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13-04-29谭华茂
谭华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逐步向师生互助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的转变。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地去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创设趣味情境,陶冶乐学情感
趣味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它是诱发和陶冶“乐学”情感的动力。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趣味因素,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就会显得生动活泼。
如我在教“分数基本性质”时是这样导入:“今天是猴大王的生日,小猴们买了一个蛋糕来孝敬它,可小猴们又不敢怠慢猴二王和猴三王,于是他们讨论着,准备把蛋糕的1/3给猴大王,蛋糕的2/6给猴二王,蛋糕的3/9给猴三王。没等小猴们说完,猴大王大吼道:‘今天是我的生日,怎么我吃得最少!猴三王想想,也嚷了起來:‘你们都比我吃得多,我最少!你们说说,到底谁分到的蛋糕最多?一个蛋糕分完了吗?”
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比较理想。
二、加强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提高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动手操作具有直观性,符合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忽视了学生已有水平,引导不当,使动手操作停留在形式上;或是要求模糊不清,没有精心组织操作过程,学生凭兴趣摆弄学具,达不到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呢?
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带着无意性和情绪性,操作时常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的色彩、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趣摆弄学具。如果不克服小学生这种好玩的天性,操作过程看似热闹,实际却是“蜻蜓点水”,只停留在活动的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按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使他们的操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操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可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动手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每个拼图都用了7块板,拼成的每个图案必须有7块板,不能有剩余,1个、2个、3个……一直到7个图案各用多少块板,从而引出7的乘法口诀,而不是比谁拼成的图案漂亮或拼成的图案形状的多样性。
三、善用“小组合作学习”,创新课堂教学行为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弊端,提高了教学效率。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出现貌似热闹的自主探究,只有其形而无神,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因此,我在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之前就用小黑板出示讨论的题目和要求,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尴尬。另外,对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能力差异的互补组合,做到每组都有一个数学成绩突出和一个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以带动其他组员,并由小组成员自己为本小组起名,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四、适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并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被设计成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那样只能是流于形式,更不符合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找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难点上面设计出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当学生掌握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王大爷在自家院子里用篱笆围成了一个正方形的花圃,已知篱笆的长是12米,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思考了2分钟以后,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就想出了解题的思路,高兴地举起手来。这时我就适当地鼓励其他学生:“看,已经有同学想出办法了,暂时没有想出的同学要加油啊!”等其他学生继续思考2分钟之后,让率先想出方法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全班学生发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接着再引导学生把这类问题总结、归纳一遍:已知正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先用“周长÷4=边长”,再用“边长×边长=面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还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技能,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不懈的追求,也是教学中一个长期的话题。只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实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