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应字斟句酌
2013-04-29王言信
王言信
唐代诗人贾岛被称为“苦吟诗人”,他抱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所作诗篇反复推敲,苦心吟咏。“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至今为人们所传诵。贾岛的故事告诫我们在作品创作中要字斟句酌,用字要规范、传神,表情达意要清晰、传情。作为一名教师,要作语言文字的侦察兵,要发现教材选文的不当之处,以期教材的日臻完善。
2010年下学期我教六年级语文时,就《最大的麦穗》一课曾和苏教版教材的汪小铅老师进行过交流,交流的内容是这样的:
小麦在嘲笑他们吗?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富有哲理。讲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是的,弟子们在麦地里看了这株摇了摇头,看了那株又摇了摇头。有时也试着摘了几穗,因不满意又随手扔掉了。弟子们一再错失良机,结果一事无成,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是在嘲笑他们?还是在为他们惋惜?“嘲笑”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而“惋惜”不更能淋漓尽致地体现痛失机遇的那种追悔吗?
教材的编辑们高度重视此事,汪小铅老师不因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而轻视我的建议,亲笔给我回了信,事实证明苏教版教材的编者是开门编教材的,是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的。他们对《最大的麦穗》做了修订,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改为“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为他们惋惜。”(变嘲笑为惋惜,是为了健全学生良好的心态,是为了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句话的改动就是我们教材的编者、一线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
今年我教二年级语文,又发现了两个小问题,现和编者进行商榷:
1.是不是少了一个“被”字(见课文《欢乐的泼水节》
课文: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从文中可以看出泼水是互泼,因此不是“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而是“谁身上被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教材的语言应是规范的语言,要能明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意思,切不可出现语意上的错误。
2.“他”“它”不能混用
我觉得我们上小学那会教师特别强调“他”“她”“它”不能混用,并整天进行专项训练,也不知怎么的,现在的教学中越来越不重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要求校园里、课堂用字和教学必须使用规范汉字。我想我们的教材更应该带头使用规范汉字,很遗憾,苏教版教材这一点做得不好,现举例子加以说明。
课文《蜗牛的奖杯》:
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在一次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蜻蜓、蜜蜂、蝴蝶……捧走了冠军奖杯。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上,生怕被别人偷了去。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再也飞不动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了一起,一对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蜗牛只能勉强地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
无可非议,课文通篇用它来代指蜗牛,符合规范用字要求。
再看课文《会走路的树》:
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
“当然可以。来吧!”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终天有一天,小鸟长大了,她向这棵树告别,飞往远方……
第二年春天,小鸟又回来了。一头美丽的小鹿走了过来,金色的角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好看。
“你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吗?”小鸟问。“对呀,人们都叫我驯鹿。”小驯鹿抬起头来,“你大概就是我爸爸常常提起的那只小鸟吧?”
“去年的那棵树,原来是你的爸爸呀!”小鸟叫起来。
“是的!是的!”小驯鹿也激动起来。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
两篇课文题材一样,写法相似,可为什么《会走路的树》通篇都用他而不用它代指小鹿?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黄集镇王岗集小学)
编辑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