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
2013-04-29陈延
陈延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为了使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获得更多成长,教师在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更加用心。介绍了语用能力的概念,分析了小学阅读在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方面的价值,并为基于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方法、建议。
关键词:语用;小学;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阅读教学的开展能够使这一要求得以实现。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能力会不断积累,再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将更加如鱼得水。
小学语文教师应看到阅读教学的价值,将阅读教学运用起来,全
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用能力的概念
语用能力就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使用所学到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表达自己想法与意见的能力。具体来说,语用能力就是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新获取的语言词汇、语句,在特定的场景内进行语言组织,使用恰当的语言策略来与他人进行交谈,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能力。
二、阅读在提升学生语用能力方面的价值
1.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用情景
每篇阅读材料的背景、题材、中心思想都存在着差别,通过阅读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情景,脑海中会形成各式主题,教师在此情况下加以合理引导,能够增加学生适宜表达与合理创造的可能性。
2.能够为学生设定多样的语用角色
文章当中会出现不同特色、性格迥异的人物,通过作者的艺术处理,人物的性格会在文章当中表现得十分鲜明。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语用角色,学生可以根据角色的特征,来进行模仿对话或表演,增加学生语言运用的灵活度。
3.能够为学生示范不同的语用方法
阅读文章中的书面语言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范例,让学生掌握更多不同的语用方法,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多元。
三、基于语用的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1.做好阅读教学情境导入
小学生的特殊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在进行阅读时常常会遇到理解困难,学生对文章的背景、人物等缺少了解,这必然会影响他们的阅读水平和语用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如果教师在进行情境导入时有偏离主题的倾向,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曲解文章内容,在语言的把握上也会失去基准,不利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阅读开始之前,应围绕主题做好情境导入。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中各类人物性格、表达习惯的理解,这与2011新课程改革中“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要让学生站到文中不同人物的角度上去探析文章本意和人物对话的设置意图,使学生在表达时能够选择更加符合情境的语言,在语用方面更加灵活多变。如,在阅读《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时,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通读全文,而是先带领学生阅读到与鸭妈妈的对话处,让学生对小蝌蚪们的表达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当遇到金鱼、螃蟹、乌龟时,就让学生模仿小蝌蚪的语气来进行对话,可以问学生现在小蝌蚪遇到了乌龟妈妈,它们会说什么呢?小乌龟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表现?乌龟妈妈又会对小蝌蚪们说什么呢?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能使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水平等得到很大锻炼,语用能力也将得到很大提升。
2.做好口语与书面语的对接
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在交流中都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教师问题时会采用很多口语,不仅意思表述不明,也欠缺必要的规范。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好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将口语与书面语对接起来,使学生正确理解每个字词的意
思,并能够将它们运用到以后的沟通当中,促使学生的语用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如,在阅读《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从文章中进行词汇提炼。教师可以模仿出泼洒的动作,让学生用自己原有的词汇来进行表达,有的会说“倒”,有的会用“泼”,这时教师就应告诉学生“泼”通常为口语,在书面当中,应用“泼洒”来进行表达。这样一来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积累足够多的词汇,在语言运用上就不会出现词汇贫乏或用词不当的情况,实现口语与书面语的对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将字词从文章中孤立出来,而要使其与课文融为一体,使学生对语境有正确的认知,进而在语用上也会更加娴熟。
3.设计锻炼语用能力的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当中完成语言锻炼。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当文中的人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到文中人物的语言。如,在阅读完《孔子拜师》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扮演孔子,一位学生扮演老子,进行拜师情境再现,学生通过表演中的语言交流能够使自身的语用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变换的情景,锻炼学生的语言变通能力,提升学生在语用方面的灵活性。第三,教师还可将阅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阅读完《翠鸟》这篇文章后,学生对鸟类会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情,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大自然中鸟类的形态,也可将小鸟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近距离观察。然后再让学生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来对小鸟的外形、姿态等进行描绘。多彩的活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学生的语用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
4.加强课外阅读语用能力训练
2011年小学语文新课程纲要强调“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因而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阅读教学,还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给予关注,将语用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阅读教学当中。要加强课外阅读语用能力的训练,教师需要辅助学生进行阅读计划的制订,从锻炼语用能力的需求出发,进行材料选择与进度安排。在学生完成某一阶段的阅读计划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文或提问题的方式来对学生语用水平的提升程度进行检验。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将有价值的,助益于语用培养的课外读物引入其中,方便学生随时翻阅,使学生养成勤于阅读的好习惯,相应的,阅读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应更加关注学生素质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认识到阅读在语用培养方面的价值,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达成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董丽霞.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9(17).
[2]李奕银.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新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1999(08).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唐弢学校)