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3-04-29赵丽红
赵丽红
创新就是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创新能力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激情、想象能力和科学精神。创新激情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动力。没有创新激情,创新就没有前提;想象能力是创新的潜力空间,它为创新开辟各种可能的前景,没有想象能力,墨守成规,也不可能有重要的创新;科学精神是创新的实现空间,没有科学精神,创新就可能失去现实性,同样不可能得到创新的成果。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营造宽松的创造性学习氛围
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真正有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而在老师、家长心中有一种潜意识,认为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老师越厉害越好,能管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这种氛围压抑了学生的思想。应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意、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敏捷,才可能探索,标新立异。总之,教师应重视学法研究,以更大的宽容心和鼓励精神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 调动学生的潜在能量
在老师唱主角的情况下,学生不太可能产生创新激情。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应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课堂活动,突出师生互助、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师要把自己视为教学的“组织者”,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激发學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对一些简单的内容,要完全交给学生;对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要多采用师生讨论的办法加以解决。提倡和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对学生多进行鼓励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获取信息情感内容。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一帮一,对对红”或“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发展学生的特长
孔子云:“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个性更是千差万别。而一个人的个性与创造性有密切联系。营造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人废寝忘食地工作,它可以使人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他热爱的工作。“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可行之路。
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环境,切记“一刀切”。在课堂上提出难易不同、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欢迎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对学生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起一些作用。总之,我们应该以动态的观点看待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丰富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我们必须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鼓励青少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开辟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善于多角度地看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和综合素质良好的跨世纪人才。
具体做法如下:(1)改进教学方法。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手指,而不是金子,即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2)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能力。要特别在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逻辑性、流畅性、变通性上下工夫。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陈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世纪,让我们携手努力培养新世纪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