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尔王》的先锋性与审美特性
2013-04-29覃正荣
覃正荣
[摘 要]《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从古典文论的角度看,《李尔王》打破了“三一律”的陈规,作品具有开放性,在审丑、审美方面具有先锋性和审美特性特征。莎士比亚是“反三一律”的代表人物,他集先驱性、革命性和开放性于一身。《李尔王》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具有划时代的先锋意义。
[关键词]三一律 开放性 审丑 审美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9-0054-02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这部作品打破了当时戏剧“三一律”的陈规,具有先进性,同时还具备了独特的审美特性。
一、先锋性
(一)打破“三一律”陈规
“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戏剧理论家提出的。它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一致的原则,即一部戏剧作品只允许写发生在一天之中、同一个地点内、单一的故事情节。到17世纪,“三一律”被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极力推行,并在欧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三一律”不断受到抨击,才逐渐不被采用。
很显然,在莎士比亚(1564-1616)所处的时代,戏剧主流还遵循着“三一律”的规定,但是莎士比亚大部分的作品并没有遵循“三一律”。在莎翁之后一个世纪的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在《 <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中否定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并认为莎士比亚打破了“三一律”,写出了长盛不衰的作品。以《李尔王》为例,故事发生的地点并没有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从皇宫到荒野、茅舍、农舍和多佛等,地点的跳跃跨度很大。
除了场景的不断变换之外,莎士比亚还打破了单一故事情节的陈规。《李尔王》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围绕李尔王及三个女儿进行的,这是主线;第二条线索围绕格罗斯特伯爵及两个儿子进行,这是副线。一主一副的线索使得情节不单调,暗藏玄机。副线随着主线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起到烘托的作用,并且两条线索、两个情节由头到尾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驾驭剧作的大手笔和能力。高乃依在《关于情节,时间和场景的统一》中就提出,“主要情节只能有一个,其他情节作为次要情节为主要情节服务。但是,主要情节只能是一个完整的、贯穿始终的情节,这样,观众看戏时就能清楚把握主要情节的发展”。[1]莎士比亚先于高乃依,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在剧作上的创新,他是早期反“三一律”的代表人物。
(二)开放性
莎士比亚并非是传统的作家,托尔斯泰认为:“莎士比亚不敬神,不悯人,笔到之处血流成河。”[2]同样,伏尔泰也对莎士比亚存贬低的态度。他学习高乃依和拉辛,遵奉“三一律”,但又受到莎士比亚的影响。他是最早翻译莎士比亚剧本的法国人,开始时非常推崇莎士比亚的天才,后来又指责他的趣味不雅。在《李尔王》中,除了暴风雨那一幕让人记忆深刻外,残暴血腥的场面也同样震撼人心,比如格罗斯特伯爵惨遭毒手被踩出眼珠的一幕。莎士比亚没有任何避讳,将血淋淋的场面展示给了观众。在《李尔王》的结尾,舞台上一共死了五个主角,即李尔王,三个女儿以及康瓦尔公爵。莎士比亚将死亡和尸体也呈现给了观众,但这并没有降低莎剧受欢迎的程度,现在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从《李尔王》看到莎士比亚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开放性。
在内容上,莎士比亚也没有局限于当时的传统,使李尔王和小女儿最终团聚并收复江山,以圆满的结局来收场,而是让死亡成为该剧的主旋律。除此之外,莎士比亚没有在此作品中称颂基督教精神。他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开始时昏庸,爱听甜言蜜语的皇帝;而当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分到国土之后倒戈时,他开始用恶毒的语言来诅咒她们,希望她们都死去。同时,莎士比亚还描述了大女儿、二女儿和埃德蒙之间的非正常爱情。这些都违反了基督教关于爱和秩序的道义。由此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剧作的革命性。
三、审美特性
关于美的论述,罗马诗人朗吉弩斯在其作品《论崇高》中就已提出崇高即是美。而他提出的崇高“是一种绝妙的表达”,“崇高用在最合适的场合时会以闪电般的光芒照亮四方,刹那间显示出一个雄辩家的全部威力”。[3]在现代,人们一般认为,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但它同时也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审丑
《李尔王》是部悲剧,还存在残暴血腥的场面,按照美学的定义来说它的场面并不美。悲剧让人产生难过的心情,并不能让人感到愉悦。在《李尔王》中,埃德加受到兄弟埃德蒙的陷害,装疯卖傻求生存,“用污泥涂脸,用毛毡束腰,把头发揉成结,献出我的赤条条一身来顶它……有时凭狂乱咒,有时凭祈求索讨人家的施舍”。[4]不管是衣着上,还是言语行为上的疯癫都没有给人以美感;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别是李尔王的语言和他的身份并不相一致。在他受到大女儿和二女儿的折磨虐待并流落荒野后,他就用恶毒的语言诅咒她们,那些语言非常粗俗。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表面上甜言蜜语,内心却和蛇蝎差不多,达到目的之后对父亲的态度和之前相差十万八千里。二女儿和她的丈夫甚至还踩掉了格罗斯特伯爵的两只眼睛;埃德蒙自私自利,为了爬上高位,不惜对自己的兄弟下毒手,还告密使得自己的父亲惨遭厄运。反面人物的行为都带有丑恶的性质。可以看出,“丑”是《李尔王》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丑”是西方的喜剧(滑稽)、悲剧和崇高中的重要因素,贯穿了西方整个美学史和艺术史。[5]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正是通过丑的语言、行为和内心独白,提出了自己对它们的否定,也向观众传递着这样的否定。审丑学的创立是从近代开始的, 而莎士比亚早就实践了这个理论,其先锋性不言而喻。
(二)审美
《李尔王》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到现在仍能得到人们的热爱,除了塞缪尔·约翰逊说的这部作品具有普遍性的东西这个原因之外,还因为其审美特性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该剧首次上演是在1606年,那时英国的 “圈地运动”正在加速进行,社会形势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莎士比亚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大,创作风格转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逐渐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李尔王》即属于这种风格。
莎士比亚在其早期作品中已露出批判资产阶级罪恶的端倪,到进行悲剧创作时,他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揭露和批判就更深刻了。剧中人都是封建统治人物,但他们并不完全代表着封建统治力量。诸如埃德蒙和芮根等年轻人,他们的思想里有新的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资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现行者的社会力量。埃德蒙不信天命,有反封建的意味,也有一些资产阶级色彩。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为了财富可以掩盖自己的内心,得到之后才显露出自己的真正面目,这和资产阶级财富的原始积累过程差不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李尔王》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过程,以及资本家的残酷和冒险精神。
读者,即审美者,也是使文学作品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审美涉及多种心理功能,如想象力、理解力等。在面对《李尔王》时,审美者比较难以按照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情感上会跌宕起伏。德国的鲍姆嘉,感性学(包括美学和丑学)的创立人,他认为,悲剧所引起的负面的痛感和恐惧感也可以转化为肯定的审美快感。正是因为莎士比亚的崇高,和被他的崇高打动的读者,才使得《李尔王》长久地得到了世人的喜爱。
悲剧的效果是由悲剧的性质决定的。考狄利亚在和反方的斗争中愈加显示出她的高贵品质,尽管她最后以死亡告终,可观众和读者还是觉得她是一个英雄;李尔王也最终迷途知返;恶人也都得到了惩罚;造成美或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的人物也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愤恨。这种善与恶、美与丑激发出来的爱与憎、悲与恨无疑具有教育与审美的功能。
《李尔王》打破了“三一律”的陈规,集创新性和开放性于一身;同时它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3] 张中载,赵国新编.西方古典文论选读[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 陆孙谷.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 卞之琳.里亚王悲剧[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 王洪岳.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洪艳.生态批评视野下《山鬼木客》的原型探微[J].大学教育,2012,(6):42.
[7] 陈玲玲.解读韩愈诗歌奇险怪异的审美风格[J].大学教育,2012,(8):52.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