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原则新思考
2013-04-29王小波
王小波
摘要:根据新的课程理念、美术学科的发展和美术教育现状,论述了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视觉审美文化性原则。
关键词:实效性;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视觉审美文化性
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美术学科特点、教学活动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美术教学活动遵循的原则。课堂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学活动实施的重要和主要形式。常锐伦和李朴珉编写的《中学美术教学》、高师教材组编写的《美术教育学》、郭绍纲、范凯嘉编著的《美术教育方法论》等文献中,对美术课堂教学原则进行了论述,比较之下《美术教育方法论》的论述较为全面,它概括为:1)美育贯穿始终的原则;2)视觉思维训练的原则;3)创造性原则;4)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5)直观教学的原则;6)统一要求、集中教学与因材施教、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7)精讲多练的原则等等。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施、教学规律获得新认知、美术学科的发展出现新面貌的背景,联系当前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对课堂美术教学原则作一些思考。
1实效性原则
所谓“实效性”是指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获得知、情、意、能力等方面具体而切实的进步和发展。这是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学生作为完整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最为直接的体现;这是针对课堂教学因为其职业的习惯性,教师的教学行为容易流于惯性思维和保守教学,以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影响不普遍的现实而提出的;这是针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往往疏离或错位的教学现实而提出来的。怎样在课堂这一特定时空环境下,谋求交流的最广泛化、最深入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最佳达成,这是教师课堂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必须思考的问题。
教学的实效性本质上就是“教”与“学”怎么切合的问题,就是怎么建构与学生认知水平、认知结构、实践能力、学科素养、人格结构等相适应并能使之得到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
对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全体学生的尽力关注和尊重是课堂教学获得实效的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启动大多数学生的有效学习。尊重学生合理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得到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尊严和幸福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性,理解的深刻性,为教学活动的良好实现奠定丰厚的信息基础、感情基础和伦理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共振是有效教学的动力。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积极思考教师传递的信息打下了基础。教师应进一步在课堂教学行为中,触及学生经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企盼,在问题情景和探索氛围中,在师生创生性的不断交流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成为真实的学习主体,让课堂教学提升为师生共同创造、发展的充满活力和惊喜的学习共同体。
理性的概念陈述和感性视觉体验相互刺激或印证是达到教学实效的重要方法。怎样让课堂教学中必然存在的抽象概念、理性知识的阐释,被学生深刻体悟和理解呢?让知识讲解与视觉体验、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象、经验与想象相互激荡,特别是要将学习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将美术欣赏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视象,从而让知识、能力、情感等得到整体发展,融入生命的历程。
2科学性原则
面对无限丰富和复杂的世界包括课堂教学,怎样寻求教学行为的科学性呢?这是教学实施和管理的一种需要。
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符合学生心理和视觉认知规律性原则。20世纪,视觉认知心理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是我们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重要科学性依据。比如罗恩菲德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学说;再比如安娜·凯特纳(Anna.Mkindler)的“视觉美学的模块性”学说,他指出“视觉不是一个被动的感知活动,而是活躍的建构活动。”[1]“许多证据证明,不同类型的美术创作将用不同的大脑系统来完成。……研究证明抽象艺术比表现或叙述自然的艺术更能激活脑的一些部位。动态多维艺术也会激活大脑的某些区域”[1],等等。这些发现对美术教育方法的选择是重要的依据。
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应该符合美术学科规律。美术学科涵盖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学、科技等丰富内容,具有复杂的综合性和实践的技术操作性;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式具有逻辑与线形的一面,同时广泛存在非逻辑、非线形的一面;具有视觉感知力、形象思维力、文化理性判断力、视觉表现力相结合的能力结构等学科特征,决定了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也是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探索科学性方案的内在因素。
3综合性原则
感觉、体验、知识的相互融通,可以深化对具体题目的理解和促进知识的内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可以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提升学问的再生活力。我们应树立整体教育观,将具体知识置于系统结构中学习,将知识学习和人格建构、人文精神培养结合起来。
视觉感知与其他感知形式的综合运用原则。人们感知事物时,往往是多种感觉器官发生效用,由于感知对象和主体的差异,当然存在某种感觉器官的感知为主导的现实,但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感觉器官的感知与反响具有融通的特性。腾守尧先生也谈到“凡真正的艺术,必然是人性的绝妙体现。这种艺术和人性都是一个绝妙的综合体。凡是人,都有人性,人性是其感觉、情感、思想、智慧、个性等组成的整体。人的听、视、触、动、言语等器官和感觉,总是互相制动、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感受。”[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深化学生对某一事物的视觉感知、理解、悟通,可以设法调动学生其他感觉器官,以多维方式认识事物,从而获得丰厚整体的认知,孕育潜在的灵性。
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实践、美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运用原则。美术现象的研究、视觉文化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实践,某种单一发展培养模式必然缺乏可持续性,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与启迪、融通,为具体知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生机;将知识点发展成线,扩展到面,进而立体化;将教师传授的东西融到一个活的世界,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良好认知结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生活、情感、文化、科学等四方面的内容的综合运用,它们联系密切,具有融合性。“‘艺术与生活强调观察与感知,但任何观察和感知都离不开情感、文化素养、科学方面的知识;‘艺术与情感强调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情感体验基础,但情感体验又不能脱离生活和文化;‘艺术与文化强调对艺术品含义的把握,但这种把握又离不开情感和生活体验;‘艺术与科学强调对媒介各种性能的认识,强调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但这些认识和联系又离不开对生活观察和感知,离不开文化和价值的选择。”[2]它们之间的综合运用,为学生心智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是必然的。一则,多种教学方法形成的多种感知形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视象,激发学生感知兴趣和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二则,不同知识形态,必然需要相应的传授方式,不同的知识点的具体特征必然决定了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方法。不同知识点建构起来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必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4开放性原则
后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的本质在于:它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知识具有发散性,目标具有弥漫性;它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在沟通过程中,教学文本得以产生。这一过程是创造的过程,也是奠定每一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的基础过程。”[1]在倡导民主、人本思想的背景下,就视觉文化修养具有个体性和民族差异性的美术学科而言,讲求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必要的。
教学计划的预设与课堂实际交流的应变相结合原则。美术现象的解读具有多元性,艺术理论感悟具有朦胧性,形象感受与鉴赏具有个体性,这就增强了课堂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教师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丰富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应基于美术教学的本质要求,在交流的过程中,诱导消极因素,推动积极因素,同时面对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想火花,教师应抓住契机,调整预案,获得教学过程的创新和生命的活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原则。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是最具有优势的学科。一方面,美术创作活动本身就是艺术家在思想自由的状态下,将主体充满个性的新发现、新价值、新观念,由无形的心灵视象物化为具有客观性的现实载体,这一过程无论是思考孕育还是技术实践,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意识。另一方面,美术教育的实质,就是借美术作品这一媒介,作心灵陶冶,审美感悟,规律探究,人类文化体认,从而达到整体人格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它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鲜明的个体差异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在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审美感知及判断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还要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创设情境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更要注意将学生的差异性往健全人格的道路上带领,差异并不意味着良好的个性,教师应以世界的眼光、未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以人类文化优秀品质的价值观去促进学生知情意的良好发展,这样的教学不是盲目遵从已有习惯和规范,包含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前瞻性思想,它是教学创新的根本源泉和活力之所在。
美术教学的多元文化并存原则。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由于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历史传统的差异,其审美观、艺术风格必然存在差异,我们不能以单一的标准去作简单的判断和选择。以开放的心态去感受、观察、洞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那是一种复杂的视界交流和灵魂撞击,由此,学生的心灵才得以升华,情感才得以丰富,爱心才得以抚育,进而热爱我们的整个世界。
5视觉审美文化性原则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经济为标志的各个领域“全球化”的时代,人类生存的信息符号环境发生着日趋“可视化”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视觉文化建构着人类文化的新形态,同时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转变。视觉语言也不是少数人的图图画画,它是由造型要素按一定的组织原理构成的交际媒介,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日常生活之中,学校课堂美术教学显得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教学理念也应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视觉审美判断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美术素养基础。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视觉识读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意识,对眼睛所见的事物,在敏锐感知、想象、思维的基础上,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做出审美与意义的判断,并在全球化的艺术文化语境中能够解读其他文化族群的信息,寻求人类共同的特性和相互理解与尊重。二是视觉表达能力,即学生借助视觉语言,运用一定方法将自己的观念、思想、情感物化为新的载体,达到交流的意义。它包括了原来的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方法、过程,也包括学生将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融入学习和研究中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
美术学科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健全心智,塑造高尚的灵魂。它应该贯穿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融于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这一原则实际包含了《美术教育方法论》一书中的美育和视觉思维训练原则。
这些美术课堂教学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努力实现美术教育超越单纯注重技法训练的传统模式,实现视觉文化精神的廣泛传播,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培养,有效实践新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2,39,40,33.
[2] 杜大恺.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