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忠实文学创作的生命体验

2013-04-29黄瑞芳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康家现代文明陈忠实

在中国现代文坛活跃着一位极为特殊的作家,他有着老农民的脸庞,穿着朴素,言谈中透着几分关中汉子的豪爽。他的笔为读者讲述着发生在上千里关中大地上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他的小说为世人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激烈的冲突。在他创作完成的文学作品中,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思考,更多的是他将自己多年的生命体验在胸中熔铸、锻造铸就的文学世界。这位作家就是陈忠实,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书写人生的炫彩华章。人们对于陈忠实的了解往往是从那本厚重的《白鹿原》开始的,近年来被改编为电影的《白鹿原》再次让这位朴实的作家进入到了公众的视野中。电影的成败与否并不关涉小说的审美价值,世人更应注重从小说文本去探究陈忠实文学创作的生命体验。

一、乡土世界的情感书写

在厚厚的七卷本《陈忠实文集》中,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讲述着作者所经历、看到的中国农村生活。陈忠实的创作立足于厚重、广大的乡土世界,在默默地坚守中观察着中国当代乡土世界的历史与命运,使得他所走过的创作道路成为乡土世界的情感书写。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乡土文学”很早就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在部分研究者看来,作家们对于乡土世界的描述是:“在尝试融构新知的时候,我们身后毕竟已经静静地躺卧着长长的历史身影,别的领域暂且不说,就以新文学的近百年发展历程而论,乡村、农民、乡土,就一直是他的关注、描写、叙述和想象的中心之一。”[1]

陈忠实之所以高度重视乡土世界:首先是因为他本人多年扎根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其次,正是多年的农村生活促使他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将多年来中国农民经历的一切写入自己的作品成为他奋斗的目标。在陈忠实的小说中,对于乡土世界的思考始终是不变的主题,而他的成名作《白鹿原》更是这一描写的顶峰。这部作品思想的核心是“在动荡的近现代中国中的乡土社会,整部小说指向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反思,而且是从文化心理角度上的生存反思”[2]。小说《白鹿原》围绕着白、鹿两家的故事展开,白嘉轩在娶了第七任妻子之后终于重振家室,鹿三一直是白家的长工。小说讲述了白、鹿两家第二代人的成长经历,白家是中规中矩,黑娃则是很小就表现出了不安分。

小说的主题是对乡土生活的记述,是对于农民苦难生活的再现,作者展现乡土世界的核心在于刻画了细致、精微的情感世界,正是借助于对乡土世界的情感书写完成了小说的艺术再造。在《白鹿原》中,乡民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往私塾接受传统教育,开启了传统文化对新一代的启蒙。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一代人没有按照既有的教育模式完全接受私塾教育,而是穿插了现代教育。于是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现代文明的火种,使得他们的身上少了老一代中朱先生那种宽容,多了一分激烈和抗争的意识。但在所有活跃于小说《白鹿原》中的人物身上更为普遍地存在一种情感特质,那就是为了自我认定的目标奋斗不止的坚韧、勤劳。这一点既不是现代教育的成果,也不是传统教育所能给予的。在陈忠实的笔下,无论是接受过私塾教育的白孝义、黑娃,还是身为长工的鹿三,他们都表现出了这一宝贵品质。这一点在族长白嘉轩的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不仅缘于他是族长的特殊身份,更是骨子中不可磨灭的情怀。

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生活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默默地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族坚守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品质。在作者的叙述中,情感成为最宝贵的表达方式,这份情感是在白嘉轩等人的殷殷鲜血浇灌中成长起来的,同样也是作者陈忠实多年农村生活积累的生命体验的凝聚。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强烈冲突

陈忠实的创作不仅是将农民的情感世界作为了作品的审美要件,更为重要的是他所设定的时代背景正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这一时期的中国农村正经受从经济贫弱到文化凋零的双重打击。在农民们的身上,多年的战乱、频发的灾害使得他们的生活极为贫困,同时他们也经受着精神的苦难——这种苦难来自于他们自身所浸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强烈冲突。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鲁迅是最早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强烈冲突加以呈现的作家。在他的笔下,“离去——归来——离去”的模式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无法摆脱的人生悲剧。当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知识分子回到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这里的人们依旧以“阿Q精神”面对祥林嫂的痛苦。于是,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只有再度离开,这一次的离开中带着无限的悲哀——他们深感传统文化的弊端几乎无法拯救。历史演进到20世纪80年代,同样是出身于农村的作家陳忠实在自己的小说《康家小院》中再一次讲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复杂故事。

不同的是陈忠实给出的答案明显不同于鲁迅等一批作家:首先,陈忠实突破了鲁迅等人创设的乡土小说叙述模式,这一突破固然与陈忠实本人的人生经历紧密相关,他没有像“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一样获得留学的机会。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是他本人在农民中间生活了很多年,陈忠实对传统文化抱有无法割舍的情结。小说《康家小院》中传统文化被具象化之后的符号就是康家父子,他们勤劳、朴实、善良,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吴三,这才有了吴三说的:“一不图高房大院,二不图车马田地,咱图得康家父子为人实在,不会亏待咱娃的。”淳朴的话语源自传统文化的熏染,没有多年的农村生活是无法理解吴三对康家父子的信任感的。而这一切能够进入小说,都建立在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眷念上,而并非鲁迅时代的批判。

“传统文化的善良美好是那样使人心驰神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浸透着古老乡民的所有幸福与欢乐,人与人之间的仁义行止是避免一切苦难的救世良方,只要无欲、无智、无求,为生存而生存,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古老乡民就能摆脱一切外在力量的悲剧性伤害。”[3]

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淳朴的历史中,康家父子所期盼的温馨生活只维持很短的时间,现代文明的介入直接冲击着传统文化。对于在农村生活多年的作者而言,陈忠实的记忆中一定对“识字班”有深刻的印象。那些在政府的组织下来到乡村的教师们,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而已,更在于他们启迪了农村人的心灵,帮助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在世界的窗户。玉贤正是在识字班中认识了杨老师,她深深地被这个男人身上前所未见的气质所吸引,进而成为他满足欲望的牺牲品。在康家父子生活的乡村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第一次碰撞就以“奸情”收场。

三、乡村生活与生命体验

对于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们而言,短暂的乡村生活为他们带来新奇感,这是因为他们接触了完全陌生的生活方式,在尽情享受中获得了心灵的释放。对于长期扎根于乡村生活的普通人而言,长久的乡村生活使他们的思维、灵魂都浸润了传统文化的基因,这是因为他们彻底成为传统文化的产物,在默默地坚守中完成了心灵的成长。而陈忠实明显不属于上述两种人中的任何一种,他徘徊在二者之间,是用自己多年生活在乡村获得的生活经验、情感积淀完成了从“当局者”到“旁观者”的人生角色转换。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乡村与城市成为人类最为重要的栖居之所,而中国社会的城市、乡村二元格局表现得更为明显。无论是《白鹿原》中对乡村生活的记述,还是《康家小院》中新旧文化的思考,陈忠实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适应感。陈忠实笔下的乡村生活少了江南水乡的宁静、恬淡,多了关中大地的苦难、艰辛。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自由地抒发着自己的感情,讲述着自己曾经生活的关中大地最为普通、真挚的情感。多年后当陈忠实回首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时,尤其是他对于自己创作《白鹿原》的过程中有一段关于他本人翻看县志的记载:

地方县志上关于白鹿原的记载颇为详细,却多为兵荒马乱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生灵涂炭。这座塬沉重悲怆到令人不敢翻揭的历史,在我面对它的时候,却几乎保持了几乎不动声色的平静心态。不是我冷漠,也不是孤傲,在于我粗识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过程里,白鹿原不过是小到不起眼的有一个历史的演绎地罢了,开明皇帝统治下的太平安宁,更多的却是荒淫皇帝的执政和改朝换代过程里漫长的难得聊生的灾难。白鹿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兵家必争的掠夺长安的军事重地。[4]

在这段记述中,笔者了解到陈忠实笔下的“白鹿原”原来并不是一片“世外桃源”,而是“兵家必争的掠夺长安的军事重地”。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每当战争爆发之际,生活在“白鹿原”的人们必将遭受一场巨大的灾难,他们世世代代承受着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当历史演进到作者描述的时代时,白鹿原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已经不再显得那么突出,但多次的战争彻底摧毁了这片土地的宁静、祥和。在这片孕育了华夏文明的土地上,苦难从来就不曾离开。多年扎根农村的生活经验使得陈忠实获得了超越常人的生命体验,当这种体验在一位对关中大地有着深重感情的知识分子心中逐渐沉淀、发酵之后,就最终升华、演变为他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

历史的记载早已伴随着黄土地的滚滚风沙飘向遥远的时空,留给生活在这的人们的只有口耳相传的故事,只有对传统生活的追忆。当这些即将逝去的精神财富进入到陈忠实的记忆中,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深处的情感,将其转化为自己笔下的《白鹿原》《康家院子》,或许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3.

[2] 种永斌.根植于乡土世界中的生存反思——以陈忠实的《白鹿原》为中心[D].银川:宁夏大學,2010.

[3] 赫牧寰.陈忠实《康家小院》浅析[J].学术交流,2007(02).

[4] 陈忠实.寻找自己的句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21.

[作者简介]

黄瑞芳(1977— ),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文学硕士,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康家现代文明陈忠实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河洛康家富贵传家的奥秘
康家石门子岩画调查与研究之二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参考资料
陈忠实与我的家事往来
陈忠实:世上有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