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老人院
2013-04-29刘聿廷
刘聿廷
奶奶成了“累赘”
秋天,九十岁高龄的奶奶在小区摔了一跤,这一跤下去就再没爬起来。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命,但骨折把腿弄瘸了,医生吩咐家里要有人给老人做定期按摩活络手脚,最好能有专人护理她的起居事宜。
大家召开了家庭会议,霖子第一个提议:“奶奶这种情况需要有专业的人照顾,我闺蜜的爷爷奶奶住在夕阳红养老院里面,要不我打听一下?”
话还没说完,就被平时和顺的婆婆打断了,“现在是在谈怎么照顾,不要动不动就推给老人院,老人院有我和你爸照顾得好吗?”说到后面,婆婆也许是有了点由此及彼的伤感,忍不住对霖子产生不满:“如果你嫌奶奶碍事,要不要干脆找三张床位,把我们老两口也送进去!”
公公接过话茬,他的意见和婆婆一致,也不愿意将奶奶送去老人院。公公还特意对霖子老公说:“强子,你奶奶以前多疼你,人不能忘本啊!”
霖子被老公瞪了一眼,心里窝着火。她考虑的是公婆都是六十多岁的人,精力不如从前,小两口又要忙工作,帮忙肯定有限,可既然大家都觉得送养老院等于不孝,自己这个“外人”还是闭嘴算了。
低估了照顾这件活儿
讨论会不欢而散,但分工落实下来:霖子和老公出钱,公婆出力。
几天后,公婆就感觉到疲惫。因为到了夏天,奶奶不能下床,洗不了澡,必须每天给她翻身擦背,一天两次,否则会沤汗、生疮。自从生了病,奶奶活脱脱就是个孩子,力道轻了,嫌身体擦不干净,重点儿,她又会痛得叫唤。
老人不能吹空调,家里闲置了好几年的电扇从杂物间里请了出来,可吹久了奶奶嚷嚷会头痛,让关掉。公婆只好轮流给她打扇。两天下来,婆婆的胳膊就肿了一圈。
等骨头养好了,医生叮嘱要让老人做康复训练,让她自己扶着墙走路,可一贯不怕苦不怕累的奶奶走上三四步就会喊痛,耍赖不动了。吃药是最麻烦的事,她会有各种借口逃避吃药,胃不舒服,刚吃了饭,水很烫不方便服药,颗粒太大……奶奶几次被噎得高血压发作。
公公的日子也不好过。奶奶从没如此依赖过自己的儿子,只要视线里看不到对方,就会大声喊儿子的名字。孝子公公起初有唤必应,不管手里的事多急都要先顾着老娘,可每次进屋,却只看到老娘对自己笑眯眯:“没什么事儿,我就是看不到你们,怕你们不在家。”
听着公婆在客厅里小声的抱怨,霖子只能深表同情。公婆开始对媳妇最初的建议心动了,让她暗地里查本地老人院的资料。他们对照顾老人已经感到心力交瘁,却迈不过“不孝”和自责这道坎。“老了都怕自己不中用,怕自己被子女抛弃,我们也有像奶奶一样的那天。”婆婆一边看霖子带回来的资料一边叹气,“人老了怎么就这么为难呢?”
终于找到个台阶
纸包不住火,儿孙们想把自己送老人院的事终究被奶奶察觉。她用力拍打床,死死盯着尴尬的儿子媳妇,翻来覆去只说一句话:“我不走,我不离开自己的家!”
当天夜里,奶奶在梦中发作心脏病,一家人手忙脚乱把她送到医院,医生直接建议家属:“像你们家老人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去专业的老人院,那里配备医生护士和医疗器具,也有康复训练师帮她训练。否则她受伤的这条腿肌肉会萎缩,等于偏瘫了。再说,老人院有人24小时轮班陪护,对心脏病患者来说也是最好的。”
医生的话给四个人吃了定心丹,打消了身为子女最后的纠结——不是子女自己偷懒、不孝,而是老人需要去专业老人院,得到更好的照顾。
去老人院那天,公公没有随同。奶奶也许接受了自己要被送走的事实,非常平静,不停向儿媳嘱咐大小事务,提醒哪里会出问题。霖子看出了奶奶的无奈与失落,看到了奶奶的不舍。也许公公也看到了,他只有留守家中,才能消化把老母亲送走的愧疚自责。
奶奶不见了
奶奶去老人院之后,家里的药味渐渐散去。大家开始习惯每周末去老人院看奶奶,汇报一周工作情况,表达老邻居对她的问候和想念,听她说老人院的趣事、伤心事。最后,霖子再在奶奶房间的小柜子里留下她最爱吃的绿豆糕。
奶奶的气色比在家时好多了,也许是得到更专业护理的缘故,也许是在这里有人一起聊天分散忧思。老人院的生活安排充实,每天上午看一小时电视,院方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下午睡觉、打牌、做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
星期天还有做义工的学生来给老人们读报纸,做一些互动游戏。
了解到这些后,公婆心中的自责内疚减少了许多。
但心放下来没多久,霖子就接到老人院办公室打来的电话:“你们家的宋慧芳老人偷偷跑出去,至今未归!”
晴天霹雳把一家人都炸蒙了,婆婆第一个哭起来:“她要不喜欢那里,为什么不给我说呢。”一家人这才醒悟过来,报警,联系亲友,发动所有人力疯狂寻找,几个小时后,警方在火车站候车大厅看到了奶奶。
白发苍苍的奶奶见到儿子,抱着他委屈地大哭:“我不要回去,我要和你们在一起!”
奶奶得意地“暂时”回家了。心有余悸的一家人把老人扶上床,坐在她的房间里召开家庭会议。
公公半是埋怨半是庆幸地问起逃跑的原因,奶奶紧紧握住孙子的手,咧开嘴笑了:“我孙子生日,我想给他买新书包,要坐火车去城里买……”
这是被所有人都遗忘的片段。二十年前,儿子媳妇去了城里上班,奶奶独自带着小孙子在镇上生活。那时小孙子最希望生日时得到一个新书包,但是镇子里没有卖。奶奶就带他坐火车去城里,用一大篮子鸡蛋换回了小孙子做梦都想要的新书包。
霖子翻出手机上的日历,今天是农历十月初八,正是强子的生日。
给奶奶办了出院手续,霖子的生活又回到了从前。
不久,霖子就怀孕了,害喜厉害,每天吐得天昏地暗,连婆婆都束手无策,奶奶什么都不说,只把孙媳妇叫到床边,给她按摩手上的穴位,却恰到好处地缓解了恶心症状。
孩子出生后,霖子越来越理解奶奶。当她抓着宝宝的小手,想象着有一天他会长大、结婚……如果有一天,娶了媳妇的他也要把自己送进老人院……她握紧奶奶的手,轻轻贴在脸上。这手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却温暖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