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过程
2013-04-29赵琴
赵琴
摘 要: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系统和每单元的教学任务,制订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又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整十数
教学目标是人们对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恰当,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决定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系统和每单元的教学任务,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鉴于以上分析,现以实例说明: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整十数加、减整
十数》
教材分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相互交流,体现了“算法多样性”的理念。这样编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好基础。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后,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
那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和不同的形式来展开。如,根据前面确立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用以下不同的形式来展开:
第一种:从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方式来引入,教师出示一个袋子,让学生猜袋子里有什么,教师拿出1捆小棒,让学生说是1个十,拿出2捆小棒,让学生说是2个十,拿出3捆小棒,让学生说是3个十……这样先让学生认识整十数,为下面的整十数加、减
整十数作铺垫。接着教师出示教材第62页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从图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回答10+20=30,然后围绕10+20为什么等于30进行展开,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学具探究10+20的计算方法,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性的教学理念。对于减法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30-20为什么等于10的计算方法,最后优化和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接着进行巩固
练习。
第二种:用有密码的数学王国来展开教学,想进入数学王国要先破解密码。密码1:从77开始,一个一个数,数出4个数。密码2:5个5个数,数出25后面的5个数。密码3:80里面有( )个十,( )里面有7个十。破解密码后进入数学城堡,出示10个苹果的图形和20个苹果的图形,让学生说一说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学生回答10+20=30后,探索10+20=30的计算方法,并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接着通过把苹果分给学生20个,还剩下多少个来展开减法的教学,学生会自觉利用迁移的方法来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然后在数学城堡里进行闯关1来优化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添上个位上的0就可以了。闯关2进行口算比赛,通过口算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和组成,探索数字系统的结构,寻求多种可能的口算方法,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交流,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温故知新的主要途径,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除上述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入新课,调动学生探究数学的乐趣,以促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与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都要围绕制订的教学目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过程都是从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的过程来展开的,提供给学生小棒、计数器,以直观的操作帮助学生思考并得出结果,既便于教师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又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在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在头脑中重现分一分、摆一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进行表象操作的过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
上,学生写出算式,直接说出计算的结果就是进行抽象的符号操作。最后要注意讲究练习的形式,练习要以课内为主,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好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都是好的练习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杨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