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生课外读书活动
2013-04-29苏兴瑞
苏兴瑞
【摘 要】 而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切实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每一位小学生多读书以拓宽视野、完善观念、涵养性情、成长人性、增强能力,让他们那美丽的童年因读书而放射出动人的光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只采“百花”的小蜜蜂!
【关 键 词】 读书活动;课外;小学生
有这样一个统计,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的蜜,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才能酿造味道浓郁的甜蜜。因而,我们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机地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那么怎样搞好学生课外阅读呢?
一、明确目的,想读书
女作家徐小斌颇有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上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的,他们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字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其实,我们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而不是单纯的消遣和娱乐,如果仅仅满足于消遣和娱乐的话,那么阅读的水平只能仅仅停留于肤浅和平庸的层面上,不可能有大的收获,更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学生只有在有了明确的目的后,才能有紧迫感,思想集中,积极思维,收获自然就会显著。
二、激发兴趣,乐读书
(一)利用教材,激发热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童年春天的一些趣事,同学大多能谈到春天在大自然中玩耍、放风筝、追赶嬉戏的情境。再联系古诗词诵读活动,要求吟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有关春天的诗句。复习旧知识后,教师因势利导地启发,把学生带到《春》所描绘的秀丽景色中,学生被这诗一般的意境所感染,不仅学习起来十分有趣,而且还能引起他们课外阅读有关春天文章的兴趣。
(二)选讲故事,创设悬念
老师可选择儿童最感兴趣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平时,我利用晨会课和班会课,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朗读一些优秀读物:《大地的儿子》《水浒》《鲁宾逊漂流记》等;我们还生动地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感受,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我也要读一读”的行为动机。
(三)以身作则,与生共读
“染于青则青,染于黄则黄”。要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但要读经典性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了解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想去读书。
(四)定期交流,激发热情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要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体会、朗读比赛、讲故事、课外阅读小报、读书笔记展览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三、掌握方法,会读书
(一)每周一诗一文
让学生找到新课标中所规定的小学生必背(读)古诗词、《论语》、文言文和中外名家名篇,每星期抽出一节晨会课举行诗词朗诵会和名篇的评析诵读,长此以往,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二)做笔记与卡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真情实感、赞美之词及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并就其中一处谈谈自己的想法,怎么想就怎么写,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求,从内容、篇章安排、词句运用等方面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
(三)用精读和略读
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他们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而那些只作了解的信息则可浏览,才能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四)自办手抄小报
围绕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办手抄报。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相互观摩、互相学习,又会悟到很多东西。能够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组织活动,多读书
大量阅读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机会。
1. 定期召开课外阅读汇报会或小组讨论会,交流彼此的收获,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取长补短。
2. 利用阅读课、中队活动举行佳作欣赏推荐会;人物评论会;朗诵会;结合语文活动,举行读书演讲比赛等。
3. 展示学生的摘录本、摘录卡,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 经过一段时间,让学生根据摘录,从一个方面选材,自己编辑、设计一份小报,在全班展示、交流、互相学习。
通过以上的方式,体验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兴趣,积淀语文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而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切实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每一位小学生藉读书拓宽视野、完善观念、涵养性情、成长人性、增强能力,让他们那美丽的童年因为读书而放射出动人的光彩!让每一个学生都做一只采“百花”的小蜜蜂!
【参考文献】
[1] 葛葆瑞. 如何搞好小学生的读书活动[J]. 新课程(小学版),2012(8).
[2] 段琳. 浅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3).
[3] 林赛娟.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 新疆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