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改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3-04-29邵小英
邵小英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地进行优化与调整,使之更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力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部分教师及初中学校在体育课堂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技能轻知识、重传授轻引导、重课堂轻课外、重教材轻课本,这就导致体育综合教学成效停滞不前。笔者主要针对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优化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不足
1.重技能轻知识,课堂信息容量不足。调查资料显示,有超过55%的初中教师对教学导向存在着模糊的认识,更多地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对体育知识方面则较为忽略,导致体育课堂中的信息容量不足,尤其是与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相关的锻炼常识、健康饮食、保健急救等方面的内容没有进行充分的拓展。
2.重传授轻引导,学生参与热情不高。许多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师徒式的传授,在自己进行示范后,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机械训练,没能够在进行技巧点拨之后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点,提高训练成效。这样简单枯燥的训练模式容易导致学生体力消耗过大。对本地区1200名在校初中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72%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自己学习热情有所降低。
3.重课堂轻课外,体育空间拓展欠缺。在中考应试压力的影响下,许多学校的体育拓展活动成了薄弱环节,调查显示,有超过60%的学校体育课外活动停留于教学计划、活动计划中,有20%左右的学校在课外挤出一些时间进行活动,但是也没有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体育拓展活动在学生强身健体、满足兴趣爱好及促进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4.重教材轻校本,资源整合有待提高。调查资料显示,校本课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不高,有超过45%的教师完全依靠教材,没有能够充分结合本地区体育发展传统、项目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基础和社会发展需要,导致体育教学较为狭隘,没有能够将本地区各种优质资源充分整合进去,也没有能够有效发挥校本课程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茁壮成长方面的作用。
二、对改进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四点不足,广大体育教师要认真研究、重点突破,有效打造体育高效课堂。
1.补充生动教学信息,滿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的补充,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要。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他们感兴趣的体育常识,如球类运动起源、当前重大赛事,以及体育明星等方面知识,满足学生的追星心理,同时要转换策略,转变角度,将这些知识的介绍与体育英模人物的顽强意志、拼搏奋斗事例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顽强毅力方面的教育引导。其次,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补充健康生活方面的知识,如怎样科学搭配饮食,每天应当如何开展体育锻炼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促进意义。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交通事故增多、意外伤害频繁的实际,向学生介绍一些急救方面的常识,如骨折病人应当如何处理,触电、溺水后应当如何抢救等,这些内容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强化教学模式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单向灌输、师徒式的枯燥模式,要对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首先要给予学生自主空间,教师在技能动作教学后,可以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或者分小组训练,在集体训练的过程中相互指点不足,相互点拨提高。多人一起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这样的训练模式能够改变学生枯燥训练的状态,同时让学生的训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一些枯燥的训练转变为竞赛形式,如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运球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50米运球往返跑竞赛,通过竞赛接力的形式让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调动起来。以赛促学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参与热情、缓解训练疲劳和提高训练技巧、掌握水平等方面,都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另外,教师还应当对一些训练项目、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改造,无论是对初中生还是小学生,体育游戏的吸引力都不可忽视。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渗透体育训练动作的巩固及帮助学生舒缓身心,将身体从激烈的运动状态逐步平缓地过渡到正常状态,以降低对下一节课的影响。
3.课内外紧密结合,构建立体培养体系。体育学习锻炼是一项开放性活动,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巩固外,还要充分拓展课外空间,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在抓好课堂抛砖引玉功能的同时,要积极利用课外空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可以利用课外体育知识讲座,丰富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掌一些强身健体的常识,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各类兴趣小组,如篮球俱乐部、足球队、体操队、武术队等,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与课外活动的组织方向统一起来,二者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防身自卫方面的技能训练,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防身术、擒拿术等实用性技能的训练,学生对于这些有助于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的训练,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体育课外活动中开展这样的训练活动,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道有力保障。
4.发挥校本课程作用,体现体育教学特色。各地区在体育传统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淀,尤其是许多地区的体育传统项目更是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这一方面的因素并加以发掘利用,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参与,打造特色体育。例如本地区在乒乓球运动方面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在省农民运动会中曾经获得过多个名次,学生在乒乓球方面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此,笔者组织了乒乓球业余训练队,以校本课程训练教学的方式进行活动,课堂上进行发球、接球示范指导,课后组织和鼓励学生开展训练,尤其是选择一些优质苗子进行巩固培养,先后有多人次在县区级以上运动会上获奖。这种结合地方体育传统项目与优势的校本课程,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补充教材,也是特色体育、品牌体育打造过程中的重要抓手。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广大教师要认真分析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教学信息、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等方面综合入手,打造体育高效课堂,保证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