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2013-04-29龚顺梅

考试周刊 2013年85期
关键词:能动性经验主体

龚顺梅

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点,是全面发展人的特征,也是21世纪创新人才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在解放中整合的过程,而整合的前提是解放幼儿。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他自己发展的主人。因此,要使幼儿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就必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一、幼儿主本性的表现形式。

1.能动性。

能动性是人成为主体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在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能动性主要包含下面两层涵义:一是主体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自觉性。尽管幼儿活动的目的性不及成人那么明确,他们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仍处于朦胧状态,但他们依然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们对活动仍有一定的自觉性。二是主体的选择性。一般来说,主体的活动总是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主体的活动目标、手段乃至方式及“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是选择的结果。在幼儿园活动中,尽管教师在组织活动之前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尽可能地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所组织的教育活动也尽可能地考虑到了幼儿多方面的特点,但是教育活动的内容不一定被幼儿全部接受,幼儿是有选择地接受教师所“教导”的内容的。他们的选择可能因为各自不同的兴趣而有所不同,也可能会因为各自不同的发展水平而有所差异。因此,幼儿接受哪些教育内容、滤掉哪些教育内容、怎样接受某些教育内容及接受到什么程度,并不取决于教师的愿望和意志,而是幼儿根据自身的动机、经验、能力和兴趣等决定。

2.创造性。

创造性是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主体所具有的最为宝贵的品质,幼儿基于教育内容的最初的创造性是幼儿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幼儿接受了那些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以后,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消化、吸收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知识经验的一部分。这时的幼儿就可能开始将基于教育内容的新的知识经验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并通过新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结进行再造想象;幼儿也可能由新接受的知识经验联想到与之类似、相像、有横向关联的知识经验,即进行与新接受的知识经验有关的并行想象;幼儿还可能由新接受的知识经验进行一些更深入的琢磨和思考,出现因果关系想象和初步的创造想象。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创造的起点,也是创造的核心。上述幼儿的再造想象、并行想象和因果关系想象等都是幼儿初步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想象活动都是幼儿基于自身的情况进行的,没有老师的逼迫,也没有家长的压力。

3.反作用。

幼儿在表现出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性和基于教育内容最初的创造性的同时,他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包括情绪情感方式、语言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反馈,从而在教师作用于他们的同时反作用于教师。对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幼儿可能会表现出专注、积极发言,积极运用各种参与性动作;对不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经验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则不予配合,并可能会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无关语言和动作的增加,甚至捣乱或攻击他人等。

二、如何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幼儿是发展的主体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在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为幼儿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幼儿主体性的形成与其生活、活动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还包括心理环境。在创设适宜的物质情境方面,要为幼儿提供舒适、安静、安全的活动室,使幼儿在活动中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设计各种类型的功能室,为幼儿的自我选择提供可能;在活动区之中提供系列、有结构的材料,以适应幼儿发展的不同水平。而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的一些隐性课程,比如环境设计对幼儿的陶冶作用,家庭及社区对幼儿成长的感化作用。同时,教师要适时、有意识地为幼儿活动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如果老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商讨活动形式和手段,他们就会丢下包袱尽情地玩,这样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才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发挥。

2.为幼儿提供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是其基本前提。如在幼儿活动室内设置活动角,可包括“科学区”、“美工区”、“表演区”、“语言区”等各个领域,同时在一日活动中明确规定进区活动的时间限度,还可以以游戏街为空间载体,内设栩栩如生的“商店”、“医院”、“银行”、“超市”、“小菜场”、“肯德基”、“娃娃家”等,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每周安排一次到两次的固定时间,进行全级性的幼儿自选游戏活动,活动的内容、形式、活动的过程及活动的伙伴均由幼儿自己决定,让幼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其具有自我选择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从而受益终生。为了给幼儿更进一步的自主权,有更多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空间,可利用幼儿园的功能室如“多媒体电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表演室”、“科学发现室”、“美术活动室”等,固定某个时间向全园开放,打破班级界限,进行全园性的区域活动,把选择学习的权力还给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有特长、有信心,用良好的机智保护幼儿智力的发展,也保障其人格的完善发展。

3.利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发展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的主体性形成于教学活动之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并且使他们的主动学习成为现实。所以,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参与权,尊重幼儿迈向独立的尝试性探索;在活动评价中避免老师“一锤定音”的现象,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增强其在活动中的自主意识。

总之,对主体性的发展不仅要在观念层面上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同时还要真正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能动性,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肓行为,使幼儿的主体性成为幼儿园创新教育的突破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作用,为办园模式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帼眉著.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

[2]李承武主编.现代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0.

猜你喜欢

能动性经验主体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