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看法

2013-04-29郝明生

考试周刊 2013年8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解题

郝明生

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和反思,广大一线教师逐渐对教学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有了新认识。下面我对新课程高中物理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倡导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应该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资源之间互相交流、启发和补充的过程。教师应该努力促进学生与多种教学资源的直接联系,丰富和发展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为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方式必须是多样化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式的教学方式就是可以采用的一种。许多内容都可以这样处理。

在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精神。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也是科学探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2.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模型思维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的感受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直是困扰高中物理教学的一大难题,也是所有一线教师一直致力解决的难题。物理教师掌握物理学科的特点,熟悉物理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了解掌握几种常用的物理科学思维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一听就懂,一做就难”的困难有一定的帮助。物理模型思维法就是常用的物理科学思维方法之一。

由于物理学所分析和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较复杂,有众多的因素,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在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或过程或假想结构,这种理想物质或过程或假想结构我们称之为物理模型。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是对物理模型的描述,物理习题也总是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对物理现象的研究,对物理问题的求解就是一个将具体问题抽象成理想模型并运用物理规律求得结果的过程。

中学物理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种:1.研究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点光源、轻绳、轻弹簧、单摆、光线、理想气体、均匀流体、恒压电源、电场线、磁感线等。2.物理状态或过程模型:如平衡状态、热平衡状态、临界状态、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弹性碰撞、稳恒电流、等幅振荡、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温变化等。3.条件模型:如光滑、绝热、弹性碰撞、均匀、轻质、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理想电表、不计重力等。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应用物理模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

3.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有许多教师认为过程不重要,唯有结果、会解题才重要。物理教学基本上变成了“解题教学”,那么如何看待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结果究竟应该是什么?加强过程教学就一定会削弱结果教学吗?

首先,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关注的重点是题型及解题技巧,往往把技巧直接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模仿同类型题目,试图通过题型模仿让学生记住技巧,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技巧及技巧中所包含的物理意义与思想,则因为“麻烦”、“费时”,避而不谈。这些机械训练的结果是,当学生遇到没见过或有差异的题时不会解答。其实物理教学中的结果应该是教学的“目标”,会解题只是教学目标中的一个方面,千万不能将物理教学异化为解题教学。

其次,新课程强调“过程”,实际上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知道为什么要引入相应的概念,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而有些老师只知道解题方法。这样且不说对学生掌握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全面的科学素养不利,即便是对解题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因为学生没有理解问题的实质。

例如,“已知通过气垫导轨上两个挡光板的宽度及物体通过挡光板的时间,求物体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的加速度”一题,暗含“以不变应万变”思想,是求物体通过两个挡光板的平均速度来代替通过两个挡板的瞬时速度。尽管许多学生事先做过这类题,却没有领会其中的物理本質,以至于遇到类似“一个接近光速的带电粒子,通过一个220伏、50赫兹交变的偏转电场”求相应问题时,许多学生一筹莫展,其实这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以光速运动的粒子通过每秒方向改变仅100次的交变电场,可以认为电场是不变的。学生平时应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过程”学习,真正领会问题的本质。

4.强化教学研究,开展集体备课

现在有些学校教师办公室的安排以年级组为单位,同学科的教师平时不常相见,而规定的教研活动形同虚设。物理教师也不例外,常常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把资料、经验视为己有,不肯与年轻教师共享,使得教研工作效率不高。当前,我们处于信息爆炸时代,这种个体作坊式的备课肯定不适合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摒弃老观念,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样才能把更多、更新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

5.加强实验,还物理教学的本来面目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新教材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但是要完全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待物理教师认识和实验能力的提高。教师不仅要重视做好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更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感悟力,把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引入物理课堂。要适时开发、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布置学生课外实验作业。这样,才能真正避免把物理当做数学应用课,还物理教学的本来面目。同时,在实践、动手中让学生体验物理研究的成功与快乐。

6.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还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根据物理学科各章节的不同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想象、思索,进行想象力训练,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探索成分,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7.关于习题教学课

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新课程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用“同样多”解题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解题勿忘我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