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母的烙印

2013-04-29赵婕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3年9期
关键词:遗像病痛腊肉

赵婕

除了父亲珍藏的一张祖母遗像,我没有祖母的其他形象记忆。

事实上,祖母逝去前的好几年,离她最近的除了她的黑色棺材,就是任劳任怨的小女孩——我。20世纪中后期的四川乡下,尊老者住在堂屋,棺材也放在堂屋,再派一个懂事的孩子端茶递水,夜晚陪床。祖母极爱干净,母亲和我细心伺候,但我觉得,我还是像一条腊肉一样,被衰老病痛的烟雾彻底熏透了,我灵魂里潜伏的对衰老病痛的厌倦恐惧,像腊肉中的亚硝酸盐一样,不知需要多少维生素去抵消。

在我和祖母的直接关系中,“祖母”是一个负面的词语。除了日复一日伺候给我增加身心负担,就是从母亲口中听到的,祖母因为重男轻女对幼年的我如何无端嫌弃,如何因为我而打击母亲。母亲似乎是以德报怨,最后彻底改变了祖母对她和我的态度。母亲和祖母彼此之间可有输赢?对这个结果我必须到足够成熟才能理解。小时候,我获得的是对世界混乱的看法:爱为何是单向的?她从不偏心大儿媳一家,晚年的享福却来自她鄙视的孙女和大儿媳。我母亲固然善良正直,忘我付出,她真的甘心情愿吗?为何她那么大的怨气发在了我父亲和我以及弟弟们身上?真只是脾气问题吗?坏脾气的根由是什么?

父亲对祖母极为尊敬和孝敬。我母亲也对祖母年轻守寡抚养孩子兴家,由衷赞许。父亲两次放弃自己的前途,第二次是因为他的小儿子生病,第一次因为“父母在,不远游”,为祖母。据说,祖母去世那天,父亲得到消息,从二十多公里的上班的地方长跑回家,亲手给祖母喂了最后一勺葡萄糖水。

祖母下葬那天,下了小雨,去了很多人。其他我记不得了。但,直到我长大,村中一些长辈还一直在感叹和称颂,我在祖母葬礼上的哭。尤其是那些已经望见死亡面影的老人,特别希望他们身后也有我这样一个孙辈。我的哭,据说是那么激烈真挚,除了显出我的孝心,更证明祖母的人生是值得的,还证明我的父母把我教养得很好。

我既无法感知自己当年的真实情绪,也无法推想我的潜在心理,更无法修改那历史的一幕。据我后来对自己的了解,我的感情一直带有激烈真挚的本色,但却容易轻率和不恰当付出,或者不懂得以更恰切的方式付出。这一切似乎都从墓地那个小孩身上显现出来其中一端。另一端,我真正强烈深沉的情感,往往又以无动于衷的方式表达,暗中妄想对方的默会;甚至,有时候,还故意南辕北辙混淆是非来表达内在情感,暗中妄想对方有火眼金睛,去伪存真,直抵我心。

如此想来,我对祖母的感情,是一种粗糙的真情,我才表达得那么流畅,以致感动了那些村中野老。直到某天,我的母亲忽然递给我一张细砂纸,我开始打磨这份亲情。

母亲到我家住了一个多月,忽然自卑地说,她自己做事太慢,我做事很快,像祖母。我当时十分惊讶:一是因为我母亲能干是出了名的,我从没有她做事慢的印像,只是觉得她做事苛求精致;二是,我虽然知道自己做事有强迫症和速度迷恋症,但竟没有想到让我母亲这样的能人也自惭形秽;三是,我万万想不到,我身上潜伏着祖母的风格,仅此一点,就足以在祖母与我之间的深渊上搭起线桥。

这已经是祖母去世三十多年后了,我也差不多到了祖母去世时候我父亲的年龄了。

某次,我回老家看父母,临走,我把父亲房间里,祖母那张唯一的遗像带到北京,扫描存档之后,又让侄女把那张照片给父亲带回家。我知道,这是父亲唯一不能给我的东西,我必须完璧归赵。

猜你喜欢

遗像病痛腊肉
腊肉飘香
闲话“腊肉”
体味病痛
爷爷奶奶的遗像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哭出一座山丘(三首)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产后病痛重调理
父母的遗像
为治病,他从重庆回到怀化! 祖传秘方药除病痛 让他晚年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