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班委选举引发的思考

2013-04-29张存国

新课程·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班委素质教育家长

张存国

摘 要: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太严重,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完全背离了教育的目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去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是每位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班委;家长;教师;素质教育

顺应高考文理分科的需要,于是对升入高二年级的学生重新进行了组合,组建了新的班级,我担任其中一个理科班的班主任。新的班级,当然需要新的班委,为此我做了动员工作,目的是在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组织大家参与竞选,最好产生新的班委。然而,报名的结果远远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没有学生主动报名,甚至教师主动找个别学生谈话,鼓励他们报名也收效甚微。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为他人付出,不想得罪人,担心影响自己的学

习等。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人生以服务为中心,不是毕业后才服务,在校时,就要在服务上学习服务。”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我真感教育的失败,现在的学生为什么就这么“现实”,这么“自私”?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为他人、能为社会做贡献吗?我们的教育到底要走向何方?

一、造成学生本位主义的原因

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处于16、17岁的学生,他应该具备孩子的童真,在班委选举等这种表现自己的机会面前应该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积极表现、积极争取才对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现象?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作为教师的我们真应该好好思考一下。

1.家庭环境的影响

面对现实中就业的压力,很多家长以“超前”的思维看待学生在校的一切,在很多家长的心目中,“学习成绩好就是真的好”,学生应该排除一切干扰,一门心思全扑在学习上,其他诸如班委等都是假的。其实家长有这种超现实的思维是不足为奇的,现实社会,从名校走出来的学生,社会的认可度是高的,在就业的竞争中是有优势的。但我们的家长没有深层次想过一个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就一定会学习成绩优秀吗?换句话说,考取名校的学生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学生成绩的好坏除了与学生的天生资质有关以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只有学生具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吃苦耐劳的毅力、良好的习惯和强健的体魄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他们才能坚定目标,迎难而上,他们才能精力充沛,专心致志地向目标冲刺,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没有哪一位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其他方面都不好的;也从来没有一位学生综合素质很高,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在学生个人的能力范围内)。综合素质的高低和学生成绩的好坏,它们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制的。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一位没有思想的家长去培养富有思想的一代新人,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对一位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很可怕的。

2.教育评价体制的影响

“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多年来,国家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为此出台了很多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政策和措施。但在现实中,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中,“升学率”一项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样的风向标下,为了业绩,学校、教师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抓学生学习成绩上面,学校用“升学率”高低评价教师,教师以成绩好坏评价一位学生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学生长期生活在这种“唯成绩论英雄”的氛围中,学生的意识中就没有了纯真,没有了梦想,也没有了对善的一往情深和对美德的憧憬和向往,学生只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再正常不过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名著《帕簿雷什中学》中这样写道:“为每一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这些充满感情的经典话语,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因而今天听起来,还是那样的震撼。

二、扭转学生本位主义的方法

1.扭转家长的育人理念

家长的教育理念是有差异的,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为了孩子优秀、有出息,这一点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相信会有收获的。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学校能在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的基础上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比如,家校路路通、家长QQ群、微博等,邀请专家、学者定期为家长做《如何做一位优秀的学生家长》《优秀学生培养技巧》《家庭氛围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家长的专业素养,明确优秀学生的培养方式,清晰学习成绩好坏与素质培养、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关系,相信经过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不懈努力,家长的教育理念定会提高,也能为学生的成长争取到健康的家庭氛围。

2.教育评价体制的改变

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诸如周末不允许上课,小学阶段不允许随便考试,强化体制训练,每天锻炼一小时等等要求,其出发点就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地方主管部门也应该强化改革意识,在对学校的考核中,摒弃不合理的评价机制,降低“升学率”高低在学校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实事求是,根据学校的特点采取多元评价的机制,分层次提出适合学生的要求,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放在突出位置。相信在这种风向标的指引下,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方向等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其实很多名校的成功经验我们是完全可以借鉴的,就如旧时的南开中学,它是需要升学率的,但在学生的体能锻炼、民主参政意识、奉献精神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凸显了名校的“大气”风范。

3.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们教师指出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即学生”的师生理论指出,有怎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只有教师认识到人才培养中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才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学生,相信学生能遇见这样的教师,就不可能再出现我在班委选举中所出现的这种尴尬局面了。

教师要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不能有功利思想,不能“太现实”,要做一位有思想、有正确教育观的教师。

针对班委选举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我特意设计了一节主题班会,从以下问题逐一入手,让学生思考、讨论。

问题1:做班委一定会影响到学习吗?

问题2:学生素质的提升与学习成绩的提高到底是一个什么

关系?

问题3: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问题4:优秀人才的素质是什么?

针对以上问题,我借身边大家熟悉的优秀学生为正面实例,并以发生在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宿舍投毒为反面教材,逐一分析,让

学生明确了以下几点:

澄清了一种关系:做班委不会影响到学习,它只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学习。

明确了一个理论: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制的。

指明了一条路径:想要提升自身素养,只能付出,懂得吃苦是福,吃亏是福的道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一份付出。

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不是得到了多少,而恰恰是付出了多少。

可喜的是,主题班会结束以后,就有学生主动报名,参与班委的竞选。班级形成了一种正能量。

一个学生的成才,他需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思想的引领、情感的投入、氛围的营造,缺少了其中任意一方,任意一环,我们的教育就是残缺的。为了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一代,很多教育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深思。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02.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班委素质教育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班服风波”折射出的带班理念
换位思考·民主协商·和谐发展
家长请吃药Ⅱ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