分配四方面阐述当前经济形势下建筑企业应采取的财务战略。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战略

财务战略是指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在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加强企业竞争优势,运用财务战略管理分析工具,对财务战略的决策与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等活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过程,是战略管理理论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延伸。

一、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在吸纳、消化剩余劳动力方面,还是在拉动内需、保障就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的背景下,受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建筑企业面临建设投资增幅下降、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和经济全球化等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金方面

世界金融危机后遗症及国家不断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使得房地产企业开始向下游寻求资金支持,建筑企业首当其冲成为主要的融资对象。目前,建筑业市场广泛地存在垫资施工现象,几乎所有的建筑企业都出现了资金短缺,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成为目前建筑市场的主要特征。

2.竞争方面

建筑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同行企业竞争,还要面对更加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国际大型承包商也列入竞争行列。同时,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存在着市场竞争秩序混乱、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缺乏动态的市场竞争力等现象,直接导致建筑企业施工压力增加、利润空间减小。

3.风险方面

目前建筑企业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三方面:一是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企业市场拓展需求,建筑企业大量举债经营,财务风险不断增加;二是由于销售业绩不理想,工程款项长期拖欠,给建筑企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直接危及企业生存;三是由于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工期迟延、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增加经营风险。

4.人工方面

近年来,建筑市场用工供求矛盾比较突出。一是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需求缺口进一步加大;二是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大幅上涨;三是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部分农民工返乡务农,导致建筑用工供给量减少,企业在用工上出现了“招不来,用不起,留不住”的现象。

5.材料方面

受国际大环境及国内市场供需不平衡因素影响,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对于目前微利经营的建筑企业而言,任何一项主要材料的大幅波动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一般都采用固定造价合同,建筑企业对材料市场的可控性小,市场风险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

二、财务战略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当前的经济形势,建筑企业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准确定位企业市场目标和业务结构,逐步树立企业品牌和竞争优势,形成管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存的发展格局。以企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财务稳健性原则,可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发展战略概括如下。

1.融资战略

不同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对应不同的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因此企业应在综合考虑财务风险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后,进行合理选择,剔除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影响,横向组织融资战略。

一是要注重分析研究公司筹资所处的外部环境,即考察材料价格动向、经济政策波动、竞争和技术等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确定适应经济环境并与公司规划相协调的资产规模,进而确定合理的筹资数量。

二是建筑企业应根据政策环境、自身实际、风险偏好等确定公司的筹资结构,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降低资金成本目标、提高筹资竞争力目标。例如,稳健型建筑企业的筹资结构应采用以内部权益筹资为主、适度负债的资本结构,合理确定和控制负债总额、期限结构,依托有效的现金支付能力,通过资金预算协调匹配现金流入与流出的关系。

三是严格资金预算控制。预算是开展各项工作前瞻性、计划性的体现,企业应在财务战略指导下实行预算控制,以建筑企业投标与施工量预测为起点,按所需资金量与使用时间确定资金筹集方案。在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刚性原则,不得随意突破预算是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

2.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的建立应兼具收益性与发展性,制定时应遵循集中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权变性原则及协同原则,应注意分析投资环境,选择投资方向,合理化投资规模等,以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具体谋划则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对投资环境的分析,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向。经济环境中的宏观经济环境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等都对企业资金投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上述经济政策与建筑行业及企业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确定正确的资金投向。

二是分析投资项目本身,合理保证工程项目的预期收益。明确投资方向后,建筑企业应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做出合理安排,确保投资规模与企业发展相适应,投资方式与企业风险管理相协调,充分考虑现金流量因素对施工项目的影响,尤其是bt项目、bot项目等。

三是严格过程控制,适时进行项目风险评估。建筑企业项目投资要做到适时、适量、风险可控,执行过程中适时分析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的状况和变化,随着变化调整投资战略,不可在缺乏严谨风险控制程序和能力下,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以免使企业陷入巨大风险之中。

3.并购战略

一是在并购企业时必须以能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准,尽量避免进入与核心竞争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战略关联并购能使企业获取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因此建筑企业在实施企业并购时,应以主导能力和核心业务为基础,以核心企业的发展为依托,衍生或扩展到如建筑设计、建筑材料生产、物流运输、施工机械租赁等产业领域,以此增加企业整体实力。

二是充分评估目标企业情况,合理估计并购价格,制订适合的并购方式和策略,以确保并购后的整合成功,实现协同效应,从而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4.收益分配战略

一是要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度,建立先进的评价激励体系,加大对人力资本分配的倾斜力度,运用期权制、员工持股制等措施激发和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合理选择股利政策和分配形式。股利政策和分配形式的选择要围绕着保护股东利益、稳定股票价格、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来进行。

三是建立整体评价激励体系后,为工程项目部制订年度经营计划及费用预算,对于完成年度计划的项目部予以适当奖励,而对于工程项目变更,业主批复后追加的工程款,按照工程款金额的一定比例返还给项目部作为奖励,对项目部的管理由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

总之,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财务战略管理的有效实施逐渐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经济形势下,要提高财务战略规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引领作用,通过完善企业资金谋划、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财务竞争优势,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西部机场集团建设工程(西安)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战略财务建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战略
战略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