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被制度化了”的腐败
2013-04-29许春华
许春华
在外人眼里,马来西亚砂拉越州77岁的首席部长泰益·马哈穆德似乎遇到了麻烦,他被多人指责家族“倒卖”土地获取巨额利益。
不过他根本不以为意,其表妹法蒂玛更是毫不掩饰地称:“人们总说泰益腐败,但是世界上谁当了官,不都是这样?”
在马六甲州,63岁的首席部长阿里·鲁斯塔姆对被指控儿子婚礼场面超大,不屑一顾地回应称:“幸好只是我儿子结婚,如果是我结婚,来的人更多,可能会有130万人出席。”
从两名首席部长对腐败指责(控)的“反应”或“反击”,可以看出,马来西亚的一些高级官员对腐败确实是“不以为意”。
这样的“不以为意”,也“铸就”了该国腐败的积重难返。在这个国家,官员寻租、裙带牟利,贪婪的权力几乎“无所不能”,并总能“免于惩罚”。国际透明组织马来西亚区主席保罗·刘表示,“该国公共部门的腐败已经形成体系,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被制度化了。”
“家天下”的偏远州
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属“全球执政最久之一的”,国家自独立以来从未政权轮替,然而,在今年5月的选举中,执政联盟交出了56年来的“最差答卷”,这说明人民的信任正在逐渐流失。因此,选前,反对党一直高调声言,“如果取得政权,将清除国阵执政时期贪污腐败、任人唯亲等痼疾”。
这种贪腐痼疾确实在很长的时间里存在着,尤其“横行”在那些“家天下”的偏远州。
泰益·马哈穆德统治砂拉越州已31年,他还身兼州财政部长和资源规划与环境部长,大权独揽,尤其是牢牢掌控着财权和土地审批权。
砂拉越州原先遍布原始森林,如今只剩下5%不到。这激起了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的“兴趣”,“想知道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他们派工作人员假扮投资顾问来到砂拉越。这一下,让“全球见证”见证了腐败的全过程,并拍摄成了一部“纪录片”在今年3月上传到网站。
去年3月,假扮的投资顾问在与当地政府短暂接触后,便被打发给一家名为“丰殷农业”的私人公司。“剧情”由此出现了超乎想象的转变。
“丰殷农业”轻易拿出了一块5000公顷的林地,开价1600万美元。而“全球见证”查核政府交易记录发现,这家私人公司在2010年获得这块林地时只花了30万美元。这样的低价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原来,公司老板是泰益的表姐妹诺利亚和法蒂玛。
法蒂玛拍着胸脯保证,由于自己和州长的关系,获得土地审批只是小事;诺利亚更直截了当说,公司的共同拥有者还包括首相纳吉布的弟媳,她甚至透露“丰殷农业”就是一空壳公司,只是为了交易这块土地才存在。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洽谈这笔交易的同时,另一块2.3万公顷的土地又出现在“全球见证”投资顾问的眼前。卖主的代理人明确表示,成交额的10%会交给首席部长泰益作为酬谢。
事实上,泰益家族的腐败在海外早有佐证。2012年12月,瑞士议员曾要求冻结泰益在该国的存款,理由也是其“过于腐败”。“全球见证”获得的资料也显示,泰益家族掌握着超过20万公顷土地,面积相当于两个香港,市值超过5亿美元。然而,这名出入劳斯莱斯和直升机的富豪所领导的州依然是该国最贫困的州之一。
对此,作为国民阵线的重要人物,泰益有着“笃定”的心态,更不认可腐败的存在。今年5月21日,砂拉越州议会通过法案,将泰益及其阁僚的薪水提高三倍,他的月薪也就此飙升至3.9万林吉特(约合人民币8万元)。那天正好是泰益的生日,加薪也算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
“反腐机构不值得我配合”
确实,在马来西亚,高官显爵不仅“富可敌国”,还能够“无事一身轻”。
马六甲州首席部长阿里·鲁斯塔姆也是长期统治该州的“皇帝”。在当地,阿里家族权势煊赫。这一点,从去年其长子里德旺·阿里的婚礼可见一斑。里德旺9月30日举行的婚礼居然有13万人参加,创下了马来西亚婚礼出席人数的纪录。州政府的椅子和帐篷等都被“挪用”到婚礼上使用,甚至还动用军队负责清洁工作。
这一轰动全国的超大婚礼,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反对党更怀疑婚礼的开支由州政府赞助。不少人则向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提交报告,举报鲁斯塔姆为儿子举行的奢华婚宴有滥权与滥用公款之嫌,促请当局彻查。
针对指控,鲁斯塔姆根本不以为意,他还透露,“13万宾客赠送的礼金已可应付食物的费用”。
对泰益家族的财富,马来西亚的反腐机构也“心中有数”。反腐败委员会(MACC)自2011年6月就着手对泰益进行调查。然而,泰益就是能够一直拒绝配合调查,理由居然是“他们不值得我配合”,并喊话:“让他们来陷害我,我不怕!”
即便“纪录片”上网引起了轰动,MACC虽也表示会针对这些证据采取行动,然而对调查进展却不予置评。
MACC“不值得”泰益“配合”,马来西亚皇家调查委员会却有“必要时可以强制命令政府官员配合工作”的权力,然而,这一程序必须要首相亲自启动,而且是在“必要时”。有关人士称,这就等于说“皇家调查委员会不太可能出面,因为泰益还是执政联盟国民阵线中的重要人物。”
有关人士的“悲观”是有根据的,因为迄今为止,对泰益连毫毛还没有动过一根。
抓到“大鱼”的现实困境
在“制度化了”的腐败之下,社会贫富悬殊也就不可避免。世界银行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马来西亚财富金字塔顶端的15%掌握了80%的社会财富,而85%的普通民众则“分享”剩下20%的财富。另外,根据总部位于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全球金融诚信”的估算,21世纪的头10年,马来西亚资本非法外流2850亿美元,列世界第三位。
也正因为面对着执政联盟数不胜数的腐败丑闻和滥用权力,以及贫富悬殊惊人,这些年来,“干净与公平选举联盟”不断发起游行示威,并敦促民众应该成为“积极公民”,而不是仅仅做一个每隔4年投一次票的“消极公民”。
对此,执政联盟也承诺加紧治理腐败。“在完善机制的同时,人们想要抓一条‘大鱼。这是现实的政治状况。”透明国际的创始人迈克尔·赫尔什曼2012年在评价马来西亚反腐状况时指出。
然而,“抓一条‘大鱼”又谈何容易。
因为,马来西亚反腐败委员会居然想训练出租车司机成为线人来反腐败。发言人萨利姆声称,因为出租车司机或许会偶然听到乘客在车内谈论相关事情。“我们希望出租车司机能够辨认出腐败信息,并且知道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做些什么。如果他们在车内偶然听到某些部长或者商界人物涉嫌腐败,他们必须知道该向哪里举报。”2011年,他们首次培训了吉隆坡200名出租车司机,并表示几年后,将有数千名出租车司机成为反腐败委员会的“卧底”。
依靠出租车司机反腐,自然也可能是有效果的,问题是,司机们有多少概率能够“偶然听到某些部长或者商界人物涉嫌腐败”,也就是这些高官需要打车的概率有多大。退一步说,即使“偶然地听到了”,也举报了,反腐职能机构会不会调查也是一个未知数。长期以来,反腐败委员会一直受到有选择处理腐败案件的指责,批评人士称,它们通常仅审查级别较低的官员。
于是在今年,政府终于决定设立更多反腐特别法庭,且规定必须在12个月内结案。同时,MACC也在借机向政府申请更多赋权,包括要求官員无条件地向其申报财产状况。
效果如何,则只能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