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环节语纷纷
2013-04-29张波兰
张波兰
摘 要:古人写文章时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凤头”指的就是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感渲染等方面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导入;教学;方法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写道:“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一首动听的歌曲常常由一段悦耳的序曲开始。其实教学过程也是如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也是从一个个精妙的导入开始。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语文老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把课上得具有吸引力,就应该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
语文课堂的导入犹如一篇文章的美丽“凤头”。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与文本、与教师的共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进入学习的氛围之中。
确实,课堂导入需要的并不是老师华而不实的语言,而是真正对课堂教学起作用的导入,才是有意义的。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认真看待导入,精心设计导语,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导入环节首先要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伊始,趣即横生。要让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将注意力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导入才恰当呢?我认为导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导语的设计必须具有目的性。导语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而且必须做到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相契合。(2)导语的设计必须具有吸引力。注意力是学习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3)导语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喜欢学习,善于学习。
下面我就谈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教师开场的时候就直接亮出课题,接着用准确精练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1997年的早春二月,春寒料峭,一位历史伟人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教师的语言言简意赅,简洁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情感渲染导入法
情感渲染法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还是课文《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的导入: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沉痛的哀乐,去重新回顾这位伟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人民,而逝世后,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播放录像资料两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再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三、悬问设置导入法
小学生好奇心很大,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书中人物的命运和故事情节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去设置一些充满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如,课文《蝉与狐狸》的导入:同学们,三年前有一只狐狸用他的谎言从乌鸦那里骗到了一块美味的肉。今天啊,这只狡猾的狐狸又出来觅食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看看在它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由于悬念的吸引力,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
四、前后知识联系导入法
前后知识联系导入法就是指在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新的课文导入新学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既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又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温故”只是手段,而“导入”才是目的。如,第9册《古诗二首》中第二首《所见》,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儿童的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小儿垂钓》等古诗,有的学生还一口气把这几首诗背诵了下来。我因势利导,表扬好的,鼓励差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文导入的方式可谓变化无穷,这里所谈到的几种导入方法只不过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语文课堂如何导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教师风格各异,教材内涵不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导入设计也必定呈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景象,但万变不离其宗。
参考文献:
[1]王珍琦.我心目中的语文课[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3).
[2]唐晓莉.换个方法教《孔乙己》[J].语文天地,2011(12).
[3]王桂银.语文课导入方法初探[J].吉林教育,2011(1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编辑 卞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