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式在诗歌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谢敏
谢敏
诗歌散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亮色,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将之讲解得声情并茂、精彩纷呈,而任何一篇作品的赏析都离不开想象、联想,离不开透过文字表象在头脑中“再现”诗情画意,寻求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为了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我将美术、音乐、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入诗歌散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和谐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和艺术创造力。
一、随文成画法
随文成画,即把握文字意境,进行合理想象,用画图的方式对文字进行再现。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广为流传的名篇。教学中我丢掉繁琐的翻译,将重心放在文章意境的赏析和作者内心情感的分析上。诗中有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学生们普遍似懂非懂。为了直观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我要求他们在纸上勾画出自己脑中的情形,并请两名同学上黑板去画。新颖的教学使学生们一时来了兴致,有的摇头晃脑,反复揣摩;有的定定地坐着,目光仿佛望向了遥远的古代。同学们的作品很快出炉,黑板上的画作更使我暗自赞叹,两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再现了诗中的情景。一幅是皓月当空,头束方巾,身着长衫的诗人背着手,仰望窗外的苍穹,坚毅潇洒的侧面轮廓在清辉下越发超凡脱俗,作者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也仿佛凝结在眉宇间。另一幅是从全局出发,侧重表现几个动词“转”“低”“照”。学生精心构思,将“天上之月,月下之阁,阁中之人,庭外之路”互构成巧妙的角度,动感极具,呼之欲出。我笑问:“哪一幅更好?”热烈的讨论随即展开,学生们时而否定,时而肯定,最后得出结论:两幅各有千秋。第一幅人物刻画细腻,生动表现了诗人的神情和心理状态;第二幅人物虽略,但把握了全局,相对于此句动态描写来说,理解更透。两幅犹如远景照和大特写,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学生们能得出这样客观、理性的认识,真令我出乎意料。我想,学生的想象和智慧是无穷的,有待我们教师去发掘。
事后,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以前我不喜欢文科,不喜欢语文,但那次课后,我喜欢语文了,真的。我特别喜欢朗诵着诗歌、散文,一边在脑中想象那些图画,那时我觉得特别美,心灵也仿佛受到净化。”一次小小的尝试竟彻底改变了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好恶,使我更决心在这方面深入下去。两周后,进入了《荷塘月色》的学习。这是朱自清早期散文名篇,文章处处洋溢着绝美的图画,特别是大量贴切的比喻和通感,是文章精华所在,弃之可惜,过多分析又怕显罗嗦、琐碎,倒了学生胃口。于是我的美术教学再次派上用场。
学习之初,我随文为学生勾了幅层次分明的荷香月色图,理清了文脉。文中有一句极富动态的比喻“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何引导才能令学生自然领悟荷叶的动态呢?我灵机一动,随手勾出一只高出水面,随风摇曳的荷叶,我指着它,“你们看,这是一支荷叶,它怎么会‘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呢?”说罢,我转身刷刷几笔,加上简笔的头身和舒展的手臂,一个亭亭玉立,舞裙旋转的少女出现在我的手下,仿佛一个魔术,学生们不由“啊!”地一声。“真象啊!”惊奇化做议论,我知道,我画出了学生们潜意识里感受到而未形成图象的东西,趁热打铁,我又引出朱自清比喻艺术的赏析……想象加分析,美好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度过。这次课后,很多学生都对大量文字能够娓娓成诵,画面与赏析也深深留在了他们的脑中。
二、表演再现法
传统教学一般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为主,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欠缺。表演再现,则是让学生用身体语言即兴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全体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学习交流的教学活动。
《天净沙·秋思》由四幅图画组成,这些画均以意境取胜,对于缺乏美术功底的学生来说,描绘难度大,于是在对意境稍加点拨后,我在“古道西风瘦马”处设计了学生上台即兴表演,其他同学则观察表演者的神态、心理。好几位同学主动上台,他们均能从“忧愁、孤独、疲惫”等方面去把握,特别有位女生,全然忘我地进入角色,顺着她的目光,我们仿佛看到了黄沙漫漫的荒凉古道,感受到萧萧秋风的阵阵寒意,那缓缓行进的沉沉的脚步,令人感到一种长久的疲惫,深深的孤独和无可名状的乡愁油然而生。这一幕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表演后,同学们作了概括和评价,短短六字所包含的丰富的画面效果和复杂的内心状态令他们感叹。于是,我当即又分析了此诗用词的精当及艺术表现手法的独特。这种逐层深入的教学方法符合中专生思维特点,以后每当提及此句,同学们均能结合文学知识作评述。
情景再现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对放松心情、活跃气氛、促进理解都有好处,但表演本身也具有一定随意性,教师应加强引导、把握分寸,决不能变成搞笑,浪费时间。
三、感受音乐法
音乐与诗歌散文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联系,在文学欣赏过程中辅以音乐,会增加诗歌散文的感染力,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
1.歌曲导入。教学《一剪梅》前,我轻唱着《月满西楼》引入,这首歌曲是用《一剪梅》原词谱曲,曲调与词作清丽婉约的风格极为契合,吟唱中,我将自己的思绪一下拉到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也让学生们若有所悟。学生们爱上了这首歌,也对词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就理解并体验到了诗歌所营造出的女性特有的敏感所捕捉到的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深感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其实,好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产生优秀的音乐,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不乏此例,如用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为题材写出同名清唱剧,可称为中国近代较成熟的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之作。在现代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更是大胆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古文学的精髓,创作出大量的音乐佳作。广为传唱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虞美人》、《幽兰操》、还有由《蒹葭》脱胎换骨的歌曲《在水一方》等等,我们不妨在诗文教学中拿来一用。
2.用音乐诠释文本。《荷塘月色》中有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让学生费解,因为在学生看来,均匀的东西才够和谐。要理解这句话就不能浪费后半句的好例,看着他们迷惘的眼神,我脑中忽然冒出旋律唱了起来:“哆哆哆哆哆……嗦啦嗦-发嗦发-咪发咪-来咪来-哆……你们听听这两段音乐,哪段更和谐?”学生恍然大悟,音乐让他们感受到跌宕起伏中的和谐之美。用文字说明文字,有时会让人不着要领,用音乐捕捉文中的律动,可以更好地撩拨学生心中的弦。
3.配乐朗诵。朗诵是诗歌散文学习的重点之一,但单纯的诗文朗诵训练,学生表现力并不强,语调程式化,手势和面部表情也较为机械单一。如何提高朗诵效果?我发现音乐在释意与表达方面常常与文学有许多共性与联系,当来自心灵深处的感触无法言说时,音乐的融入,可以使人更好体会到文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的东西。
以上三种方法是我在诗歌散文教学中最常采用的三种激发想象、创造意境的小窍门,在实践中受到了学生欢迎。其实,艺术门类众多,各种形式的艺术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影响的。教师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过程中,不妨让自己的艺术视野更加开拓一些,涉猎面更加广泛一些,使教学探索的步伐更好地渗透到事物的本质中去,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