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语和汉语常用文体差异

2013-04-29赵凌燕

东方教育 2013年9期

赵凌燕

【摘要】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具有重复性和习惯性,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掌握了目的语文章的体裁特点,有利于提高外语阅读能力,写出地道的目的语文章。

【关键词】文章体裁;德语汉语对比;德语阅读;德语写作

一篇文章的写成和理解,都受到文化的影响。这是不同文化之间文章差异的一个根本原因。首先指出这一现象的是美国人罗伯特 卡普兰(Robert Kaplan)虽然这个说法在最初提出的时候遭受质疑,并且罗伯特本人后来也修正了他自己的意见,但是这一现象至今仍备受关注。文体知识会不自觉地运用在交际过程中,这一点也经由认知心理学家证实。他们认为,文体知识是储存在所谓的认知图式或框架内的,在交际过程中,这些固有的模式会自动地调动出来,对于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作者和读者来说,这些文体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通过文章体裁的相关知识,可以推测文章的目的,主题展开的形式,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如果一个外语学习者把母语文体知识照搬到目的语,就算是用目的语写作,也往往让人读起来很晦涩,甚至让人费解。本文试图从表达方式,文章体裁和文章主旨的关系来分析汉语和德语常用文体特征差异,帮助中国的德语学习者了解德语常用文体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提高外语阅读水平,另一方面避免写作中出现中式德语。

1.文体和体裁

自60年代的中期起,对比修辞学研究了来自不同文化的文章在逻辑思维结构上的差别,他们推测,母语的文章模式运用到了目的语的写作中,才会产生“混合式文章”(Mischtext)。外语课的任务之一应该是让学习者掌握受文化制约的文章模式,然后根据不同的情景和对象来写作。所作之文章应该符合目的语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必要知道,目的语和母语的文章体裁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文章的体裁就是文体形式的篇章整体。对于文体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本文引用的是弗莱舍 W 在《当代德语文体学》的定义(Fleischer,W. 1979,第41页。)

Stil ist die auf charakteristische Weise strukturierte Gesamtheit,der in einem Text gegebenen sprachlichen Erscheinungen,die als Ausdrucksvarianten innerhalb einer Reihe synonymischer M?glichkeiten von einem Sprecher/Schreiber zur Realisierung einer kommunikativen Funktion in einem bestimmten T?tigkeitsbereich ausgew?hlt worden sind.(文体是语篇中各种语言现象以特殊方式构成的整体,是说话者或写作者为实现某种活动范围内的交际功能而在一系列同义的可能性中选择出的不同表达方式。)

李逵六在《德语文体学》中将德语的一般性文章(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分为了书信-通知,报导,描写,说明,制约性文章,谈话,讨论和叙述。(李逵六,2004,第202页)。其中的报导语体(Berichte),叙述语体(Erz?hlung),讨论语体(Er?rterung),说明语体(Beschreibung)常常被学生对照理解成汉语中常见的文章体裁: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否德语的文章真能在汉语里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体裁?貌似相同的文体中,都有哪些异同呢?

1993年-1994年,南京大学日耳曼学教授和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一起做了一个关于汉德文体差异的研究,研究结果在1997和2001年在德国发布。其中的一些结论如下:

汉语和德语的文章体裁并不是完全一致。一方面分类方法不一样。汉语的记叙文既可以是德语中的报导语体(Berichte)也可以是叙述语体(Erz?hlung),而这两种体裁在德语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德语中的叙述语体(Erz?hlung)既可以说成是汉语中的记叙文也可以理解为小说。另一方面,类似的文章体裁中又有很大的差别。汉语中的说明文大体上相当于德语中的说明语体(Beschreibung),议论文类似于讨论语体(Er?rterung),但其中的差别不能忽视。(Lehker,2001)

2.分类方式

汉语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把文章分成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散文。

德语里,区别文章体裁的不是文章的表达方式,而是篇章的功能。例如说明语体(Beschreibung)和报导语体(Berichte)是传递信息,叙述语体(Erz?hlung)是供人消遣,讨论语体(Er?rterung)是阐明道理。

德语和汉语对于记叙这一表达方式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比如都包含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中文作者会对记叙的事情做出评价和决断。而德语中报导语体(Berichte)和叙述语体(Erz?hlung)都主要用记叙的方式来展开主题。这里的记叙方式分成了两类。一类称为NARRIⅠ(referiert/berichten客观报导),另一类称为NAARⅡ(erz?hlen讲述)(Hernemann/Viehweger 1991)在报导语体(Berichte)中运用第一类记叙方式,叙述的是客观发生的事情,行文中不会出现主观的评价,不会运用夸张的形容词,也不会渗透某种道德上的号召。叙述语体(Erz?hlung)运用第二类方式,记叙的事情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这两种体裁的根本差别在于篇章的功能不同。Bereichte是传达信息,Erz?hlung是为了供人消遣。

西方的篇章语言学认为议论是以论述的方式展开主题。论题需要论证,通过推理得出结论。在叙述上尽可能地运用主观的,确定的,连贯的形式,引用提问以及经验中的事例。论点有条不紊,轻重排列有序。对于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的判断。德语的讨论语体(Er?rterung)就是以议论的方式展开主题。叙述的成分少,且不能成为有效的论证,名人警句和俗语很少出现在论述中。汉语的议论文常常出现记叙的表达方式,记叙是为了议论服务。

西方篇章语言学家还认为,说明应以客观描写为主。可以说明某一行为,或某一客体。读者收到的信息应该客观,没有感情色彩。说明语体(Beschreibung)正是用这种方式展开主题。这类文章不会有叙述和抒情的成分。而汉语的说明文,说明虽占主导,记叙和议论会为其服务。有时说明文的结尾还有抒情的成分。

3.篇章的功能

德语依据篇章功能(Textfunktion),汉语则根据文章主题的展开方式即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将文章分成不同的类别。Brinker(1992)认为,篇章的功能和表达方式应该保持一致。如果一篇文章是以讲述(erz?hlen)来展开主题,那它就应该供读者消遣娱乐。而说明语体(Beschreibung)以客观描写为主,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资讯。报导语体(Berichte)通过对事件的客观报导,传达信息。汉语往往通过叙述某件事引出深刻的道理,使读者从受到启发。德语里只有寓言故事才有这样的作用。除此之外,汉语中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都有论述的功能。这说明,文章的功能并不是区分汉语文章体裁的标准。所以,中国的德语学习者在写德语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文章的作用和功能,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章结构和风格特点。

4. 对德语课的意义

既然德语和汉语的文章体裁分类方式不一样,类似文体中又存有很大差异,这就有必要在阅读课和写作课上强调文章体裁的知识。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文字和句子层面,语法结构的分析和课文内容的理解不能成为阅读课的重点。分析不同文章的行文模式,结构特点以及写作目的,这些文章体裁知识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体裁有常规性和制约性,认为体裁是语言使用者共同遵守的、程式化的社会交往工具,具有重复性和习惯性,其基本原则不能被随意更改。在写作课上强调文章体裁知识,学生才能作出地道的德语文章。

参考文献:

[1]Fleischer,Wolfgang/ Michel,Georg:Stilistik der deutschen Gegenwartssprache,VEB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Leipzig,1979.

[2]Heinemann,Wolfgang;Viehweger,Dieter:Textlinguistik. Eine Einführung. Tübingen:Niemeyer,1991(Germanistische Linguistik,115)

[3]Brinker,Klaus:Linguistische Textanalyse. Eine Einführung in Grundbegriffe und Methode. 3. Auflage. Berlin:Erich Schmidt,1992

[4]Lehker,Marianne:Chinesische und deutsche Aufsatzsorten. In:Fix,Ulla;Habscheid,Stephan;Klein,Josef(Hrsg):Zur Kulturspezifik von Textsorten. Tübingen:Stauffenburg,2001,131-146

[5]李逵六,德语文体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